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正成为扩大中国西部"内陆沿边开放"战略实施的最为重要的路径选择,也是打通新南方丝绸之路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举措,它对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新战略以及推动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印缅孟四国在贸易结构、产业格局和互联互通上其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具备开展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基础;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的理论价值则在于实现跨境次区域价值链再造与跨境次区域产业结构协同优化升级;而创新区域协作机制、搭建贸易投资产业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开展金融、能源、人文等领域合作则成为推进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的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2.
从现状看,中巴经济走廊已开工的17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极大提升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较弱、财政紧张、极端非传统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克什米尔地区冲突升温、国内反对力量的阻挠等诸多挑战,中巴之间存在着关键基础设施未能联通、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等问题,阻碍了中巴两国经贸一体化进程,也不利于形成连接我国新疆并直通瓜达尔港进入印度洋的战略大通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中国要在中巴经济走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进一步加强两国政治协商和安全合作,确保在建项目按期完工;同时继续完善互联互通的相关规划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提供资金保障,吸引第三方投资,完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等,形成规范制度,持续高水平推进中巴经济走廊陆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为中巴两国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韩国如何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韩两国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面临的重要议题。在韩国国内,虽然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多元化的认知态度,但以积极、肯定者为主。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半岛局势与拓展国际空间等战略目标,韩国将主要通过加入国际机制、对接发展战略与深化经济合作等路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中韩两国将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促进和深化与有关国家的全方位合作,构建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合作框架,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1年,面对全球众多不确定因素及挑战,东盟继续推进共同体建设,扩大与对话伙伴的合作,坚持在地区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东盟。2012年东盟将继续推进一体化进程,缩小成员国间的发展差距,加快互联互通建设,扩大和深化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布局中是面向北部开放的窗口。"一带一路"把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强大动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积极开展跨境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互联互通,建立陆海联运国际交通走廊,扩大经贸和投资领域合作,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在此基础上,中俄两国还将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欧亚大陆交通走廊和能源运输大动脉。这将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空间,为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深化沿线国家,特别是中国与中西亚国家间的贸易安全与便利化合作对促进域内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中国—中西亚国家之间具有进一步深化贸易安全与便利化合作的实践基础和经济基础,但是中国与中西亚国家的合作仍面临不稳定的国际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制度不规范、文化观念落后、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等现实挑战,所以中国—中西亚国家应契合地缘经济发展需要,基于新功能主义的溢出效应,通过国际组织构建多边合作平台,同时深化海关合作与促进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信息沟通,以及推动建立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等路径来应对挑战,从而加速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从现状看,由于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三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较弱、国内资本不充裕、民族宗教冲突威胁长期存在、与我国政治互信程度有待提高等诸多原因,在边境上与我国长期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不联通、联而未通、通而低效等问题,阻碍了中缅印孟四国经济一体化发展,也无法形成连接我国西南地区,并绕过马六甲海峡直达印度洋的经济大通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中国要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加强各国政府间合作和安全合作,提供包括货币信贷、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形成统一制度,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陆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实现区域内各国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农业互联互通走在合作前列。高职教育作为国家竞争实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服务于国家对外发展战略、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水平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本文以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社会功能理论,探讨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农业职业教育参与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合作所发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功能,认为职业教育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产学对接,才能实现自身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亚欧发展共同体"的概念,认为全球化时代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联互通貌似最低端,实际上最接地气,最有人气,最有现实和理论意义,是实现亚欧发展共同体的关键。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核心领域和优先方向,是亚欧金砖大国(中国—俄罗斯—印度)践行亚欧合作的抓手,也是"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对接合作的切入口,是实现亚欧共同发展的手段和保障。互联互通也是处于实践过程中的"习近平发展模式"的基础、依据和重要内容。中国是亚欧大国,"一带一路"以亚欧区域为核心,中国经济和技术实力为亚欧互联互通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当前世界经济政治重心在向亚太方向转移,亚欧大陆将成为全球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崛起的中国应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有更多担当。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深刻的战略内涵和新颖的外交布局。它坚持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重视互联互通建设,发挥资本先导作用;是中国加强周边外交特别是加强与中亚和东南亚关系的重要举措;具有塑造周边稳定繁荣、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建立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战略目标。同时,它也是新颖外交布局:周边外交是保障、新兴大国外交是重点、多边外交是平台的实践。通过成立多边金融机制和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将会实质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