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技革命促使人们交往手段的变革.交往是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有共同的内在结构和变革机制.从交往的价值论观点看,交往是有价值负荷的,从交往的实践论观点看,交往推进了信息技术的革命,从交往的产权变革看,科技革命推进了经济交往手段的变革,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制度与制度创新制度是为调节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而自发形成或人为设计的社会交往规则。一部人类史就是人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生产生活过程。人要进行生产,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活动,才有人的生产和生活。这种关系,这种联合起来的共同活动或合作,即是人的社会性。然而,人们在相互交往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不同,利益不同,价值理念和目标不同,在分工、资源稀缺等因素影响下,必然发生冲突;冲突有一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倾向,倘若不加控制,就会瓦解对生产生活来说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政治稳定问题与中国政治秩序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稳定的实质是政治秩序的存在与有效实施。政治秩序即为社会所公认的、能够产生出具有实际政治效能与合法性的政治权力的规则和制度。政治秩序能否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最终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中国的政治秩序是基于“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而形成的政治规则与政治制度。这一政治秩序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成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商业交往活动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和商业利益而暗中给予对方交易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在当前,它已渗透进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成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潜规则,并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构成了严重威胁和挑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重视反商业贿赂工作。  相似文献   

5.
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实事求是》2003,4(5):32-34
一、网络社会 :虚拟化的交往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种以二进制编码数字化方式虚拟社会正在形成 ,一种以虚拟化的交往手段为表征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马克思所理解的“交往”是包括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交往概念。① 考察人类交往发展史 ,我们可以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大体展示人类交往方式变化图景 :第一阶段 ,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或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 ;第二阶段 ,是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一切产品、能力和活动的私人之间的交往 ;第三阶段 ,是自觉联合起来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个人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6.
经济潜意识是指深藏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经济观念或价值取向,是支配人们从事和评价各种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潜在意识。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活动,人们的经济潜意识总是在一定的经济交往中形成的。因此,经济潜意识的产生必然会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反过来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发生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人们的经济潜意识也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例如,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潜意识往往表现得十分淡薄,凡事先算“政治账”,后算甚至不算“经济账”的现象十分普遍。改革开放以来,随…  相似文献   

7.
陈会勇 《求贤》2007,(1):17-18
单位是社会的细胞,是创造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主体,构建和谐单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和谐单位不仅指在工作秩序、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首先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状态的和谐安宁。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人们宁静的心理精神状态,就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全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实现,但是如果彻底抛弃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去构建也是不可能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着力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等方面,在构建行业和谐中发挥“引擎”和“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里,任何一个政治人都是由自然人经过对政治文化的认识和学习而形成的。这种认识和学习政治文化的过程即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它在各个社会共同体的社会生活中都处于重要地位,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一切社会成员。鉴于政治文化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古今中外的政治思想家都对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方式和途径给予密切的关注,特别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总是千方百计地控制政治社会化,或采取怀柔宽容政…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人们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人们在社会中生产和交往,形成了种种复杂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了保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10.
在从熟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契约成为组织形构和解决信任缺失的基础。为了保证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和发展的有序性,需要建立一系列规则体系,社会契约是建立非营利秩序的制度基础。非营利组织的去行政化和主体独立、内部自律机制建设和外部规范监督以及法律法规建设是实现非营利契约有效性和建立非营利秩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单宝 《唯实》2007,(7):24-27
潜规则是一种没有明文规定、不能公开明示却又在"圈内"约定俗成、为人们或自觉或被迫"遵循"的规则。它是破坏社会正常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的毒瘤。潜规则的社会温床是人情关系社会,它是显规则缺位或失效的产物,其本质是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治理潜规则,既要加强道德自律,更要完善体制和机制,依法治理潜规则。当前,尤其要反对商业贿赂,打破行业交易中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社会准则与规范,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调整人们行为并使之和谐相处的重要的行为准则。道德以善恶、是非等范畴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的力量,来影响人们的心理,评价人们的行为。通过道德活动,对建立可信赖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经济交往秩序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离不开彼此的交往与合作,这一社会生活中的特点决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总要结成一定形式的共同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社会联系的扩大,血缘关系的落部为地域关系的民族这一新的共同体所取代。民族一经产生,既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与接触,又因为民族毕竟是基于不同特征而形成,因而他们在交往与接触中必然伴随着差异、矛盾乃至冲突。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制度安排。尽管民族间的差异、矛盾将同民族的存在而长期存在,但其实质和解决、处理的途径却因社会性质、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目前  相似文献   

