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论断,科学地提出了我们党面向新世纪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辉 《法制博览》2013,(10):104-105
依法治国是保障国家经济、文化、政治、卫生等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大力推行法制教育,可以作为实现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实现途径,有必要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建设健全、和谐的校园法制文化体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也是提高国民法律素质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3.
法制思想教育是提高综合法律素质,推动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而法制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基层部队来说,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会从法制思想教育重要性与当前法制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总结出提高基层部队法制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基层部队的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红晓 《法制博览》2015,(6):174+173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宪法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健全了国家机构和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的治国总章程,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是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重大实践价值,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的战略地位,并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工作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政治改革,使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30年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政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落实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发展了党际民主和基层群众自治,干部人事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到目前为止,政治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还未彻底实现,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指出依法治国要与人民当家作主联系在一起,通过人民群众的力量,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等。文章介绍了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联动关系的主要方面,一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二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三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8.
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来看,在现阶段乃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党内民主是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 在关注“党内民主”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和“依法治国”的原则。真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所向。  相似文献   

9.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需要调动社会各个阶层的积极性,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小城市的普法教育工作显得举足轻重。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号召和"六五"普法的顺利进行,我们武汉东湖学院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梦之队",走进荆门市京山县,通过走访法制机构、沿街发放问卷调查表、开展法制知识有奖竞答的活动对当地的普法教育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对中小城市的普法教育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以此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道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张明湘 《法制博览》2015,(7):161-162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政治保证。最广大人民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深厚力量源泉和智慧源泉所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依靠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科学立法,公正司法,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必须加强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尊法守法意识;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关于“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之道的深刻阐述,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治国方略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升华。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治国的方略。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纪律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进行纪律法制教育也就十分必要了,对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青少年时期正好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此时加强纪律法制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掌握应有的纪律法制知识,增强纪律法制意识,提高自觉遵守纪律法制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这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今年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讲的:“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不久前…  相似文献   

13.
为把我国建设成更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完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法律文化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要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吸收借鉴我国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并完善法律法规和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热话题与冷思考(二十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地位及建设重点,并把它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起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理论上的新贡献,也是十六大报告的一个理论创新.深入领会和理解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意义及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等方面的关系,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刊记者特地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良栋教授.  相似文献   

15.
马梅凤 《法制博览》2013,(7):139-14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彰显了党中央对法治国家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决心。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依法治国是历史的使然。党的十八大报告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目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制约了医院的科学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工作意见,用于加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医院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7.
邓聿文 《南风窗》2012,(24):44+46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十八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党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的决心。在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  相似文献   

18.
NGO:国际视野与中国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西津 《当代世界》2010,(6):22-25,28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作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9.
侯明远 《法制博览》2022,(15):49-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实施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对人权保障的新高度.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梳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历史沿革,不难发现伴随的是我国法律援助范围的不断扩大,是我国依法治国和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注脚.梳理和发现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探索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同时为我国的法律...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政治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建国后的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这两个30年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即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国后的30年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没有形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保证其在动机上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中国共产党继续加强执政党建设,提出依法治国,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