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理性选择原则作用下,中国农民工对农村政治生活产生政治冷漠,而现行政治参与体制却将其排斥在城市政治生活之外,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因此成为“体制性边缘人”。这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出于协调社会关系、降低社会成本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必须构筑起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为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提供了发展基础,而物化境遇和分层分化的精神生活需要转型堕距不可忽视。科学理解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内涵意蕴为破解精神生活需要转型堕距提供理论路向,核心在于把握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的总体性内涵和实现由注重"现实驱动"到"现实驱动——思想引领"思维方式转变。在剖析发展基点和科学理解内涵意蕴基础上,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开辟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路径。  相似文献   

3.
漫议当前政治话语中的三个概念:“人”“民”“人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剑杰 《唯实》2004,1(2):4-7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是当前政治话语中经常出现的口号,但人们未必清晰地了解其中的深切含义.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以人为本"就是既要尊重人的历史创造者地位,又要把人看做全部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执政为民"中的"民",既不是封建统治者治下之民,也不是领导者恩赐的对象,而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含义有一贯性又有变动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服务"就是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统筹处理好人民内部的政治、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全方位需要愈发凸显出精神生活的重要地位。建设美好精神生活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内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向,同样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美好精神生活的建设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领主流文化价值、输送强劲精神动力、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的重要时代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存在与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如:内容层次单一、功能发挥受制、教育方式生硬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加快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要求深入探讨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现实掣肘,从创新教育内容、焕发功能优势、健全教育方式等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而促进美好精神生活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社会化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明 《唯实》2001,3(8):133-136
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是统治阶级加强意识形态的手段,它与政治社会化有逻辑上的关联,是政治社会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其重要性因政治社会化对现政权的合法性认可的支撑而显而易见.然而,现实社会中因对思政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而出现了许多疑惑、缺憾甚至严重失误.基于这种状况,本文拟从政治社会化的政治稳定功能角度对思政工作进行政治学意义探析由政治社会化互动过程将思政工作的政治稳定功能划分为宏观整体与微观个人两个层次,宏观整体层次又分为体系维持与文化进步、道德崇善、经济发展等多重评判标准;微观个人层次则是指个体的政治入伍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在自身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逐步进入了国家的政治生活。由于他们参与政治的根本动因是追求其经济利益,目前参政渠道又不够畅通,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参与呈现出功利性、不合法、非理性等特点。因此,扩大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途径,引导他们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它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完成中国社会治理形态的结构性营造这一战略性支撑载体,进而才有可能实现"国家有效治理、政府依法管理和社会有序参与"的三个社会目标。中国社会治理形态的结构性营造需要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府管理模式、社会治理机制三个层面的结构性营造。政治权力要与民主权威相配,才能生成结构性营造的中轴性要素。否则缺乏权威的政治——行政系统就会失去对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也会缺失人民参与所形成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8.
朱煜  刘强  刘琴 《求实》2012,(1):78-83
保证农民工行使宪法赋予他们的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然而,他们政治生活方面的问题却一直不为人们所注意。调研显示,农民工是关心时政新闻和国家大事的。但是,由于农民工"人户分离"这一特殊身份,他们对家乡政治活动的参与越来越少,而参与打工所在城市政治活动的热情又无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所以,农民工呈现出政治边缘人的特点,在参与乡村和城市政治活动中都处于悬空状态。  相似文献   

9.
吴晓明 《唯实》2001,(9):133-136
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是统治阶级加强意识形态的手段,它与政治社会化有逻辑上的关联,是政治社会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其重要性因政治社会化对现政权的合法性认可的支撑而显而易见.然而,现实社会中因对思政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而出现了许多疑惑、缺憾甚至严重失误.基于这种状况,本文拟从政治社会化的政治稳定功能角度对思政工作进行政治学意义探析:由政治社会化互动过程将思政工作的政治稳定功能划分为宏观整体与微观个人两个层次,宏观整体层次又分为体系维持与文化进步、道德崇善、经济发展等多重评判标准;微观个人层次则是指个体的政治入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需要深化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性的基本属性,既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有社会要素,又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可区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表现。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是指社会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进一步揭示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和母体。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知识创造出发,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理念,全社会合力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这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习惯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1.
既然党的十六大已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因此 ,致力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的研究、探讨 ,就显得迫切而意义重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就是要使我国的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其目标是民主政治 ,而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和方向 ,而且表明了实现民主的基本方式。所谓人民当家作主 ,就是指人民实际参与政治活动 ,而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又依赖于国家的制度、法律所规定和保障的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权。依法治国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民主"即"人民的权力",从广义上说,它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以多数人的意志、利益和平等为原则的社会制度.从狭义上说,在阶级和国家存在的社会里,民主主要表现为"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即"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体,有其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然而,当前鲜有学者就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在厘清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概念的前提下,本文认为:"现实的人"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其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发展过程包括:氏族社会的萌芽期、国家出现后的长足发展期和共产主义时期的充分发展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项目反应理论可以更加科学地测量权利观、权威观等复杂的政治心理概念,探析网络政治参与的政治心理机制。可能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政治心理包括基础价值、宏观制度感知和具体行为感知,前两者反映网络政治参与“心理型视角”的解释机制,具体行为感知反映“工具型视角”的解释机制。网民的公正感、权威感、国家认同影响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具体行为感知的影响则不显著。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更多受到“心理型视角”的要素影响。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和规范,政府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提供更便捷的技术平台,还需要加强公民政治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5.
张丽 《求实》2015,(2):11-17
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全方位多领域展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建设规划,包括规范和完善执政党和政府的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国家治理,充分调动地方、企业、群众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多元主体在互动协同中共同参与国家治理;通过立法、执法、普法教育"三管齐下"式的全面规划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法治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探索》2017,(3)
政治参与是民主治理的核心,而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是政治参与的关键要素。国外已有研究论证了基层政治参与行为对政治参与意识的正向影响,而国内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利用全国性数据,在基层政治参与的框架下分析政治参与行为对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积极参与选举投票以及维权抗争,但对其政治参与意识没有显著影响;而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对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有积极影响。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居民的基层政治参与行为可能是一种"形式主义",难以对微观的政治参与意识以及宏观的基层政治制度产生实质影响。实际上,基层政治参与的有效落实,需要基于社会转型的"中国经验"合理调节政治参与行为和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在基层调研中,经常听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改革开放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进步?为什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必须坚持而不能有丝毫动摇?为什么一些单位中领导人既要考虑到职工中的"长板",也要考虑到"短板",把方方面面的利益都照顾到,调动集体的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反映出一个基本事实:群众工作既是宏观的"平衡"艺术,也是微观的"平衡"艺术。  相似文献   

18.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建构是:以"现实的人"为理论中心,以"人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理论半径所构成的理论球体。其中包含着微观动力机制——"需要的再生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和微观视域浑然天成,微观视域内,"需要的再生产"贯通了宏观建构的理论中心和理论主题;宏观建构中,"需要的再生产"是"现实的人"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源动力。所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是宏观建构中永恒的微观动力,以及适应微观动力发展的宏观建构,这就是——"结构性动力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19.
妇女是家庭的支柱,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一支重要的革命和社会建设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各行各业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妇女参与选举的人数增多、参与政治的比例增加、参与政治的质量提高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妇女政治地位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为继续提高妇女地位所应进行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民主是个好东西",可谓世所公认,但因民主的字面意义是人民的统治,而现实政治却更多表现为少数人的统治,人民似乎游离于政治统治之外.所以,对民主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无论人们对民主存在着多么不同的理解,都不得不承认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存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