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共利益: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与以往统治型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建立在“公共利益”核 心价值基础之上。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以政治制度化作保障;政府建设植入新公共服务理念;培 育伦理性的公共行政文化;构建共同治理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公共利益的理论反思与现实检视,我们发现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桎梏于对实质性公共利益的追求,却忽略了公共利益在程序方面的要求。从社会正义、政治合法性和管理有效性的角度来分析程序与公共利益的理论契合度可知,基于程序性要求而界定的公共利益,是指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为了辨识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公共利益,通过有计划的规则、程序、步骤和方法,发现并实现该社会群体中不确定的个人都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及其外化形式的过程。程序性公共利益的建构具有价值、信息、结构等方面的现实需求。以程序性公共利益引导政府行为具有正当性、公开性、合理性等比较优势,它更适用于日常行政事务、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社会民生领域。  相似文献   

3.
利益关系是党群关系最简单而又最深刻的内容;执政党实现、维护和发展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公共利益。在执政的条件下,正确地把握公共利益是执政党必须面对的复杂问题,为此,执政党必须从为人民掌握公权力这一立场出发,全面提升自身建设水平,积极推进各方面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4.
传媒伦理是指媒体在契入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伦理意识、伦理活动、伦理关系。传媒伦理的核心内容集中表现为媒体所特有的伦理价值取向,其功能在于有效调节、规范和引导媒体行为,促进媒体目标的实现。传媒伦理必须找到合理的价值基础。公共利益既是传媒伦理建设的出发点,又是传媒伦理致力于实现的目标,理应成为传媒伦理的价值基础。同时,以公共利益作为传媒伦理的价值基础,实现了义务论与目的论的统一和升华,使传媒伦理具备了很强的实践品质。  相似文献   

5.
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不是两个等价的概念.共同利益既与共同体利益相关联,也是利益关系的产物.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但共同利益却不一定是公共利益".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公共利益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当以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物质表现形式时,公共利益则是现实的、分层次的和多样化的.这为以公共利益为本质的现代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立场.研究立场由管理者向公众的转变客观上也要求建立战略性的公共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6.
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公共利益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该社会群体中不确定的个人都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从公共利益视角考察政府职能,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政府应该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己任,通过公共利益可以界定政府公共职能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从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来看,政府不是公益物品的唯一提供者,它应该在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中承担“掌舵”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实现公共利益过程中的作用,西方政府正在积极推行新公共管理运动。我国政府也在经历深刻的治理变革,具体内容体现在民主化改革、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自身改革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利益无疑应当是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然而 ,由于受到政府本身以及利益团体的影响 ,公共政策常常偏离正确的轨道 ,却被冠以谋求公共利益之名。因此 ,必须通过提倡公共精神、限制个人利益以及实现公共决策民主化等来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相似文献   

8.
公共利益是虚幻性和客观共享性的统一.克服虚幻、解决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使政府成为公共利益的真正代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保障机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公共利益实现的途径进行探讨.对于克服公共利益的虚幻性,实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利益及其本质属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术界关于公共利益是否存在的分歧,其关键在于对公共利益界定的方式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到卢梭再到当代的社会科学家,从他们的理论中都可以找到有关公共利益理念的影子。对公共利益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抽象的道德原则向具体个体的共同福利转变的过程。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解公共利益的本质。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不仅仅体现在其抽象的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方面,而且还要具体体现在具有物质形态的公共产品的非排它性上。不论从管理者的立场看还是从公众的立场看,公共利益都是公共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仇澄 《各界》2008,(11)
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法学界的难题,对其内涵与外延有着种种观点与见解。相对而言,公共利益可以理解为:公共利益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精神利益等,一般不包含商业利益,但不绝对排除。  相似文献   

11.
只有为了公共利益才能限制私有财产权的行使,但是纵观我国有关土地征收的现实,发现土地利益的巨大诱惑却导致大量非因公共利益而任意征地的现象.对有关土地法律进行修改,是彻底实现土地征收合目的性的前提,否则土地征收中存在的相关各方利益的紧张局面无法协调.  相似文献   

12.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过程中会出现诸多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和问题,表现在:公共保护理念的缺失、公平性缺失、政府公共责任缺失、新垄断出现等方面。需要从法制和监管的角度进一步规范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3.
析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言人 ,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为公众谋利益是其职责 ;而政府作为共同体组织 ,存在着自身狭隘的利益 ,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这两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及政府应如何平衡利益层面的冲突 ?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政党的兴起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但由于政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的差异使公共利益难以完全实现。我们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必然要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要设计良好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共利益或公共利益是现代社会中比较重要的概念,目前法学理论界对此研究并不多,给司法实践也带来不少问题,同时社会公共利益与经济法的关系也是经济法理论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从社会公共利益的含义和内涵、法律与利益的关系、实体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等方面来对此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对探讨社会公共利益与经济法的关系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引起学界的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与公共利益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旨在解决自由主义民主的困境,其主旨和导向在于复兴某种形式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概念的不确定性并不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在民主协商过程中,存在着促使和削弱公共利益达成的两股相悖力量,这使本身就充满歧义性的公共利益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土地征用中的公共利益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利益是政府动用土地征用权的根本依据 ,具有客观性、社会共享性、多层次性的特点。由于市场的缺陷 ,国家或政府必须对公共利益进行识别和确定。公共利益原则不排斥附带私人利益的实现 ,土地征用在满足公共利益的同时 ,即便使特定的组织或个人获益 ,仍然符合公共利益的目的。公共利益要求土地征用必须遵守比例性原则 ,保证征用的土地与公共利益相当。我国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缺乏对公共利益明确的规定 ,造成征用的土地与公共利益目标不相当 ,立法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杨振华 《瞭望》2016,(16):48-49
硬实力是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平台,以人文为支撑的软实力,才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核心;保护旧城不应局限于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还应重视人文内核,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洛忠 《理论探讨》2003,1(2):90-92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政府公共性的含义 ,认为政府的公共政策只能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政府及其公共政策是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还是仅仅为少数人、少数集团的特殊利益服务 ,政府及其公共政策实现公共利益的能力和程度 ,是制定和评价政府及其政策的正当性、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20.
褚江丽 《理论探索》2007,(1):144-146
宪法视域中的正当性问题是以宪法文本的正当性为前提、以宪政的价值判断为主线展开的。公共利益原则的宪法正当性主要涉及公共利益原则的宪法表现形式、公共利益原则的价值判断标准、公共利益原则的宪政制度设计等问题。研究公共利益原则的宪法正当性,对于我国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具体适用此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