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有这样一种倾向、领导机关下基层,不论是搞调研还是搞检查,大都习惯于听汇报,觉得听汇报比亲自查看要简便得多。殊不知,有的基层单位为了应付今天这个检查明天那个调研,不得已只好一个汇报材料今天用了,明天换个角度再用,一年四季一个汇报材料只是更换日期时间.其中之“货”还是“陈年老酒”,汇报的内容也大多是些锦上添花的成绩,听不到半点  相似文献   

2.
厂务公开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消除隔阂,凝聚人心;可以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可以实施民主监督,避免暗箱操作。但好事不好好办,便会变形走样。一些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后,职工的意见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厂务公开要么避重就轻,只公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对事关企业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秘而不宣;要么公开的厂务名不符实,用虚假数字蒙骗愚弄职工;要么虎头蛇尾,前热后冷,热闹红火一阵子后,便偃旗息鼓,杳无声息;要么开空头支票,只公开不整改,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公开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公开后依然如故。如此公开,实…  相似文献   

3.
尽管没有一个女人会承认自己是嫁给房子的,但几乎所有的女人在寻找男人的时候都会在同一个问题上伤透了脑筋:他有没有房子?房子是如此的重要,以致不少女人说,没有房子就没有家,找房子比找老公还难。如果找到的男人是你所爱的,而他又拥有一套让你称心如意的房子,那当然是天底下最美的事情啦,不过这样的美事不多见,我们见得多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能让你心动的男人没有房子,有房子的男人除了房子之外没有别的地方让你心动。于是二者必居其一:要么嫁给男人,要么嫁给房子。  相似文献   

4.
草上飞鸿 《工友》2014,(3):45-45
正辛波斯卡在一首诗里说:"清晨四点没有人感觉舒畅。"是的,拿我自己来说,我很少在这个时候起床,要么是酣然入睡,要么是熬了夜,刚刚入睡;如果有人问我清晨四点是什么样子?我确实一脸茫然,无法诚实地回答。我平时很少看体育报道,今天却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个记者问"篮球天才"科比·布莱恩特:"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科比竟然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连勤奋敬业的记者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下基层,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干部深入到基层组织与群众中去,听民声、访民情、问民苦、解民难,加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长期以来,这种做法深受基层机关干部下基层的做法,却让基层害怕,群众称之为“吓”基层。他们去“调研”,大车小车、前呼后拥,实则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有的领导下去“指导”,假公济私一大套,七姑八姨照顾到,干扰了基层的正常的工作;有的领导去“检查”,高档烟酒要品尝,吃了还要往家拿……这些干部下基层,为基层服务是假,中饱私囊是真,不仅给基层添麻烦、增负担,同时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  相似文献   

6.
《时代风采》2013,(11):27-27
问:我的丈夫老李原是一名机关人事部门的行政干部,后提拔调入物资局任副局长。任职三年后物资局改为企业,老李改任物资集团副经理。后来他在下基层工作时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在处理待遇等问题时,我提出他是国企领导,应以公务员因工死亡办理,有关部门告诉我,他的身份已不是国家公务员而是企业管理干部,只能按工亡办理。请问他的情况应该按“因公受伤”处理,还是按“工伤”处理,两者待遇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7.
俄媒体报道,普京总理日前到北方钢铁汽车公司视察,和工人们一起排队吃食堂,简单的饭菜总共才花了46.45卢布(相当于13.7元人民币)。(据5月29日《新快报》)时下,有人把个别干部下基层戏称为"吓基层",把验收戏称为"宴收",为何?因为有的干部在到基层单位检查或验收工作时,非常看重吃什  相似文献   

8.
《时代风采》2013,(6):27
问:我的丈夫老李原是一名机关人事部门的行政干部,后提拔调入物资局任副局长。任职三年后物资局改为企业,老李改任物资集团副经理。后来他在下基层工作时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在处理待遇等问题时,我提出他是国企领导,应以公务员因工死亡办理,有关部门告诉我,他的身份已不是国家公务员而是企业管理干部,只能按工亡办理。请问他的情况应该按"因公受伤"处理,还是按"工伤"处理,两者待遇有什么不同?答:公务员因公伤残,适用民政部发布的《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办法适用对象为  相似文献   

