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金银花、连翘和蒲公英等12种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对乳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和MBC)。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连翘和蒲公英及其复方制剂对这4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韭菜挥发油,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检测其抑菌活性,确定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检测韭菜挥发油成分。结果显示,韭菜挥发油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且对不同细菌的MIC不同。在韭菜挥发油中鉴定出17个组分,主要为二丙烯基-双硫醚(39.308%)、甲基-丙烯基-双硫醚(32.763%)、甲基-丙烯基-三硫醚(12.157%)、二丙烯基-三硫醚(7.330%)。结果表明,韭菜挥发油具有研发成新型抗菌药物与食品防腐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北京及周边地区乳牛乳腺炎的调查与病原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乳牛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4个奶牛场的乳牛乳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临床调查、诊断和检测,采集患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乳牛的乳样;用接种法对采集乳样进行培养,对可疑菌落进行分离、接种、染色、镜检鉴定.结果显示,从采集的266份乳样中分离到7种434株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150株,链球菌204株,革兰阴性杆菌80株.证实,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乳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且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乳牛乳腺炎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碱裂解法、改良碱裂解法、大质粒简易提取法、试剂盒法和SDS法共5种方法对分离于绵阳市奶牛场的乳腺炎病原菌共50株进行了质粒DNA的提取,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提取质粒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5种质粒提取方法中SDS法的提取率较高(88%),电泳检测时质粒条带清晰,绝大部分菌株含有大小约20 kb的一种质粒;其他4种方法的提取率都较低,且以弥散性质粒条带为主.以提取的质粒DNA为模板,对其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K和tetC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仅4株扩增出了tetM基因的特异性产物,未能扩增出tetK基因和tetC基因.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中Dermadistinctin K(DDK)和Dermadistinctin L(DDL)的氨基酸序列,选择大肠杆菌偏嗜性密码子,采用SOE法合成了DDK和DDL基因.在DDK及DDL基因序列中引入肠激酶裂解位点,并将其依次克隆入pET-32a(+)质粒,构建了串联体融合表达载体P-DDK,并将其转入Rosetta(DE3)中进行融合表达;表达产物在终浓度为0.1 mmol/L IPTG诱导4 h后可达到最大表达量.对重组蛋白DDK进行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以及肠激酶裂解之后,对酶切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肽DDK与DDL的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 Ⅰ)、大肠杆菌DH5α、致病性大肠杆菌O_1、猪霍乱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司帕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禽败血霉形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MBC) ,并与 4种氟喹诺酮药物及 3种其他抗菌药物相比较。结果表明 ,司帕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禽败血霉形体均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优于其他对照药物  相似文献   

7.
油樟叶挥发油对三种真菌的抗菌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油樟叶挥发油对须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及其作用机理,采用RPMI 1640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和沙氏琼脂平板稀释培养计数法分别检测油樟叶挥发油对这3种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并绘制体外杀菌曲线,观察MIC浓度下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的动态杀菌过程;透射电镜下观察油樟叶挥发油在MIC浓度下对3种真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的MIC和MFC值均为3.125μL/mL;杀菌曲线表明,作用的前12h内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的杀菌作用最强,随后杀菌作用降低;电镜下对照组的3种真菌形态正常,在MIC浓度下,3种真菌原有的细胞器模糊不清、溶解或消失。试验证实,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杀菌机理为破坏真菌的细胞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金丝桃素体外对高致病性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活性的影响,以Marc-145细胞培养增殖的PRRSV为研究对象,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和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测定吸光度值(D490nm)和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以细胞存活率、病毒抑制率和TCID50为指标,评价不同剂量的金丝桃素体外抑制PRRSV活性的效应,并通过改变加药方式(同时、感染前、感染后给药).探讨其抗PRRSV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PRRSV感染的同时加入金丝桃素,其细胞存活率和对PRRSV的抑制率略有升高,与PRRSV对照组和拉米夫定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PRRSV感染前和感染后加入金丝桃素,其细胞存活率和对PRRSV的抑制率明显升高,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与PRRSV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拉米夫定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丝桃素可使PRRSV的TCID50从6.1下降至4.15.证实,金丝桃素具有多环节体外抗PRRSV效应;不同浓度的金丝桃素表现出不同的抗PRRSV活性,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猪肺炎霉形体为材料 ,分别采用反复冻融、低渗裂解、超声破碎等方法进行破膜试验。从膜蛋白收获率、标志酶活性、膜毒性等方面加以分析 ,以探索获取膜制剂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 ,采用低渗冻融超声相结合的膜制备方法使膜蛋白的收获率达 3 0 %左右 ;ATPase活力及膜毒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黄连、黄芩、黄柏、牡丹皮、栀子和白薇等17味清热类药物对15个种属120株乳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统计分析了抑菌活性相对较强的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秦皮和牡丹皮6味中药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巨型球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单胞菌属等11个种属的MIC50和MIC90,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这6味药物对同种属菌株抑菌活性的强弱。结果表明,椿皮、白鲜皮、玄参、生地黄、紫草、知母、栀子、决明子、白薇、龙胆草和穿心莲的体外抑菌活性相对较弱。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秦皮和牡丹皮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强,且以黄连的体外抑菌活性最强,其次为牡丹皮,再次为黄芩、苦参和黄柏,抑菌效果最差者为秦皮。  相似文献   

