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惊悉彭塞同志不幸病逝,作为他的一个老部下、老战友,感到特别悲恸。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得如此突然。记得去年在疗养院时,他还显得非常健康,还多次来关心我这个病号,后来听说要到医院复查,也未发现什么问题。冬至的聚会,听说他也参加了。不料却传来他住院的消息,而且不久便溘然长逝,真使人有世事难料,风云难测的感觉。老彭在成都领导了新中国黎明前的战斗,解放后我在他领导下的团市委工作,他给我的印象是宽厚正派,平易近人。以后他在市委统战部工作,由于政策错误,加上领导推诿责任,老彭遭受了不白之冤,经历了长期的坎坷。一个…  相似文献   

2.
我和袁国平、邱一涵夫妇很熟。袁国平是我的老领导,我是邱一涵的领导。他们都是很好的同志。我很佩服袁国平同志,他也非常器重我。我们同生死共患难,有着极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3.
在陵川县委大楼经常听到群众这样说:“给我找找老韩,这个事我得向他反映反映。”“告诉韩书记一声,张家庄老秦的养老问题解决了,让他别再操心了。”“我们的韩书记在不在,我老伴想让他去家坐坐。”说这话的有工人,有农民,也有教师;有学生,有青年,更有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从他们那亲切的话语中,仿佛韩书记是他们的亲人,是年轻人的家长,是中年人的亲友,更像是老人们的儿子。其实,韩书记并非本地人,几年前才从市里调任陵川工作。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地人,为什么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陵川广大群众心目中的自己人呢?这一切都源…  相似文献   

4.
一位市委书记电话提醒我关注一下“老领导创办协会”的现象。他说,创办协会的老领导给他这样的地方官造成了一些困扰。他说,最近几年,陆续有离退休的老领导办各种协会,然后到地方找过去的老部下、如今的地方一把手们要钱要车要房。“比如,一个退休的领导,自创成立了一个协会,他打电话给我,要我支援两三万元的活动经费,然后在我这里成立分会,还需要在协会活动车辆和办公场所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5.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从“一五”到“十五”期间,为国家作出卓越的贡献。但从上世纪90年代初,曾被誉为“辽老大”的辽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改革步履沉重,经济滑坡至谷底。经过近十年的调整,尤其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出台后,辽宁人民“一张蓝图绘到底,万众一心谋振兴”。在刚刚过去的“十五”时期,可以说是辽宁“极不平凡的重要时期”——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实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良好开局。“十一五”时期,是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阶段,今后五年,辽宁将如何全力奋进,实现辽宁“十一五”规划的宏伟发展蓝图?“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辽宁腾飞的三个重要支点城市沈阳、大连、鞍山市的主要领导,他们纷纷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态度和决心。  相似文献   

6.
读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曾庆榴教授著的《走出历史的困谷》,使我想起了老省长杨康华。他是一二九运动时期中山大学学运骨干。将一二九前后广州青年运动的走向及历史意义写出来,是他生前的心愿。1984年,蒋南翔在北京组织编写《一二九运动史》,近40万字的初稿寄给杨康华征求意见,他看后对我说:书中对广州当时学生运动的情况记载太少,但这不怪人家,是我们广东没有向中央提供足够的材料,对这一段历史研究和宣传也不够。这是一段需要深入研究的历史,我们要抓紧时间收集、整理有关史料。后来,他亲自带着青运史办的工作人员采访历史…  相似文献   

7.
在“高官落马,秘书多为腐败助力器的官场现象中,一些高官秘书纷纷随着他们的老领导落马,如陈希同的秘书陈健、程维高的秘书李真等。以致高官秘书这个职务被染上了斑斑污垢。而本文主人公吴冠玉曾任落马高官海南原副省长辛业江的专职秘书,但他却“出污泥而不染”,得以全身而退。现在,他洒脱地过着悠闲自得的超然生活:练书法、著书立说。吴冠玉何以能独善其身?他又是怎样度过他这段人生和事业上的低谷的呢?当记者采访他时,吴冠玉感慨地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啊!”平淡中结缘:登长城留下美好誓言1957年我出生在海南省定安县龙河镇,1980年大…  相似文献   

8.
张芳 《兵团工运》2022,(1):42-43
"我知道你们是上面的领导,李翔是个好医生,你们不要调走他,他走了,我们看病就不方便了"。我们去采访李翔时,住在当地的老奶奶将写了字的纸条塞到我们手里。害怕李翔被调走,是当地百姓最担心的事,每次有人到李翔这里,他们总会第一时间赶来"打探消息",李翔是当地老百姓离不开的人。  相似文献   

9.
1作为一名随军新闻工作者的我,早就听说过顾永武的名字,然而真正认识他,却是在进军大西南的万里征程中。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奉命去陈赓兵团第对师红军团采访。年轻英俊的团政治处主任陈占楼告诉我,顾永武团长是老红军、老英雄、老模范,在这个团工作的历史最长,希望我最好先找他谈谈。1949年10月2日,我在陈占楼的引见了,拜会了团长顾永武。那时,他还不满月岁,中等身材,面额红润,着装整洁,平易近人。顾永武是安微省六安县人,贫农的儿子。1931年3月参加鄂豫皖工农红军第四军,当时他还不满13岁,被分配当传今兵。少年顾永武虽然…  相似文献   

