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政党发生学的观点,不同类型的政党的起源决定了政党制度的特殊性,政党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党认同的特殊性。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因而我国政党认同分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认同和民主党派参政党认同。调查发现:民主党派成员执政党认同度和政党制度认同度较高,而党派成员的内部认同度需进一步加强。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民主党派的发展,各社会主义学院(校)要主动调整教学内容以增强教育培训的有效性;民主党派要加强自身党建,促进党派成员从被动身份体认转向主动性认同;民主党派要加强职能发挥和主体性培育,从而更充分地发挥我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大效能。  相似文献   

2.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和传承者,其身份认同的建构对于党的统一战线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身份认同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对自身身份的一种思想认知状态,是政治认同、履职尽责、作用发挥等的先决条件。仪式和仪式感视角下,建议高校统战部门工作开展中不断健全仪式程序、优化仪式方式、提升仪式设计、丰富仪式内容,突出秩序感、归属感、参与感和效能感,引导党派成员不断建立、增进、强化、升华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不把对不同政党的认同放在对立的两端,而是从"心理认同"这一核心要素出发,即可在中国政治生态中使用政党认同来观察不同政治主体对民主党派的政治态度。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框架下,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民主党派自身的存亡,而且关系着中国政党制度的安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民主党派与执政党、国家政权、党派成员和社会民众的四维关系,认为民主党派的政党认同具有共生性、理性、内部的稳固性和外部的松散性等特性,并提出有效构建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民主党派政治交接是开展文化统战促进政党关系的重要手段。在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发展中应重视运用文化的力量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以文化认同增进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5.
政治认同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把人们组织起来的重要凝聚力量。在筹建新中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邀请各民主党派参与制定共同纲领、关照各民主党派的核心利益、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党合作传统等多种模式来培育各民主党派对新生政权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认同。这种政治认同非常明确、坚定,对其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影响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6.
提高各政党成员的国家认同对实现政党关系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文化的力量增进民主党派的国家认同主要应在增进民主党派对爱国主义传统、国土意识、国家至上理念、国家象征符号及礼仪庆典等的认同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政党认同是政党成员和社会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政党归属感及与之因应的行为表达。它一定程度地决定政党能否赢得足够的民众支持。大众传媒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向社会民众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塑造和传递政党认同的途径与载体。执政党通过大众传播博取社会认同的关键,取决其执政的业绩。在政党认同问题上,执政党与大众传媒的纷争将长期持续。  相似文献   

8.
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民主党派建设的中心环节。为了准确了解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状况,为开展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本课题组在上海市主要以问卷形式对民主党派思想政治状况开展调研。问卷涵盖党派成员概况、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接受程度、对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对民主党派历史和政治定位的了解程度、对当前我国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程度、对西方政党制度的认识程度等各方面的问题,分别做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党社会基础问题的实质是政党代表性问题,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对民主党派成员的问卷调查及对民主党派团体提案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民主党派在代表所联系群体利益诉求方面比想象的做得要更多一些,但这种客观情况并未反映到党派成员对党派利益取向的主观认知上来,即对很多党派成员而言,他们对于"民主党派应该代表特定群体的利益"这样一种观念并不是很认同。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从利益代表功能的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民主党派与其社会基础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研究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状况,通过小样本的问卷调查,本文对高校民主党派组织成员的基本情况、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归属感情况、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情况、高校民主党派基层工作的满意度和发展思路这四大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限制做了简单的梳理,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广州民盟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定量分析广州民盟盟员对中国当前政党制度、民盟价值理念、民盟领袖人物、民盟组织、参与民盟活动情况和对民盟的忠诚等六个方面情况,力图通过剖析广州民盟盟员对民盟的认同情况,了解广州地区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情况。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在新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遇到了发展瓶颈,主要表现有:民主党派在党建理论和制度建设上存在明显不足;对大部分党外青年教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后继力量不足;党派成员对党派的归属感和认同度不高,群众基础不强。如果要突破高校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瓶颈,必须增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自信,加强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互信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加强各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教育对实现政党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化的力量,以文化认同推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主要应在加强民主党派对爱国主义传统、国土意识、国家至上理念、国家象征符号及礼仪庆典等的教育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政党的意识形态认同是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思想基础的存在,政党也将不复存在。本文从分析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认同与政党的关系,民主党派产生形成的政治意识及意识形态认同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民主党派意识形态认同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民主党派的政治意识及意识形态认同不仅主导着各民主党派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而且影响着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确立、发展和完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民主党派成员人数最多、基层组织最齐全的地方,高校内部政党之间的关系是高校政治生活中涉及学校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高校校园的和谐首先是政党关系必须和谐,政党关系和谐是促进校园和谐的重要政治基础.分析了影响当前高校政党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提出要从强化构建高校和谐政党关系的责任意识、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关系、以体制机制建设促进民主治校等三个方面构建高校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搞好对民主党派的政治引导,是巩固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直接关系到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要突出"文化认同、政党认同、政治认同"的内容。着眼"三个认同"展开对民主党派的政治引导,其目的就是为了国家发展、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基础的扩大和参政党的政党安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相对集中的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在总体提升的同时,也还存在政党意识比较淡薄、参政水平有待提高、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组织生活不够丰富、发展成员比较缓慢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现实国情出发,从制度、组织、实践等方面提升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提高政治认同对实现政党关系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文化的力量增进民主党派的政治认同,主要应在加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文化理念、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的认同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民主党派是政党,不是学术团体,党派成员一定要有政党意识。一个政党的政党意识就是该政党的群体共同意识。  相似文献   

20.
高校民主党派综合素质培养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由于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综合素质培养研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综合素质,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素质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