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公民社会在民主化中的作用:对新加坡的个案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新加坡案例来检验西方学者关于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结论.西方学者近乎一致地认为,公民社会发展会导致民主化,其核心假设是公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立.然而,新加坡公民社会却是在国家的培育和推促下发展的,公民社会的发展实际增加了执政党政府的合法性.因此,在新加坡案例中,短期来看,公民社会发展不一定直接导致民主化,甚至还可能延缓民主政治的来临;长期来看,公民社会发展并不是民主化启动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民主政治巩固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探索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法治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权力制约与合作相结合、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相结合、亚洲式人权保障、道德法律化和严刑峻法等特征.其价值基础在于将现代西方法治观念与儒家价值观念、类似于法家思想的价值观念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武装力量走向现代化徐敏编译新加坡虽然是个小国家,但地处控制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战略位置。新加坡是东南亚人均国防开支最高的国家。自1967年以来,新加坡的军费开支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一直居于优先地位。1980年到1987年军事开支的年均增长率为9...  相似文献   

4.
德国网络言论自由保护与立法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璐 《德国研究》2006,21(3):34-38
随着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与立法规制也成为法律视野中的重要问题。德国在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上延续了宪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但同时颁布了《多元媒体法》进行专门的立法规制。从与美国的网络言论规制比较来看,这是由网络言论的双重属性决定的,也与德国在网络言论保护上的价值取向和传统言论自由保护的方式有关。我国应从此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自身特点,实现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5.
在亚洲以及西方的许多人看来,新加坡与李光耀不可分割,甚至将两者等同。这种观念是否同样流行于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本文所关注的自1963年至2013年有关于李光耀和新加坡的学术文章给出了否定答案。这些学术文本是中新关系领域活跃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对于李光耀的观念的载体。对它们的定量统计结果和具体内容解析显示:中国学者对于李光耀的解读并不必然固囿于新加坡的国家框架内,在他们的认知中,李光耀和新加坡的非重合部分呈现出远为丰富和重要的意义。中国知识分子观念中的李光耀图谱不仅勾画了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故事,更折射出中国自身发展的变迁和其精英阶层思考的演进。  相似文献   

6.
1963年10月,北非新独立的两个国家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围绕边界和领土问题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导致摩、阿领土争端产生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其历史根源则在于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对摩、阿边界的模糊划分。从1845年《拉拉——马尔尼亚条约》到1901、1902年划界协定,再到1912的"瓦尔涅线",摩、阿边界几经划分,但却只确定了从地中海南岸到特尼埃萨西的一小段,其余部分或含混不清,或根本未定,从而为摩、阿爆发边界战争埋下了祸根。此外,导致摩、阿领土争端的资源争夺问题也与这一历史根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干部队伍,以其廉洁和工作效率高而著称于世。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无自然资源,建国仅二十年,能够把一块落后的殖民地建设为较先进的国家,这同它的干部队伍所发挥的作用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人们不断介绍新加坡的许多经济建设经验,但对它的干部建设经验的介绍却很少见。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西方式代议制、普选制的民主实验往往以失败告终,它带来的不是人们向往的政治现代化与民主化,而是政党纷争和社会政治动乱。然而,并非所有国家的的实验都是失败的记录,新加坡迄今为此的实验,就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例证。新加坡独特的社会、历史形成了一党独大的政党政治格局。新加坡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在推行代议制、普选制民主政治时能结合本国国情而不生搬硬套;金面、准确理解民主政治;有一个“好的政府”。代议制和普选制是人民行动党一种最佳统治形式,同时,还起着社会安全阀和政治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85年新加坡的经济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全年的经济增长率由1984年的8.2%,骤然下降到-1.7%。新加坡是一个出口主导型的国家,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进出口,但去年的贸易总额只有1,079,386亿新元,比1984年下降4%。作为新加坡经济支柱的建筑、炼油、修造船等主要行业也均萎靡不振。修造船工业1985年营业额出现了十年以来的最低水  相似文献   

