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第四任外交部长乔冠华,是周恩来一手培养起来的我国著名的外交家。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就十分欣赏乔冠华的才华,称赞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跟随周恩来多次出访亚、非各国,出席各种国际性会议,并承担了许多以中国政府名义发表的声明、公报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从 50年代初期出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议、朝鲜停战谈判、印尼万隆会议,到 70年代参加中美关系谈判、第 26届联大会议等,乔冠华不负周恩来的厚望,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留下了一个个令人赞叹的故事。   毛泽东说,“乔木”的一篇文章等…  相似文献   

2.
自1936年在陕北结识毛泽东、周恩来后,斯诺便成为中共领袖与美国联系的一条渠道,从而为后来中美关系的改善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把斯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斯诺凭借《西行漫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通过这部著作的广泛传播使中美关系产生了深刻变化。这本书对美国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举世闻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70年代初,运用“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终于打开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大门,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这段往事,可以看到周恩来公关意识、才能和艺术,使人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美国政府一直对新中国采取封锁、孤立、遏制和敌视的政策,使中美两国关系和人民的交往隔断了20多年。身为中国外交政策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周恩来总理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保障亚太地区和世界和乎,曾表示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中美关系。1955…  相似文献   

4.
正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年代,哪怕在繁忙的国事活动中或者自己重病之中,周恩来总是事事想着人民,处处关心百姓。周恩来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笃行者,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思念家乡不归淮1965年7月5日,周恩来在新  相似文献   

5.
为了世代的缅怀———记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落成□王宏鸣岐在天津的革命史上,镌刻着两位伟人不朽的名字———周恩来、邓颖超。他们青年时代在这里求学,并由此走上革命道路。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关心天津的工作,关注天津的发展,关怀着天津的人民,把天津当作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及至建交,是新中国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正因其意义重大,对于前来实现“中美破冰”之旅的尼克松总统的来访.周恩来总理格外重视,对欢迎宴会的菜谱、菜单设计等事务他都逐一安排并亲自圈定。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尼克松总统的专机在北京东郊机场准点着陆。当晚7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款待尼克松一行。伴随着碰杯声,中美两国的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当代中国和世界最有影响的外交家.新中国的外交是与周恩来紧密相关的.新中国建立前,周恩来与毛泽东一起致力于新中国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制订.1949年9月,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新中国诞生后,周恩来出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外交部成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他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中的一个。从1927年起,他就是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直到去世,长达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担任政府总理,前后26年。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人民公仆勤政典范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就曾经说过:“假如是对人民,我们要如对孺子一样地为他们做牛的。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  相似文献   

9.
王俊彦 《世纪桥》2013,(12):19-22
摘要-1952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也是新中国为了保卫世界和平、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和平而召开的一次国际盛会。刚刚成立而又积贫积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面临着如何打开困难局面,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时刻。而周恩来在亚太和会上高瞻远瞩的领导才能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王俊彦 《世纪桥》2013,(9):19-22
摘要-1952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也是新中国为了保卫世界和平、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和平而召开的一次国际盛会。刚刚成立而又积贫积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面临着如何打开困难局面,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时刻。而周恩来在亚太和会上高瞻远瞩的领导才能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正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主政26年,鞠躬尽瘁,人民群众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敬仰和爱戴。马寅初说:"周恩来总理是最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得到了全国人民几乎最为广泛、普遍的认同和尊敬。个中缘由,在于他一心为民、劳苦功高,更在于他大公无私、品德高尚。周恩来的大公无私,是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作为全国人民的当家人,他从未为自己、为亲属谋过任何私利。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国民党手里妥善地接管了旧学校,又从帝国主义者手里收回了教育主权,着手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建国初期,党中央、周恩来领导的以高等学校教师为主,以改造思想、改革教育为目的的教师学习运动,便是一次帮助知识分子进行学习和自我改造,争取他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一次大规模的学习运动。周恩来在这次学习的开始,首先做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周恩来提出,在中国历史的伟大转变中,知识分子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自觉改…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26年的总理生涯中,他先后5次来唐山视察,每次视察都给唐山人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位尊而不矜,功大而不恃。至今在唐山人民的脑海里仍历历在目。周恩来——人民公仆之典范,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他到启新水泥厂视察只喝了杯  相似文献   

14.
革命战争时期,赣南客家地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领导下,为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南240万苏区人口中,参加红军的就达33万人。在这33万赣南客家子弟中,有10万佘人血洒疆场,长眠于祖国锦绣河山之下,为新中国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同时,在这33万客家子弟中,经过无数血与火的洗礼和考验,也锤炼出了132位将军。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我们党内最懂得知识分子,最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且最为知识分子所爱戴的一位卓越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全国人民中享有极高的威信。周恩来同志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始终保持头脑  相似文献   

16.
李琦  陈晋 《新湘评论》2020,(7):50-53
2012年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致辞中指出:“40年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基辛格博士等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打破两国多年相互隔绝的坚冰,用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启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处于“坚冰”的笼罩之下。在东西方冷战格局下,打破这层“坚冰”,开启中美关系的新篇章,进而改变世界的格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人民的公仆——周恩来○李兆荣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英勇斗争,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的革命精神,光照日月;他的丰功伟绩,万古长存。我们纪念他,就要学习他的崇高品德,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周恩来把全心...  相似文献   

18.
罗小明 《党史博览》2010,(10):29-33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罗舜初曾经两次得到周恩来的鼎力举荐,从而使他这个闽西深山中走出来的贫苦农民的儿子,在历经20年战争的洗礼之后.得以有幸参与了人民海军的初创工作.并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直接受命于周恩来总理,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主持进行了我国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和发射工作,并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下面谨将我所了解的周恩来举荐我父亲罗舜初出任海军参谋长一事记述下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在九曲回肠的长江荆江南岸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除荆江水患,于1952年在长江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当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工程题写了“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胜利”、“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的伟大题词。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体系初探刘桂珍开国总理周恩来,首要职责是领导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他作为新中国经济战线的最高指挥官,在领导全国的经济建设工作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