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有文献对货币政策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其整体实施效果研究而忽略了它可能带来的区域差异分析.通过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对统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差异性效果,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影响时间还是在影响程度上,货币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鉴此,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总量调整与结构优化、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当前,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货币需求,优化货币政策的区域结构,对于缩小区域差异并维持货币政策的统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仁宗作为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期间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在货币政策上不断进行兴革,论文针对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弊端和官员的因循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种类以及宋仁宗为适应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时期货币政策对之后的影响进行了思索。研究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对理解当今的国际金融危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所削弱,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主要体现在托宾的q效应、非对称信息效应、流动性效应、财富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等,应该对经典的IS-LM模型进行修正,从而准确反映资本市场传导机制在均衡产出水平决定过程中的作用.从目前中国的现实来看,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郭愫 《法制与社会》2010,(19):82-83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为维护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仍然存在众多问题,如监管与立法的空白等,容易形成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本文主要从分析货币政策调控现状入手,对货币政策调控程序法制化给予建议,以期加快宏观调控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资产价格对于制定货币政策的参考作用,以及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同时还提出了在通过宏观调控手段进行市场干预时,还要完善市场自身的运作规则,通过宏观和微观结合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制度.尽管学术界至今对通货膨胀目标制存在不同意见,但对这一制度的有关特征是有共识的,即要明确规定一个数量化的通货膨胀目标;货币政策操作应该有相当高的透明度;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此外,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包括操作工具、操作目标、信息变量和最终目标在内的有关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系统.本文构建了这一制度的模型框架,并用中国的数据检验了其适用性.结果表明,灵活通胀目标制规则在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并不非常适合.  相似文献   

7.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协整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货币政策中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和同业拆借利率、上证指数,通过协整检验,研究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通过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四个货币政策变量对股价收益率的影响,验证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否符合理论中模型。  相似文献   

8.
朱恩涛 《金陵法律评论》2007,23(3):55-59,81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了准备金付息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并主要从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扭曲效应、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我国准备金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准备金付息及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赋予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新的内涵和工具功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转型期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且可以将准备金付息制度打造成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困境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问题的爆发引发了全球性的流动性紧缩和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危机,导致美国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使得欧洲各国随之纷纷降息。本文拟在分析次贷危机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造成的困境的基础上,得到对人行后续货币政策操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近两年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通过利率变化、信贷政策等对房地产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分析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得出结论:信贷政策相比于利率手段来讲,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央银行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央银行的职能和货币政策规范。本文认为,中央银行不应当承担金融监管的职能,但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应保持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货币政策的特点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只能授予中央银行决定货币政策的自由裁量权,但应创设新的法律制度确保该自由裁量权不被滥用。  相似文献   

12.
苏盼 《财经法学》2020,(1):145-160
政策对司法裁判产生实然的影响,当司法政策与监管政策发生竞争时,作为裁判者的地方法院面临选择困境。信用卡民事纠纷实证研究表明,法院对"费率限定"的司法政策与"费率约定"监管政策的认同基本抗衡并受到政策解释路径的影响。改进政策在技术层面的适用,应发挥抽象规则的威慑力,关注政策可能的不利后果,加强个案裁判说理论证。而从根本上化解政策竞争,需要建立司法权与监管权协调机制。一方面,加强职能履行过程的协调,适用法律对政策竞争予以解释,运用消极司法审查发挥个案裁判灵活性;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制定程序的协调,横向上明确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程序,纵向上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程序,从而超越政策竞争,实现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3.
陈斌彬 《法律科学》2005,23(5):123-128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货币主权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近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遭到西方国家的指控和非难。但是,从国际法的视角看,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是行使国家货币主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方式,符合IMF和WTO协定等国际法律文件的规范性要求,具有“合法性”。西方国家指责我国的汇率政策违反IMF和WTO协定是站不住脚的,干涉了我国的货币主权,而且缺乏国际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程啸  王丹 《法学研究》2013,(3):54-71
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是大陆法系民法中损害赔偿的两种基本方法,二者分别保护受害人的完整利益与价值利益。由于我国现行法将恢复原状中的许多内容独立出来,因此恢复原状不仅被狭隘地理解为对受损物品的修复,而且不被看作是损害赔偿的方法。此外,现行法上赔偿损失的范围过于宽泛,不仅包括了大陆法系的金钱赔偿,还包括了恢复原状的花费。未来我国民法典应取消现行法上对恢复原状各种具体方法的挂一漏万式列举,恢复“恢复原状”应有的涵义。此外,民法典还应当明确地将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规定为损害赔偿的基本方法,严格区分恢复原状请求权、恢复原状花费的请求权以及金钱赔偿请求权。惟其如此,我国民法方能确立真正的损害赔偿方法之平行规范结构,充分贯彻完全赔偿与禁止得利原则,实现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  相似文献   

15.
财产是自由的保障,货币财产权是各种财产权类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随着金本位制的废除和信用货币的扩张,货币当局不再受任何外在规则的纪律约束,纸币发行日益泛滥,每每诱发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造成人民财富的流失。这种灾难性后果的出现,使得现行货币体制不断遭受来自法律和道德的多重质疑。而修正现行货币体制的首要途径则是通过货币立宪,确认公民的货币财产权和选择自由,并依靠不断勃兴的货币财产权抑制当局的货币公权。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宽恕政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钰 《法律科学》2008,26(4):66-74
宽恕政策是卡特尔执法的有效政策工具,它有利于破坏卡特尔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卡特尔的执法效率。设计合理的规则是宽恕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具体、确定、透明是宽恕政策的基本要求。宽恕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卡特尔的立法、执法状况密切相关,严厉的法律制裁、坚定的执法态度和有力的执法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宽恕政策的实施。为了加强卡特尔执法,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根据《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尽快出台宽恕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条文分析与规范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  闫海 《时代法学》2008,6(3):18-26
中央银行独立性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是中央银行法律地位的核心问题。人民银行独立性不断增强是我国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的重要趋势特征。2003年修正的《人民银行法》第2、5、11、12、29、30及38条是目前人民银行独立性的主要法律规范。分析人民银行的独立性,除法律条文的文义性辨析外,还应当探求条文的历史与现实,并在人民银行实际独立性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制度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