9.
刘艳玲  姚武 《工友》2012,(4):43-43
近日,荆州市总工会在全市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中开展了“下基层、交工友、办实事、解难事”活动。  相似文献   

10.
“HI,你好吗?”一句普通的问候常伴我们身边,可是你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你真的“好”吗? 在过去的12个月里,你一共病了几次?你已经为这新的一年,积蓄好了足够的精力吗?你是否想过,在新一年的开头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 让我们共同来进行一次——春季健康自我检查吧!  相似文献   

11.
《工友》2010,(11):38-39
退休后你的养老待遇如何?那得看你在什么样的单位退休了,至少当前是这么个状况:你从企业退休,退休待遇就一千多块,而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养老金会是前者的倍数。我国养老制度设计上的这一偏差不仅限制了劳动者的正常有序流动,也造成了不同人群之间享受养老待遇上的种种不公。"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启动已近两年,现在仍是步履蹒跚,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西惠丰公司工会在协调各类矛盾时,重心下移,主动出击,致力于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维护了企业稳定发展的“小气候”。1.变职工上访为主动下访。公司工会积极改变过去被动下、赶着下、哄着下的一贯做法,制订了与基层“零距离”沟通的“一线工作制”,工会干部包片负责,带着责任和感情下基层,带着实情、对策和成果回机关,每月安排1至2天到联系点开展调研,定期召开调研成果汇报会。同时,建立了工会问责制度,谁分管的联系单位发生问题,谁就负连带责任。克服了工会干部到基层只是走马观花等不足,形成了争着下、抢着下、主动下、自觉关心职工…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少数地方工会机关工作作风飘浮,工会干部常年浮在上边,不深入基层,不接近群众,不搞调查研究,一年拿不出一份像样的调查报告;有的市、县工会对当地企业及职工的情况底数不清,对困难职工的情况更是心中无数。由于平时不注意调查研究,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情况不明,数字不准,严重影响了工会参政议政的质量和作用的发挥。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要教育广大工会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把调研工作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各级地方工会要建立起干部下基层调研的制度,定…  相似文献   

14.
陈昌盛 《工友》2010,(3):15-15
我们全镇共有46家民营企业,大多数职工代表要么不了解国家关于工资方面的法规政策,要么从心里惧怕老板,不敢谈或者不会进行工资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以来,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总工会坚持从打造"下沉式"服务型工会入手,把服务基层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健全完善服务机制,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收到较好效果。一、着眼长远,建立"下沉式"服务型工会的有效机制一是建立定期下基层机制。区总工会制定了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定期下基层服务和研讨制度。班子成员每年要牵头梳理出一批工作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参与1-2个专题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往年,山东平邑县农民把地瓜切成瓜干晒干,要么自己做煎饼吃,要么煮了喂猪,连粗粮也算不上,而近些年却不同了,平邑县引导农民在种植、深加工上做文章,价格一路走高,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瓜瓜”。  相似文献   

17.
易安 《工友》2011,(6):18-19
主人公:小林 小林刚进公司的时候发现自己比同事们都要年轻,他们在一起讨论的家长里短,自己既不感兴趣也不懂。开会的时候,要么他没办法插话,要么想说的话被人抢了。渐渐地,小林自己也不再与同事主动交流了。  相似文献   

18.
影响力,即指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一个人,要么被他人影响,要么影响他人。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在相互影响之中。只是,在社会群体中,总有一些人的影响力明显大于其他人。这种人,通常叫做干部。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干部并  相似文献   

19.
我原来就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以后没有去"-5救死扶伤的医生,而是选择了可以服务农民的岗位——下基层当村官。  相似文献   

20.
新医生宣言     
江引 《工友》2013,(6):46-47
1、不相信我就不要找我看病。2、我不会给你任何保证,得个感冒都可能会死人的,禽流感就是感冒的一种。向你交代手术风险,你就必须自己全部承担,我和你非亲非故,凭啥子让我替你承担?3、我建议你住院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是我求你住院,我只是尽到我该尽的责任,听不听是你的事,你住院我还要写病历、开验单。4、不要埋怨做了这么多检查都还没查出是什么病,有些病就算你把所有检查都做了都不一定能查出来的,知不知道有个词叫"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