10.
战后,特别是新加坡获得内部自治及其后取得独立以来,新加坡华人社会发生了深刻有变化。一、政治上国民化国民化即当地化。第一,原来的中国侨民转变为新加坡国民。它标志着新加坡华人有了新的祖国,与当年母国的同胞从此成了不同国家的国民。这是新加坡华人社会随着新加坡的建国而出现的带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是英国在亚洲仅决于印度的最好的市場。新加坡所需要的工业品主要由英国供应(包括約50%的汽車),而且自莱佛士时代以来,英国每年出售給新加坡的商品此西方其他国家都要多。 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英国在新加坡市場的优勢已經起了變化,虽然不很突然,但很明确。貿易方面的竞争也已增加。英国的推銷政策有时已显得不很适宜,而且对于商战的反应也很迟鈍。 某些英国商品如收音机和輕便摩托車等几乎完全喪失了市場。如果目前的趨势不加以遏止,日本就有可能代替英国成为新加坡20世紀60年代的工业  相似文献   

12.
一 韩国言论自由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与争论焦点 1.从沟通权的视角来认识言论的现状 如果要对金大中总统就任以来的言论自由现状与课题进行多角度的探讨,那么,对于作为言论之中心的言论自由本身,进行扩大和重新解释,并以广泛的沟通权为基本框架来对其进行认识,则会更为有效。为探讨当代韩国言论的课题,应当超越传统来说明白由这一概念,即对于双向性、囊括性及使依据国际法享有主权的国家相互间能够互惠与平等的进行全面沟通的权利及与此相应的责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法国许多媒体对中国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活动的报道曾经是引发中法两国一场巨大民间冲突的部分原因。法国媒体认为自己如此报道只不过是在行使新闻言论自由的权利。他们的这种新闻言论自由观,有其自由主义历史传统影响,有“反官方”的现实需要,但也表现出缺乏新闻自律的一面,而且其中夹杂着“求新”与“傲慢”的法兰西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新马泰军事现代化掠影张孝田译一、新加坡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在东盟组织中,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小,人口少的国家,但经济却相当发达。自1965年成立以来,新加坡按照现代化方针集中力量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主要做法有不断为其购置现代化军事装备,并经常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一、新加波经济的一般特征 如所周知,新加坡的土地面积只有616平方公里,人口250多万人,是作为一个转口贸易港口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国家,它的人口只及香港的一半;即使是台湾,它的人口也超过1900万。尽管新加坡是所谓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但与南朝鲜、台湾最近经济顺适增长的情况相对比,有关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向两极分化的议论已经越来越多了,因此新加坡经济结构调整也提上了议程.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解决城市居民的住屋问题,是各大城市存在的难题之一。新加坡在这方面取得较好的经验,预计到今年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口住在公共住宅区。本文作者郑章远,是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原文载《星洲日报》今年一月十四日。  相似文献   

17.
面向21世纪的新加坡对华经贸政策调整廖小健一、现状及调整趋向新加坡一向奉行灵活务实的对外经贸政策,希望通过加强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维持新加坡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虽然新加坡一直与西方发达国家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新中两国迟至1990年10月才正...  相似文献   

18.
在东南亚各国中新加坡是唯一华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华人经济在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变化发展为主线,对1997—2008年期间,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变化和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尽管1997年金融危机对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冲击较大,但相对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企业而言,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在这十年中得到较快的恢复并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加坡华人中小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北极热"全球化浪潮中,"精英小国"新加坡虽远离北极,但近年来积极争取参与北极事务,已逐渐成长为北极治理中的后起之秀。在新加坡政府积极推动下,双边和多边渠道被灵活应用于新加坡的北极事务参与,其国内各界也实现了北极事务参与上的联合协同,使新加坡自身优势与北极治理需求得到有效对接,堪称"海洋新加坡"的重要开拓。这反映出北极的新加坡影响与新加坡的北极贡献两种视角下新加坡的北极国家利益观,涉及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政治影响与经验技术推广等方面。新加坡北极事务参与中的利益明确、言行相顾、国内协同和以人为本等成功经验,为同样作为域外利益攸关方的中国北极事务的参与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地缘政治与历史演进共同塑造了新加坡的安全战略传统。独立以来,作为小国的新加坡在安全上采取了自助、地区合作与搭车在内的混和战略。自助战略构成了新加坡确保国家生存的基石,地区合作战略致力于化解周边邻国的敌意,搭车大国战略在于维系地区政治经济与安全秩序。新加坡的安全战略确保了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安全环境的总体稳定,为新加坡的生存、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有效保证。新加坡未来的安全战略必须注意吸取历史经验,避免卷入大国的战略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