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上有奇峰,锁在烟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这首诗,深刻揭露了江青要实现个人野心的狰狞面目。“文化大革命”初期,江青一伙的政治势力在党内一度占据上风,“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简称中央文革)在党中央内部处于十分重要地位,江青在党内的地位也飞跃式上升,这使江青的个人野心极度膨胀。“中央文革”由取代中央书记处进而取代中央政治局江青也因此而成为掌握重权的“中央首长”1967年初,中国大地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事是当年1月陶铸被打倒。这直接造成的结果是中央书记处陷入瘫痪状态,由“中央文革”实际上取代了中央书记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江青立传记     
霞飞 《党史纵横》2003,(7):35-37
江青是个有野心的人。对此,毛泽东看得很清楚。毛泽东生前就多次指出江青有野心。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由于党内政治生活基本正常,加上各方面条件所限,江青难以登上政治舞台。她只能抑制自己,以待时机。江青自己把这段经历比喻为被“锁在烟雾中”的时期。但她的野心一直包藏着。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江青的野心才充分暴露出来,而江青暴露其野心的一个方面,是她在“文化大革命”中为自己树碑立传。江青为自己树碑立传的历史条件1967年初,是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在此之前,中央内部在对待“文化大革命”问题上,明显分成三种…  相似文献   

3.
江青是个有野心的人。对此,毛泽东看得很清楚。毛泽东生前就多次指出江青有野心。 “文革”之前,由于党内政治生活基本正常,加上各方面条件所限,江青难以登上政治舞台。江青把这段经历喻为“锁在烟雾中”。在“文革”特定历史条件下,江青的野心才充分暴露出来,而在“文革”中千方百计为自己树碑立传,则  相似文献   

4.
“江上有奇峰,锁在烟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这首诗,反映出了江青对于党中央和毛泽东不信任她,不重用她的不满,江青不甘被冷落,要实现个人野心,首先就是为自己树碑立传。  相似文献   

5.
霞飞 《世纪桥》2005,(9):48-50
人们对陈伯达在“文化大革命”中投靠林彪,很不理解,其实,这是有原因的。陈伯达在中央文革中陷入了孤立状态中央文革成立不久,陈伯达就陷入了孤立状态。这是为什么?首先是陈伯达拉进中央文革的那几个人,也都是有点政治野心的人物,他们早就看出来江青不光身份特殊(毛泽东的夫人),地位特殊(实际主政的中央文革副组长),而且看出江青在“文化大革命”中能够呼  相似文献   

6.
霞飞 《党史博采》2005,(12):23-27
(续上) 与陈伯达在"中央文革"斗法 江青虽然是"中央文革"的第一副组长,但毕竟还有组长陈伯达.虽然中央规定陈伯达生病期间由江青主持"中央文革"的日常工作,但中央并没有解除陈伯达的组长的职务,因此,陈伯达还是名正言顺的组长,而且,陈伯达也不甘心只当个挂名的组长,他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也想利用中央文革小组组长这一身份管一点事情.  相似文献   

7.
在谈到毛泽东和江青结婚的问题时,大量回忆录、传记文学都提到中央政治局有"约法三章",即对江青规定"只管毛泽东的私人生活与事务,20年内禁止在党内  相似文献   

8.
焕然 《党史纵横》2004,(5):16-20
陶铸在从1966年8月2日担任"中央文革"顾问到1967年1月被打倒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同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姚文元等人进行了坚决斗争,也因此受到这些人的迫害,最终含冤去世."汉家狱辱因何怨,宋室廷刑岳慨承." 历史是公正的.今天,我们应该在史册上记下陶铸在"中央文革"中同江青等人做斗争的光彩一笔.  相似文献   