10.
正义与醋意     
最近,听朋友讲起这样一件事情。他有一次到一个县去采访,同车的一位干部谈起当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义愤填膺,慷慨激昂,骂腐败一针见血,讽贪官毫不留情。他觉得这人很有正义感。后来到了县上,当地的领导对他自然是一番热情接待。回来的路上,这位干部不再骂腐败了,不停地感叹当地领导热情周到,下次还要来。这时候,我的朋友才恍然大悟,那位干部并非有正义感,而是对腐败心怀醋意,所有鞭笞时弊的表白都是醋意大发的结果。其实,生活中这类对腐败分子充满醋意的人并非个别,他们嘴上骂腐败分子,可心里巴不得自己也能腐败一次。他们一…  相似文献   

11.
三月的一天,笔者来到了酒泉电机厂机电分厂,慕名采访车工技师鹿顺。车间里机器轰鸣,弧光闪烁,一派繁忙的景象。只见他正专心致志地操作着车床,床子擦得一尘不染,地面的铁屑清扫得很干净,看来“老先进”的确名不虚传。听说我要采访他,他便停下床子,用一口浓重的徐州话微笑着说:“我是个普通车工,没做啥值得夸耀的事情,不要写我,还是多写一写年轻人吧!他们的故事精彩着哩!”尽管一再推托,笔者还是从他工具柜里珍藏的厚厚一摞子各种荣誉证书里,目睹了老先进昔日的风采: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双文明”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2.
老英雄孟泰     
老英雄孟泰于敏《追寻永恒》这个新栏目今天和大家见面了。历史的长空繁星闪烁,其中最灿烂、最耀眼的是他们──代表共和国时代精神的英模。时间会冲淡记忆,岁月能改变山河,但时代精神永远不应失落。愿它永恒,便是开设本栏目的初衷。闻此消息,80岁高龄的老作家于敏...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委原常委、秘书长,原福建省顾问委员会常委王禹同志于2012年8月13日在福州逝世。他是我的老领导,一位优秀的老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者,自1950年在永安地委相识后,他对我的教诲良多、影响至深。他的逝世,不仅其亲属感到痛心,也使我们这些部下感到十分难过。  相似文献   

14.
分房     
正某局新盖了一栋家属楼,竣工那天,分配方案也出台:先让退休的老同志挑选,然后是职工干部,这些人论资排辈,最后剩下的是局领导。老葛是离休干部,在局里资历最老,按理说,挑房他应是第一位,而他却表态说最后拣剩,也像领导一样,发扬先人后己的风格。领导劝他:"您老就挑一个最好的房子吧,不然分房工作不好进行。"老葛说:"有啥不好分的,我自愿让出第一的序列,剩下的房子才是我的。我是全局最老的干部,应该带这个头呀,不能同职工争利。"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隆重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我所在单位的老领导、一位令人敬重的传奇人物。新中国成立前,他接受党组织的指派从延安舍生忘死打入国民党天津市政府,争取到时任市长杜建时的信任;他为党搜集了大量重要情报,解救地下党员;为配合解放军攻占天津,他积极努力,获取了敌伪城防工事图;在解放军进攻天津的炮火中,  相似文献   

16.
止谈风月     
双休日,到一位熟悉的老领导家串门,只见客厅里挂着一幅“止谈风月”的条幅。见我不解的样子,老领导解释说:“现在有些人常上家来谈事情,所谈之事无非是个人调职调级、工作调动之类,有的还公开要官,也有送礼的。我实在难以招架,写了这个条幅挂在客厅里,看能不能使来访者有所觉悟。”回到家里,我查了一下“止谈风月”的出处。据《梁书》记载:南朝梁时,徐勉官到左仆射中书令,为梁武帝掌书记,参与朝章仪制及中枢机要。他曾与朋友夜谈,有个叫虞某的亦参与其中。谈话中,虞某以谋官事相求。徐勉立即收敛笑容,正色道:今夕(只)可…  相似文献   

17.
沁水县加丰镇永安村党支部书记王晚祥受贿1万元被开除党籍的消息不胫而走。此时,永安村这个沸沸扬扬、折腾了一年多时间的小山村,似乎比往常平静多了。然而,王晚祥这个具有党龄38年,任村支部书记32年,56岁的老党员、老支书、老模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在忏...  相似文献   

18.
荐贤者贤与荐贤者私赵化南最近一位朋友向我诉苦:说是他的一位老领导,过去曾向组织部门推荐过他,说过他许多好话。在他的职务提升以后,这位老领导已经退休。一次,这位老领导提出让他高抬贵手,对其孙子的提升、住房、晋级诸方面给予“优惠”,因其孙子在单位形象不佳...  相似文献   

19.
初次见面我是四川宜宾高县罗场镇人,罗场镇也是著名的编剧、戏剧家、作家阳翰笙老先生的故乡。算起来,翰老还是我的舅舅。听说他小的时候,我母亲常背他。因此,1952年冬我因公去北京时,欲见翰老一面,一叙乡情和亲情。由于经常在报上见到翰老接见外宾的消息,我便去东四条文化部找他。门卫打电话给他的值勤室,  相似文献   

20.
我本该早写一篇怀念文章,籍以悼念一位老共产党员,他在世时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关爱着我,他就是我的老领导——原晋南地委书记李广耀。因我 1992年突发脑血栓, 8年多来一直坐不起来,在胸脯上写字,一只手不会动,视力本来不好,又加上眼缺血,看不清字,就拖了下来。再者,我在感情和心理上实在无法接受这位淡泊名利、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为人刚正、待人慈善可亲又充满热情的老领导已去世了这一事实,总感觉他还活在我们中间。而今年 6月 16日已是他去世 7周年祭日了,我再也不能拖了,我必须强迫自己在极其艰难和痛苦中写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