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对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解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列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的基石,努力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并且按照所掌握的规律治理国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第二,列宁不断把理论付诸实践,又从实践中重新检验和修正理论,使理论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三,在夺取政权之后,列宁带领俄国共产党人大力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具有很强的建设性。  相似文献   

2.
严郁洁  曹胜亮 《探索》2023,(3):39-52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加强党对社会组织领导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主要通过组织人力、理念认同等内源动力因素与制度支持、资源注入等外部助推因素将党组织引领优势转化为社会组织治理效能。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效能评价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检验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其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环节,因而建构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建构这套评价体系应以促进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基本思路,坚持统筹性与典型性相统一、可行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等基本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将评价指标细分为社会组织运行的科学性指标、社会组织的党建嵌入指标、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指标以及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治理效能指标等四重维度,建构起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建构这套评价体系,以期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治理效能进行量化评价,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在新时期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重在把制度转化为效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效运转并焕发制度效能,需要加强六大机制的建设,即加强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机制,加强和完善宪法全面实施保证机制,加强和完善确保"良法"的立法机制,加强和完善法律全面实施的监督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机制,加强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孟燕方雷 《探索》2022,(6):85-97
组织动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组织的基本功能与重要优势。以党的基层组织为中轴,组织基层社会并动员社会主体参与治理是党领导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内蕴动员型治理逻辑,其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动员功能,引领重塑基于信任的社区治理关系结构;嵌合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整合治理资源以降低治理成本;发挥党员示范带头效应,带动社区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因此,要实现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需通过枢纽链接、组织嵌合与行为垂范等机制提升动员型治理效能,即建设枢纽型党组织,通过机构合作以实现治理过程的系统化运作、资源交换以降低治理成本、空间优化以提高治理效率,引领构建社区治理整合体系;深化党的组织嵌合,通过完善党的组织架构以组织带动社区居民、拓展党的组织覆盖面以整合社区治理组织化资源、建设政治引领工程以推进合作治理,塑造社区治理网络格局;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统筹加强社区党员与在职党员双重示范引领效应,激活社区治理主体参与动能,进而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稳固现代化国家治理根基。  相似文献   

5.
林靖  汪华  杨柳 《唯实》2021,(1):70-74
社会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与热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可以看出将"共同体"这一概念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表明中央在顶层设计上更加注重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奋斗》2021,(5)
正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1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实现新突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龙江,为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效能指明了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效能,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系统化。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化思维,组织各方力量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7.
陈中奎 《前线》2023,(1):45-48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征程中形成了世界上其他政党不可比拟的治理优势。从治理主体、治理价值、治理效能等方面来考察,这些优势集中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鲜明的人民立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基于这些显著优势,我国治理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张卫  董强 《唯实》2012,(3):85-89
"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公民和社区组织的参与,凸显社区组织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但目前,社区组织参与社区事务仍存在制约因素。因此,须将社会组织的发展纳入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强化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深化制度改革,加强社会组织与其他社区管理主体的合作等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有效建设第三中心。  相似文献   

9.
齐卫平 《前线》2020,(5):30-32
制度用于调节社会各种关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资源。制度构成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战略思想跨越了制度建设的阶段,实现了向制度体系建构发展的思想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3个方面显著优势的提炼概括,体现了党中央的认识从制度某方面优势到整体优势的思想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体现了党中央的认识从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的思想飞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正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当前,需要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完善国家行政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扎根于社区、致力于社区建设的社区社会组织,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通过职能发挥促进能力建设、深度调研回应社区问题、议题共利引导社区力量、社区营销集结社会资源等具体实践,有效地凝聚了社区力量,解决了社区问题,能够为社区基金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指明了清晰方向。当代中国的实践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优势,而如何将制度优势"落地",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的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13.
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围绕国家治理效能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化发展的进阶逻辑,具有深刻含义、鲜明特质与重要价值。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效能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主要有:统筹发展与治理要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必须遵循中国制度原理,制度执行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优化治理方式以推进国家治理效能更好转化。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体系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论述彰显出鲜明的理论特质,体现了党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国家治理理论,进一步推动打破西方治理话语霸权,有利于引领创造中国之治新奇迹。  相似文献   

14.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还存在治理体制不健全、治理能力待提高、治理体系不完善和智能应用挖掘不够等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党的领导,完善治理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治理能力;"五治"融合助力,创新治理体系;强化智能支撑,打造智慧城市。从而实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从国家改革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执政理念和目标任务。所谓国家治理能力,就是国家治理主体制定明确的国家治理目标和战略,引领和组织全体社会成员推动国家治理体系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6.
庞明礼 《探索》2020,(1):89-97,F000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一系列政策过程转化为了治理效能,彰显出巨大优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治理效能是若干个政策绩效的综合反映和整体呈现,因而可以从政策过程的分析视角研究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研究表明,理解中国的国家治理不能脱离中国语境,包括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长期人治(德治)传统基础上建构法治国家、"有事好商量"的人文环境、隐忍守法的朴实民风等,在此前提下构建包括顶层设计的决策机制、高位推动的执行机制、层级节制的监督机制等在内的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可能需要进一步提高政策科学化水平,强化对职权法定的认识,勇于担当,注重绩效,明确问责与容错的边界,提高问责的精准度,从而让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更加科学、高效地运转。  相似文献   

17.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重要路径。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组织力、领导力,街道与社区等社区治理主体职责界定不明晰、治理载体单一,导致以党建推动社区治理制度向效能转化存在困境。天津市“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模式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街道与社区作为社区治理“主战区”、强调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主体责任、坚持治理重心下沉,有效推动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新时代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了解和认清现实基础为根本、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完善和创新制度体系为突破、以强化和提升制度执行力为重点,才能形成科学、规范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执政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已形成的和正完善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结构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鸣政  郭晟豪 《前线》2014,(4):21-2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其中治理体系设计是基础、治理能力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开始迈入发展的新时代,社会组织被赋予了新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社会组织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成为新时代全方位参与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一)新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际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