14.
所谓生活方式,是人们生命活动模式的总和。它包括劳动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娱乐生活等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体现,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与体现,是人们自身发展的要求与体现。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则是生产力发展的阻力,社会进步的阻力,人们自身建设的阻力,是腐朽没落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体现。分清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生活方式的界限,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有…  相似文献   

15.
《探索》2016,(6)
社会政治稳定所追求的政治秩序内在地包含制度与价值两个层面,即制度秩序与价值秩序的统一。制度秩序是一种显性秩序和刚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外在表现形态,价值秩序则是一种隐性秩序和柔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层结构。现代国家的价值秩序一般是通过国家意识形态的力量塑造形成的,一方面通过塑造政治信仰,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维系政治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共同的道德与文化价值观,国家意识形态成为促进社会团结、实现社会整合的价值基础。国家意识形态作用于社会政治稳定的内在机制体现为社会凝聚机制、政治认同机制和政治整合机制。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两个层面来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对于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政府权威是指政府组织系统在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过程中统合政府内部与外部的威望与力量,是政府开展行政活动的影响力,无政府主义和发权威主义者宣扬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威。他们认为权威和自治是绝对对立的,把权威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只要自治而反对权威。绝对权威论者把权威绝对化,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提倡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和偶像崇拜。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所谓权威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是在社会生活中靠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权威产生于人们组织起来进行联合活动的客观需要,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条件。马克思说:“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个“指挥的意志”就是权威。没有权威,任何一个社会要保证生产连续不间断地进行,社会秩序正常运转,都是不可能的。随着生产过程日益社会化,人们交往活动日益扩大,权威就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权威的表现形式和作用范围是历史地变化着的。在人类的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集体劳动和共同生活,形成最早的氏族酋长的权威。这种权威并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取决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的历史地位。被剥削、被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解放,集中本阶级的意志形成了革命的权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威信即权威,把整个阶级和广大人民团结成为统一的战斗力量,去摧毁旧世界,建设新社会。在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权威日益体现在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社会生活的管理和发展社会生产的组织领导中。社会主义社会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纪律和行动,是最需要权威和最能形成权威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哲学历史观上所讲的交往应该指次广义的交往。它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各方面进行的广泛交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萍 《前线》2005,(10)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对首都而言,树立诚信友爱的城市形象尤其重要。诚信友爱是首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诚信友爱是人与人之间有效交往的前提。一切公共生活都应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人们只有互相信任,才能保持整个交往秩序的稳定。这种信任与被信任的关系构成了人们相互熟悉的凭借,相互熟悉的人借此形成了固定的、有约束力的共同规则,对共同规则的遵守就成为诚信行为的重要表现。由此人们的交往就可以持续并不断扩大式地展开,因为可以对即便未谋面的人也能做出合理预期,并采取相应的对等行为,各种人为的内耗、不必要的摩擦…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长期以来,人们对政治生活方面的民主权利关心较多、议论较多,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直接涉及到人民群众参加政治活动、管理国家大事、当家作主的权利。但相比  相似文献   

20.
陈剑 《前线》2008,(5):27-28
奥运会的巨大影响,使奥运会的举办不仅限于体育,而是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奥运会的举办已经成为影响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重大事件。但参与或组织奥运活动,需要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各项法律和规则。在举办各种迎接奥运会的活动中,当前尤其需要防范的是奥运隐性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