11.
选用当归、川芎、芍药、黄芪、蒲公英、丹参、益母草等中草药,配制成饲料添加剂饲喂患隐性乳房炎乳牛,检测乳牛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的变化,并用北京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液(BMT)对供试牛进行疗效跟踪检验.结果表明,该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SI(P<0.05)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P<0.05),并能明显降低乳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用泌乳母鼠乳腺作疾病模型,研究了乳牛乳腺炎多联苗对乳腺组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试验发现,将金黄色葡萄球菌(84184)接种于母鼠乳腺内,可使乳腺出现较为明显的急性炎症,在攻菌后24、36 h免疫组的乳腺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取乳腺组织匀浆后进行细菌计数,免疫组攻菌后24 h的细菌数与攻菌细菌数接近,而对照组则比攻菌细菌数明显增多(P<0.01).攻菌后36 h两个组的细菌数均比攻菌数增加,对照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组织学检查可见,免疫组乳腺的上皮组织病变程度比对照组明显轻微,而其乳淋巴组织则比对照组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多联苗全身免疫泌乳母鼠后可显著增强乳腺局部的抗感染能力,延缓乳腺组织的病变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从全国各地奶牛场采集的256份临床型乳腺炎病乳中分离鉴定出了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无乳链球菌和27株停乳链球菌;采用血清学交叉免疫试验,筛选出了毒力及交叉免疫原性强的3种菌的优势菌株。采用这些菌株和一系列新工艺和新方法,研制出了乳牛乳腺炎灭活多联疫苗。建立了用奶山羊进行制苗菌株毒力复壮及用ELISA进行抗体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免疫剂量及注射部位的筛选试验以及疫苗安全性、免疫持续期、效力及田间扩大试验。结果表明,该灭活多联疫苗对乳牛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经肌肉或后海穴免疫1次,每次5mL,免疫持续期可达4个月;且后海穴的免疫效果优于肌肉注射,可使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降低49.22%~59.86%。  相似文献   

14.
选用产后7~10d的急性脓性子宫内膜炎病牛和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各20头,通过支原体分离培养、DNA荧光染色法及套式PCR方法,检测了子宫病料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并确定了支原体种类,以探讨支原体感染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炎病牛子宫的支原体检出率为60%,其中45%发生子宫黏膜细胞感染;而健康组奶牛的...  相似文献   

15.
自 2 0 0 2年 10月起 ,笔者从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乳牛中随机抽取 4 8头共 184个乳室 ,进行了乳牛隐性乳腺炎的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 3株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 ,初步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该菌的培养特性及形态与蜡样芽孢杆菌极为相似 ;小白鼠腹腔注射可致其死亡 ,证明该菌所产毒素毒力较强。1 材料与方法1.1 乳样采集 先用温水洗涤乳牛乳房 ,继用 2mL/L新洁尔灭洗涤 ,再用 75 0mL/L的酒精消毒乳头。每个乳头弃去头 2~ 3把奶 ,然后每个乳室收集乳样 5~ 10mL ,标明牛号、乳区及日期待检。1.2 乳腺炎的…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乳牛原乳中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 ku基因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技术。结果显示,本方法的特异性好,只能扩增布鲁氏菌DNA,而不能扩增同样能引起乳牛流产的鹦鹉热衣原体、弓形虫、胎儿弯杆菌DNA;乳样的检测灵敏度达50 CFU/mL,重复试验35次,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均十分理想;对 4 批 331 头凝集试验阳性(24 份)或阴性(307 份)乳牛的乳样用本方法检测,符合率为100%。在48 h内即可获得诊断结果。本方法同样可用于血液或其他流产病料中布鲁氏菌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牛乳中酮洛芬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牛乳样品经甲醇提取,C18色谱柱分离,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牛乳中酮洛芬的检出限为1μg/kg,定量限为5μg/kg,在5~2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在25~100μ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93.3%~107.5%,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2%~5.46%、1.13%~7.04%。该方法高效、灵敏、准确,可作为牛乳中酮洛芬的检测方法。选用20头健康的泌乳期荷斯坦乳牛,高产、低产各10头,以3 mg/kg剂量肌内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用3 d,分别于每次给药后第2、15小时采集乳样。每次给药后2 h牛乳中可检出酮洛芬,最高质量分数为(38.43±3.90)μg/kg,停药后15 h均未检出。所有时间点牛乳中酮洛芬质量分数的实测结果均低于加拿大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50μg/kg,建议弃乳期为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