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理论》2016,(5)
以2014年抽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对江苏省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关系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社会支持网络对留守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江苏省留守老人综合社会支持网的人数规模和关系规模都比较高,生活满意度也比较高,社会支持网的人数规模和关系规模、文化程度、精神孤独感是影响留守老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加强社区养老建设,丰富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外流动,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着家庭支持功能弱化、社区支持资源匮乏、基层政府支持能力不足、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缺位的局面。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重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需要结合各地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整合社区、家庭、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各界的力量,共同构建社会福利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16,(3):19-23
我国农村贫困脆弱性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家庭收入对农村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巨大,疾病是影响农村贫困脆弱性的重要因素,自然灾害是影响农村贫困脆弱性的不可抗力,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农村贫困脆弱性传递的纽带。社会支持网络在降低贫困脆弱性上可分为主体内部路径和外部路径,外部路径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等外部主体作用结果的总和,而家庭自身的努力是降低贫困脆弱性的内部路径。在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建立贫困脆弱性预警机制和贫困动态监测体制,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提高贫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其他救助形式。贫困脆弱性高的家庭在发挥家庭自身努力的同时,可以寻求近亲和非亲属的支持等。市场、社会组织和社区也应在降低农村贫困脆弱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直接影响到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状态,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对合肥市48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数据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小,网络构成同质化的特征依然明显.除社会环境因素之外,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也是导致其现有社会支持网络格局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政府部门、社区、社会组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多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加以构建.  相似文献   

5.
6.
陈秀红 《学理论》2009,(21):71-72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上海市阳光中心针对网瘾青少年基于资源的社会工作服务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总结出社工在与社会资源联接的过程中对网瘾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即来自青少年自身、朋辈群体、家庭、政府部门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后,笔者概括出了政府推动、社工引导、社会多方参与的网瘾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进行的"百村性别失衡与社会稳定调查"数据,基于性别视角分析社会支持对中国农村居民社会安全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种社会支持中,实际支持对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安全感影响作用显著,表现为个体的社会支持资源越丰富,获得的实际帮助越多时,个体的社会安全感越高。对比不同性别状况的农村居民发现:丰富的实际支持资源能够有效地提升男性的社会安全感,不同性别农村居民的社会支持对其社会安全感的影响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熊吉峰  章姗 《学理论》2012,(1):71-72
家庭照护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具有基础性作用。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资源正面临危机,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令人担忧。但现有的社会支持系统无法起到激励与扶持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作用。政府和社会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完备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失能老人家庭成员构建一个照护平台。  相似文献   

9.
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流动农民”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出发,借助社会网络理论,分析流动农民外出就业的途径选择及流动农民的社会支持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侯利文 《学理论》2013,(24):84-85
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呈现断裂的态势。因此,构建需求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创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辉 《学理论》2009,(11):77-78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个案访谈,分析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特征发现:政府、社会、学校正式性的社会支持主要对贫困大学生以经济上的支持,但支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案主的压力。父母家庭这种非正式性支持也主要在经济方面给案主以支持,社会情感性支持较弱。而给于贫困大学生情感性支持的主要是同乡、老同学老朋友、现在的同学尤其是舍友。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着经济支持力度不够、忽视情感性支持社会支持的负面影响,不同网络缺乏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评定了617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表明:青少年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不高:在社会支持各个因素上,农村男青少年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女青少年。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0)
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深受一些问题的困扰,其中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数越来越多已成为较为凸显的问题。网络成瘾,不仅是青少年个人的问题,也和家庭及社会息息相关。以典型个案为例,引入系统理论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并对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4)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失独老人的生活现状,收集并分析了该地区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重建现状,通过数据分析梳理了影响失独老人心理健康与生活重建的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常雅慧 《学理论》2012,(29):77-78
以西北地区"重生行动家长社会心理支持小组"为研究案例,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心理支持功能的实际效果。作出若干反思:一是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医务领域的独特优势;二是秉持社会工作基本理念价值,去标签化思想;三是兼顾多方需求、格外关注年轻家长的心理情绪;四是深刻理解小组成员生活背景,以同理之心开展服务;五是增强社工服务团队综合素质,加强医学、心理学方面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孙铭慧 《学理论》2013,(17):82-84
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网络之中,都需要社会网络的支持。艾滋致孤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父母的病患而被贴上标签,被社会边缘化,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爱和归属的危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艾滋致孤儿童,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在这个时候社会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通过对河南省上蔡县"阳光家园"艾滋致孤儿童青春期问题的实证研究,揭示了社会支持网络对艾滋致孤儿童成功度过青春期的意义、作用,指出加强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性。并从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个维度具体阐述更能满足艾滋致孤儿童青春期需要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7.
贾锋 《理论探索》2014,(2):115-120
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权国家保障的基本内容包括:物质性给付,这是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权之基本保障;服务性给付,这是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权之辅助保障。我国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权国家保障的现状是:给付标准比较低,给付覆盖面较窄,给付政策不公平。社会救助立法是保障失独者权利的有效手段,为此,可以由国务院先行制定《失独家庭社会救助条例》,待机会成熟时,再考虑制定《失独家庭社会救助法》。  相似文献   

18.
为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是妇女社会工作的宗旨.在社会建设视野下,妇女社会工作在工作理念、方法等方面要进一步体现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当前妇女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表现为妇女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日趋多样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水平大大提高等;但也明显存在专业社会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介入不够,本土化有效运作模式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妇联组织、高等院校、民间妇女组织以及现行的社会政策法规运行环境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妇女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牡会化水准,以更好地服务于妇女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进入到城市生活,面临来自于家庭、社区以及社会政策多方面的排斥而难以适应和融入。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整合的社工介入策略,从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政策多层面帮助农村老年人应对以及改变社会排斥,帮助他们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支持视角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因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等方面诱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而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心理健康和生活事件之间重要的中介因素,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高校作为贫困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从经济支持、文化支持、交往支持、参与支持等方面向贫困生提供支持资源,从而优化贫困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