9.
梅雪 《党史博览》2002,(8):22-25
1967年7月20日,武汉发生了一起军民因不满林彪、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而质问、围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的事件.当时,毛泽东正在武汉.林彪、江青立即盗用中央的名义称:"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消息不胫而走,一些外国通讯社纷纷发表评论:"武汉发生了反毛叛乱.……陈再道上将扣留了王力,发动了一次反对中央文革的兵变."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文苑》2005,(11):47-51
江青是个特殊人物.她是"四人帮"的核心,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累累罪行,于1976年10月6日被中央隔离审查.江青被隔离审查时和之后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本文根据江青被捕之后接触过她的人的回忆等真实史料,描述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关锋、戚本禹是"中央文革"的三员干将,江青手下名副其实的"车马炮","文化大革命"中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他们实际上是江青、陈伯达、康生的代言人和代行人,许多江青不便说或不便做的事都由他们去说去做.而"王关戚"中的王力,更是个红得发紫的人物.在"七二○"事件中,他被"文化大革命"的大潮涌上了"英雄"的浪尖,然而,只隔40天,他又成了囚犯.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昔日座上客,今日阶下囚.  相似文献   

12.
一凡是研究过“文革”历史的人,对江青的印象都比较深刻,国外有的报刊还不时对她有所报道.在“文革”期间,江青倚仗毛泽东的权威和她自己的地位,呼风唤雨,权力极大,影响极深,这是不容置疑的.“文革”开始以后,阵伯达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江青任第一副组长.陈伯达有一段时间因病体假,中共中央任命江青为代理组长,负责文革小组的全面领导工作.即使陈伯达在组长的岗位上时,江青也是实际上的一把手,往往是她说了算.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江青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中央核心领导成员之一.1976年10月6日,她被中共中央隔离审查后,拒不认错,更不认罪.在法庭上,她以“大义凛然”的姿态,大声呼喊:“我怕过谁,我是无法无天.”亲眼看到过江青这样表演的人,可能会问:“江青这样一个硬骨头、不怕死的人,怎么会自杀呢?”  相似文献   

13.
江青是一个有着极强表现欲的人,自从她与毛泽东结婚后,她的这一个性更加突显。江青喜欢看戏、买唱片、摄影。在《毛泽东遗物事典》显示,日常杂费开支表中,江青在摄影方面花费较多。她经常到各处拍片,还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一心想举办个人摄影展。毛泽东从大局出发表示坚决反对,并出面干预,江青的摄影展最终也没能办成。故事的源头还得从庐山会议说起。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中央积极回应从严治党现实需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引起广大党员干部高度关注.有党员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党内法规"和"行政法规"混淆.我们梳理了这两个名称的异同,供党员干部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在1966年     
阎长贵 《党史博览》2007,(11):19-22
在1967年1月给江青当秘书前,我是中央文革小组办公室(或称办事组)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我被选作江青的秘书,除了家庭出身好和社会关系简单外,大概在"文革"中的表现也是一个原因.本文拟谈谈1966年我积极参加"文化大革命"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  相似文献   

17.
3.王洪文当晚飞长沙状告周恩来、邓小平。毛泽东警告王洪文:“不要跟江青搞在一起,你要注意江青!” 王海容、唐闻生对周恩来表示:一定向毛泽东如实汇报。毛泽东一针见血地对王海容、唐闻生揭露道:“江青有野心!”他老人家向王海容、唐闻生一字一句交代:建议邓小平任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邓小平复出时面对着12件影响全局的冤假错案。后来,他为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刘少奇案。"文革"中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没有明确罢免其职务的情况下,被当做党内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总头目和全国最大的走资派受到批斗。后被强加"叛徒、内奸、  相似文献   

19.
1976年10月6日,随着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在中国大地肆虐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随着拨乱反正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对造成十年浩劫的罪魁祸首进行审判的呼声越来越高。1980年9月,中央决定设立特别法庭,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为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张春桥,就是这一次被  相似文献   

20.
熊坤静 《党史文苑》2005,(11):43-46
1975年12月16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一则讣告称,一个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光荣的反修战士"的中央某要员因病去世.但时隔仅仅四年,党中央就于1980年10月16日做出开除其党籍、撤销对他的悼词、将其骨灰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取出并向全党公布其罪行的决定.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查厅确认,其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因其已死,不再追究刑事责任.这个被历史无情嘲弄了的人就是混迹于中共党内长达半个世纪的阴谋家、投机家和政治恶棍--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