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业绩,而且铸就了宝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内容相一致。特别是“赶考进取”精神,使西柏坡精神内涵更具特色。因此,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关于“进京赶考”的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建立新中国,临行前,毛泽东把进京喻为"赶考",并指出一定要考个好成绩。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新任务提出的历史性命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学习,提出"赶考远未结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赶考"精神作为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时代下依然放射着  相似文献   

3.
<正>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历史,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以及新时期反腐败斗争活生生的现实,无不彰显着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律。源自西柏坡的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了"两个务必"的优秀传统,彰显了我党从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走向全面从严治党的光辉轨迹。一、赶考精神的核心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忧患意识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乘车离开西柏坡前  相似文献   

4.
1949年3月23日,是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日子.正是这种“赶考精神”,使共产党人团结一心,勤勉务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答卷.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赶考精神”,则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用权、为人民解难、为人民造福,成为当下党员干部对“赶考精神”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赶考”精神源于毛泽东和周恩来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国前的一段对话。它是以李自成进北京城后所作所为为鉴,提出的自我警醒课题,是“两个务必”精神的缩影和延伸。其内涵主要包括:清醒的头脑,清廉的作风,清晰的思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此为基,建立并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道路。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赶考”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正光辉岁月,红色华章。70年前的春天,在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即将取得伟大胜利,国家和民族命运面临重大转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率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踏上"进京赶考"的伟大征程。在西柏坡,党中央科学分析形势,敏锐把握机遇,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不失时机地发起战略决战,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执政赶考的历史使命,毛泽东铿锵有力地提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牢记"赶考"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这场历史性考  相似文献   

7.
西柏坡精神是党和人民精神宝库中的一块奇珍瑰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也是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精神航标。西柏坡精神是集"两个敢于"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的建设新社会精神、"两个体制"的建国精神和"两个务必"的执政党精神于一体的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坚持"两个务必",根本在于发扬人民民主,实质在于弘扬赶考精神,关键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8.
西柏坡不仅有光辉的实践,还有更多的精神营养。一是赶考必须饱含为民情怀;二是赶考必须树立忧患意识;三是赶考必须学会善抓机遇。  相似文献   

9.
正"赶考"一词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意指读书人进京参加历年的科举考试,是读书人的出路,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毛泽东在1934年3月将要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意味深长的把进北平喻为进京"赶考",以李自成为诫,并希望考个好成绩。在毛泽东的心目中,进京"赶考"不仅仅是一个胜利的标志,更是一个新的考验的开始。他曾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  相似文献   

10.
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围绕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和主题展开的理论与实践中孕育和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主要之点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惠民精神,人民民主的建国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进取创业精神,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科学精神,“进京赶考”的奋发有为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为核心内涵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当前西柏坡精神在传承中还面临一些问题:石家庄市域文化建设与西柏坡精神融合联动不足,西柏坡精神育人在学校思想教育中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价值多元淡化西柏坡精神传承与弘扬效果。在新时代传承与弘扬西柏坡精神,需要以石家庄市域文化与西柏坡精神为基础,凝练石家庄城市人文精神;以理论研究和学校思想建设为依托,增强西柏坡精神传承实际效果;以全媒体传播体系为载体,营造浓厚的社会弘扬氛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新上任的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领导,就冒雪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主席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13.
1949年3月23日,在革命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毛泽东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进京赶考”为标志,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和“进京赶考”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5月26日上午,省委在西柏坡召开河北省纪念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70周年座谈会,深情回顾我党光辉历程,深切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叶冬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党的思想发展史上占居独特而崇高的地位。今年是党中央进京赶考71周年,也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深刻领会赶考精神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把赶考精神研究好、继承好、弘扬好,努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科学确立赶考精神的历史定位,让赶考精神为进行伟大斗争提供强大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1949年3月,毛泽东离开西柏坡的时候,说是“进京赶考”,他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的伟大胜利,认为要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经历一场“赶考”。2013年,习近平来到西柏坡的时候,强调“赶考”还远远没有结束,之后他在许多场合多次重提“赶考”。  相似文献   

17.
正西柏坡,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踏上进京"赶考"的新征程。对此,毛泽东说,党中央进北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西柏坡精神作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涵育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情怀和执政理念。探寻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对于我们学习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很有作用。本文在探寻西柏坡精神的传承中,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一定举措,以期能对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3月23日,是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71周年纪念日。71年前,党中央从这里出发,进京"赶考",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征程。西柏坡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党提出"进京赶考"和"两个务必"重大历史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担当和为民情怀。当前,在全省上下和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20.
正西柏坡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孕育的优秀思想结晶。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蕴含着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一系列党的优良品德,至今仍是共产党人道德修养的思想源泉。一、西柏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西柏坡精神在内涵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1、西柏坡精神包含着浓厚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