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江苏无锡又查获了一起1.6亿元的非法集资案。接二连三的非法集资案,给人们敲响了一记记警钟:必须慎待集资,严禁非法集资。 搞建设要资金,天经地义。办学、上项目、搞房产,没资金无法启动。然而,资金是个有限的东西,而且集资必须按章办事,依法而行。现在,有相当多的  相似文献   

2.
集资诈骗是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的金融诈骗活动之一,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为了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我国在刑法中明文规定了集资诈骗罪,但是由于其立法上存在的缺陷,使得现实生活中很难准确界定集资诈骗罪,由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笔者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非法集资"的含义以及"诈骗数额"的认定标准等几个方面对集资诈骗罪进行完善。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文章采取了比较分析、逻辑分析、语义分析等方法,在整个文章中吴英案贯穿始终,通过借助实际案例更加深入地对集资诈骗罪的立法漏洞进行查找,然后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娜 《学理论》2012,(32):136-138
轰动一时的吴英"非法集资案"将民间金融这一问题推到了社会的风口浪尖,对民间金融的管理问题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国民间金融起步较晚,不论监管制度还是法律法规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美国和日本是民间金融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制度设计对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及法律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武军磊 《侨园》2014,(12):56-57
连续3年被浦发银行总部授予"揽储冠军"的郑州浦发银行2 1世纪支行原副行长马益江,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伙同他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3.95亿元,一手炮制了"中原非法集资第一案"。2013年年底,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马益江最终获刑7年。一个昔日"省级模范标兵"走到这一步,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5.
高凡 《侨园》2006,(3):18-19
最近,辽宁省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重新抬头,日趋活跃。非法集资对金融经济秩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政治稳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风险,更有效地打击此类犯罪活动,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去年连破两起非法集资案近几年来,辽宁省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比较猖獗,大案要案频发。各级公安机关连续开展多次专项打击行动,破获案件60余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00余名,为投资者直接挽回经济损失近10亿元。比较典型的有:沈阳市公安局破获的“新源公司案”、铁岭市公安局侦办的李洪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朝阳市…  相似文献   

6.
反腐倡廉气贯长虹———江苏查处大要案纪事●本刊记者殷学成近几年,江苏省认真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查处了建国以来最大非法集资案———无锡新兴公司非法集资案、全国罕见的特大期货诈骗案———南京金中富公司期货诈骗案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案件...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吴英案"的关键在于,她的行为是否构成"集资诈骗罪",或者,进一步讲,是否构成犯罪。从该案的情节来看,吴英的行为主要是从11位亲友那里高息借钱,用于经营酒店、商贸、广告、婚庆等营利性活动。这是典型的"民间借贷"——为了度日糊口或者经营生意,向亲朋好友借款,通常允诺支付较高的利息。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6,(3)
无锡新兴公司非法集资案,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犯罪金额最大的案件。如此大案,能在短短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内查清结案,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是少有的。各执纪执法部门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工作效率?其中有些什么经验可供借鉴?为解答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日前访问了中纪委常委刘丽英。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关注"吴英案"的学者和律师的眼里,吴英的犯罪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而绝大多数网友也认为吴英虽然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但罪不至死。见微知著,"吴英案"深刻反映了社会各界关注的民间融资权利问题和公民生命财产权利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由融资权来源于经济学上的金融自由理论和法学上的所有权理论与合同自由原则,但政府机关动用行政权打击"非法集资"是自由融资的重大威胁。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非法集资"界定涉及的要素"未获批准、还未付息、不特定对象、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等作了诠释,但仍不够明确和合理。以行政权限制自由融资权的正当性在于防范社会风险。解决自由融资权与行政权冲突的关键在于准确界定特定对象,即将以下行为界定为行政法意义上的非法集资:向不特定对象借贷或发行证券;向特定对象借贷或发行证券超过50人,但自然人向三等直系与旁系亲属和关联关系人借贷、法人向关联关系人借贷和法人向第一、二类特定对象发行证券不计算在内;法人向内部职工借贷超过200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特大金融诈骗案,新疆辅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特大非法集资案,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贺玉生受贿案,伊犁地区检察分院原检察长艾力·色依提徇私舞弊越权违法办案,新疆纺织工业(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陈振铎失职、挪用公款案,新疆汇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违规发售内部股票案、畜牧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廖邦清受贿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5)
近年来我国非法集资案件频发,非法集资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完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从非法集资犯罪的现有立法规定入手分析立法缺陷,详细阐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这三个主要罪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完善的两点建议:区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完善犯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3.
非法高息集资一旦超过实体经济发展,必然面临资金链断裂危局,清理盘整非法高息集资,各方还应拿出更切实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刑法》第六十四条涉及对涉案财物"追缴、责令退赔、返还、没收、上缴"等多项法律行为,在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中均有体现,适用时容易混淆。违法所得、涉案财物、涉案资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非法集资犯罪中的涉案资产是从处置角度对涉案财物的称谓,涵盖集资款项及延伸资产、集资行为产生的利息分红、担保财产、退赔的合法财产等。涉案延伸资产应通过资产变现、盘活等方式实现追缴,在此基础上确立返还的主体、对象、方式和程序,完成涉案资产的处置分配。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务在处理非法集资类犯罪过程中往往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刑民交叉问题,不同裁判模式的选择对于被害人救济以及司法公正的实现将产生巨大影响。但是目前各地法院在审理非法集资案件时裁判标准极不统一,既不利于维护司法权威,也难以有效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法律规定混乱是造成该类犯罪处理乱象的客观原因,非法集资过程中形成的民事合同效力具有独立性,应直接适用相关民事法律,无需依赖于刑事案件的审理,从被害人权利救济角度考察,刑民并行的裁判模式效果优于传统实践过程中刑事优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公安局向本刊记者独家披露,该局一举破获了七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10多亿元。这七例案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非法集资者用环环相扣的谎言组成“谎言链”或者说,“谎言系统”,以“高额利息”和“丰厚的利润”引诱一些群众一步步走入陷阶。  相似文献   

17.
修订后的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毒品犯罪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司法实践中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刑法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看法不一。其中非法持有毒品问题,吸毒者实施的毒品犯罪问题,盗窃、抢劫毒品的定性问题,毒品犯罪中"明知"问题等,是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间融资是在取缔、禁止和改革试点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尽管民间融资在发展过程中带来了高利贷、非法集资、洗钱、"跑路"等社会问题,但理性反思民间融资,其也有存在的理论依据、文化根源和现实需求。针对民间融资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法律体系、信用体系和监管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9.
一、是民间借贷,还是非法集资? 在我国立法中,并没有民间借贷这一术语的表达。从常识角度理解,借贷不外乎就是借钱或资金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的行为。根据出借人和方式的不同,借贷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凡是从银行借款筹措资金的行为可称为银行借贷,或"官方借贷";与此相对应,凡是从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没有经过金融机构核准的借贷行为具有民间性质,就称为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法治意识的日益增强,司法裁判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一些普通的司法案件,比如许霆案、吴英案,由于法院的裁判结果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质疑,再加上媒体、舆论的积极介入,迅速演变成为重大的法治事件.由此产生了法律评价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冲突,这一现象目前虽然并不十分严重,但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