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碳道德”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新道德规范,是当代科技哲学对传统工业文明得失的反思。“碳道德”协调着低碳经济生产力各要素间的关系,决定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并作为人的核心素质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只有那些符合生产力性质,进入现实生产领域并且与社会资本耦合的“碳道德”才能成为生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发挥“碳道德”的生产力作用,强化劳动者的“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管理逐渐被经济学思维所主导,从而引发了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结果助长了贱卖创富、富而不稳,唯富是求、道德沦丧,精英阶层某些人公共品格滑坡、社会良心和社会正义无所依托等不良社会现象。党和国家应以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中心工作,认清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在价值目标上的差异,以对症下药、治病除根的辨证疗法来纠正中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  相似文献   

3.
“荣”和“辱”作为相对应的一对概念,“求荣避辱”是追求崇高道德理想的积极行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社会主义传统的荣辱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使人们的荣辱追求日益复杂化。针对这种情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对于重新振作国民身份和国家特性意识,振奋国家的目标感,凝聚国民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奠定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必将起到有力的整合作用。而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4.
剩余价值理论向来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因为将它当作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而对它进行道德的否定。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对剩余价值向来是从一般与特殊两个方面的含义进行理解。对它进行全面、科学地道德认识,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善”的追求,尽管“恶”可能伴随追求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道德的市场经济与经济人的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开始,逐步将其理论建立在了“经济人”或“理性”的基本假定上面,经济学趋向于简化、精确的数理体系。它不仅抽象掉了市场运作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结构、同时“经济人”的假定也使得经济人的道德价值不再进入经济分析的范围。然而这一结论正在受到愈来愈多的批判,对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不满和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复兴正在逐步改变人们对市场经济单一、片面的认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市场道德、经济伦理的的问题正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近代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在他的两部代表作《…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转型期国民心态积极特点 1.求变思变。思想解放路线指引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剧烈变化的社会转型,导致了人的精神解放、人的主体的解放,也带来不可抗拒的思变求变的斟民心态。这些变化不仅是人们解决最基本的生存的需要,也是在经历了社会历史曲折后谋求发展的要求,还是对“为何变”、“变什么”、“如何变”、“变成啥”、“为谁变”等问题进一步思索求解的必然性选择,求变思变不仅使我们社会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人们的心态也在不断探索过程中渐渐地成熟了。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使国民心态在发展方向上逐渐从无序变为有序,在表现方式上向多元复杂的方向转变,在道德价值上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新道德的支持,在内容上表现出理性化系统化,在社会适应性上逐步向比较成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新价值观的经济学—哲学分析苏志宏,郝丹立价值观作为对特定时空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观念反映体系,具有建立在特定民族性基础之上的鲜明时代性特征。这在“人力资本积累”范畴中得以充分地体现。一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强调“国民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够一直不断地增加人们的快乐。欲望无限而资源有限,如何在资源的制约下实现国民的快乐与幸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发达国家经济学研究开始回归到其研究的最终目的——实现国民幸福的最大化,经济学由物质转向精神,快乐经济学应运而生。快乐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物质经济快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研究国民精神福利最大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就业是劳动者勤劳致富的手段,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并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助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但是当前面临着“机器换人”现象引发的简单劳动力相对过剩的问题,劳动者“就业难”与市场主体“招工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影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劳动者的从业水平;以实现物质财富创造为根本,推动市场主体做优做强;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完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成立的国民参政会被称为“中国协商民主的胚胎”或“萌芽”。以国民参政会为舞台,各抗日党派围绕抗战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展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合作和协商。国民参政会对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的探索,经历了从最初与协商民主较有效衔接互动到最终失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Canadian Tax Policy J.C. atrick,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Windsor The Politics of Anticipation: Making Canadian Federal Tax Policy Spending Tax Dollars: Federal Expenditures, 1980–1981 Canada in Question: Federalism in the Eighties C.E.S. Franks,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tudies, Queen s University Canadian Nuclear Policies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Security in Canada James J. Rice, School of Social Work, McMaster University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Growth George Warskett,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arleton University The Joint Organizations of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Dangers of Nuclear War, A Pugwash Symposium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in Canada: The Economics and Three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中,需要一种包容而不是排斥传统安全问题的非传统安全思维。非传统安全思维不仅体现在国家安全学科10多年来的建设进程及编写出版的《国家安全学》教材中,还体现在一系列的创新性观点中。系统安全观的提出及其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中的运用,是非传统安全思维的重要体现。把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纳入国家安全学体系,把国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把文化的先进性看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均反映了非传统安全思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并随着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确立而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民主联合战线与国共合作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理论和主张。大革命失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调整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尤其是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走向成熟。中共早期统一战线理论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可以看到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重要影响,但是从手稿开始,马克思已超越了费尔巴哈。两人对人的“类本质”内涵的理解有着深刻的不同,体现了马克思具体的人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之间的对立;体现了对人的本性理解的不同;以及在哲学观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河南省面临着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用工大省"的转变。因此,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保护,将有利于农民工自身劳动技能的提高,有助于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应从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培训资金投入、优化现有培训项目及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等方面,来落实对农民工教育培训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的理论的缺陷,导致了“社会人”的行为科学的产生,威廉.大内的《Z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理论既有局限性又有优点,应用其方法对中国的企业文化进行探讨是一个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我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政治宣言,也是工会工作的总纲。保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做好工会工作,关键是要全面准确学习、把握十七大精神,把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与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力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一个财政模型的错误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继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从1996年至2003年多次再版和印刷的<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教科书,关于财政模型证明和结论的若干次不同修改,关于推导出的含税率的税收乘数及其等于1的平衡预算乘数、含税率的转移支付乘数有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he City: Canada's Prospects, Canada's Problems Edited by LLOYD AXWORTHY and JAMES M. GILLIES External Affairs and Canadian Federalism Edited by HOWARD A. LEESON and WILFRIED VAN-DERELST Developing Policies for Public Security and Criminal Justice By ROBERT EVANS, JR. The Form of Cities in Central Canada: Selected Papers Edited by L.S. BOURNE, R.D. MACKINNON, and J.W. SIMMONS The Politics of Progress By RAYMOND E. WOLFINGER Administrative Tribunals By R.E. WRAITH and P.G. HUTCHESSON Current Practice in Program Budgeting (PPBS) Analysis and Case Studies Covering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By DAVID NOVICK Mobility Behaviour in the Canadian Labour Force By JOHN VANDERKAMP Small Is Beautiful: 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 By E.F. SCHUMACHER Oil Pollution as an International Problem: A Study of Puget Sound and the Strait of Georgia By WILLIAM M. ROSS An End to Hierarchy! An End to Competition!: Organizing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Survival By FREDERICK C. THAYER  相似文献   

20.
中共六大前和六大上,周恩来对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刻的思考,并对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指示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为六大路线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六大后,周恩来正确执行了六大路线,以"准备"为中心,着重在"争取群众"和组织群众上下功夫,而不急于去进攻中心城市;并对六大路线作了创造性的发展:逐渐将党的工作中心由城市移向了农村,为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