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在不管国际反华浪潮如何,归根结底,是要把我们的经济工作搞上去。只要我们安定团结,经济蒸蒸日上,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现在,我们的经济确实有些困难,但只要我们同舟共济,是可以闯过去的。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对于这三点已多年不讲了,现在要讲。中央财政确实有困难,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上,有人主张“多栽花、少栽刺”,实行无原则和平。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的组织生活会上,不少人不讲真话,不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更不愿做自我批评。他们讲到成绩有板有眼,说起问题遮遮掩掩;即使开展批评也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讲集体不讲个人,讲下级不讲上级;有的还把别人的善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反复强调“要讲政治”,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又作了“要讲政治”的重要讲话。其目的就是要全党全民进一步保持我们在政治上的警惕和坚定,发挥和保持思想道德和精神上的纯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市场经济也取得不断的发展。但是在对外  相似文献   

4.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破除我们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的种种幻觉。幻觉之一:以为形势教育就是讲大好形势,讲“莺歌燕舞”。在宣传中只讲好话,只讲成绩,回避问题和矛盾。本来我们的许多具体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制订和实施的过程中,绝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宣传起来,就只剩下好处;可能存在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来不肯讲也不能讲。如改革本来是一种探索,是“摸着石头过河”,可是宣传起来,则认为每一步踩下去,都踏实得很,没有一点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6,(18)
讲政治,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也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是我们党的特有优势。邓小平同志指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要讲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 锐性。 为了全面把握、深刻理解“一定要讲政治”这一重大原则问题,本刊编辑部和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日前联合召开座谈会,请中央党校的部分学员和理论工作者座谈了他们对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述的学习体会。大家认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需要各方面的保证。其中最重要的保证,是政治的保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全面深入地学习、理解、把握“一定要讲政治”的深刻内涵,这对我们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6.
近半年多来,江泽民同志在许多重大会议和重要场合,都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他在去年九月五中全会上首次郑重提出这个问题时,开宗明义先讲反腐败,而且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指出改革开放不久,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 问题是极其严肃而尖锐的。讲政治,就必须坚定不移反腐败。  相似文献   

7.
《瞭望》1989,(46)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对于完成治理整顿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要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必须正确地客观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又要如实估计困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使  相似文献   

8.
看当前的经济形势要看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十三届三中全会制定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到现存已经两年了.应该说这两年贯彻这个方针的成绩还是明显的,起码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遏制,这是很不简单的.开始不少同志对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年物价上涨指数要明显低于今年"的目标信心不太足,现在我们确实做到了,物价平稳,整个经济也是稳定的,而且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个成绩.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形势仍很严峻,困难还相当大,一些深  相似文献   

9.
今天主要是想和大家见见面,听听大家的意见。省委领导同志要我讲一讲,既然来了,不讲几句也说不过去。我是第四次来黑龙江。第一次是1960年,来参加团中央召开的全国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会议,当时经济比较困难,但群众的精神状态是好的。第二次是1974年批林批孔期间,几个朋友请我吃了一顿饭。那时副食供应非常困难,买  相似文献   

10.
职工队伍稳定是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自身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影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如何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的体会是:结合企业实际,突出重点,强化教育,才能确保队伍稳定。职工对企业的经营形势和发展前景极为关心,因此,我们分局突出形势教育,把职工的注意力凝聚到企业中心工作上来。在教育内容上,我们克服说理分析不透彻的问题,既讲当前任务和发展远景,又讲改革和经营的困难;既讲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实惠,又讲利益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1.
编者寄语     
《瞭望》1989,(4)
人们说:“成绩不讲跑不掉、缺点不讲不得了。”这句话作为一种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审视自己的工作,永不满足、励志进取的精神,是可称道的。但若真的以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切进展,都可以、或是应该不赞一辞、漠然视之,而把眼光只盯在问题、缺点和失误上,那就大谬不然了。  相似文献   

12.
近期要论     
小平同志最近谈到当前形势和经济工作的时候,又一次告诫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经常讲,反复讲。”还讲到,“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经济的发展。”小平同志这些话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这些年的情况看,往往有来自“左”的和右的两个方面的干扰,企图动摇我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这一点,我们要经常加以警惕。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小平同志提出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公安厅提出:要坚持两个“敢于”.敢于旗帜鲜明地讲主流,讲成绩,讲贡献,表彰先进;还要敢于毫不掩饰地讲问题,严惩违法乱纪者.公安队伍的建设,教育是根本.但对一些屡教不改者来说,单靠学习,耐心的说服教育是不行的.教育就包括惩治、处理,这样才能提高教育者的威信,起到教育一大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以希望代替批评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比如:批评领导时,顾虑重重,明明有意见,却只说希望,怕提了意见领导打击报复;批评同志,抹不开情面,光讲优点,不讲缺点,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怕伤了“和气”,堵了自己的“门路”;批评下级时,不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拐弯抹角,或者轻描淡写,或提点“希望”了事,怕影响自己“威信”,丢了“选票”;年终个人鉴定时,小组意见也是肯定成绩有余,指出问题不足,对一些同志的错误,要提也是“希望”一二,免得日后惹来麻烦,如此等等。同志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矛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外国人就是不理解后面这一条。”这里所说的“讲政治”,我体会就是指坚持和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要建立党组织,要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本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问题。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在一些人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又变得模糊不清了。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理论界和经济界包括有的经济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同志,对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成绩很显著。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成绩,而且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夸大问题不对,不正视问题也不对。当前,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是在党内外思想比较活跃的情况下,某些方面出现了思想混乱,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占有一定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讲政治必须“五要”傅金凤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指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这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关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号召和论述,是我们党为进一步加强自己,满怀信心地向新世纪迈进的一个界碑。自80年代末起,他就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多次强调努力学习、要讲政治、发扬正气问题。1995年11月,他在北京视察工作时,首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下简称“三讲’勺。随后,又在1996年1月中纪委六次全会上,重申“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这样,“三讲”作为当代领导干部的重…  相似文献   

19.
汪金友 《民主》2009,(4):51-51
在研究起草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路:“2008年政府工作成绩可以写得比往年少一些。要着重讲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讲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讲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体的方向、目标、方法和措施。”(2009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0.
现在,敢于批评的人逐渐多起来,“批评难”的状况有所改变。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有些人在批评别人时,一定要先讲一番被批评者的优点、成绩,然后才提批评意见,似乎不这样做便不能说明“批评者的善意”。久而久之,“肯定成绩”便成了一个套套。按理说,批评中肯定一下被批评者的成绩,然后指出其不足,是无可厚非的。特别是对后进的同志,及时肯定他的进步,以鼓励他改正错误的信心,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把它变成一种公式,到处乱用,便不可取了。批评不同于给一个同志作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