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社会进步与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士訚 《新视野》2002,1(6):13-15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政治发展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制度和新的政策,社会进步为政治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本文将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对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一、经济全球化中的市场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就是指世界上不同的国家超越自身市场,通过世界市场形成了一个彼此紧密联系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不同国家通过这一世界性市场,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劳动、资金等送到世界各国。同时,又是通过这一舞台不仅促进了自己国内…  相似文献   

2.
张学广 《党的建设》2012,(10):18-19
《党的建设》是一本靠高扬主旋律而赢得市场的党建期刊。在读者中认知度高,订阅率广。在创刊初期,我就开始订阅这本月刊。30年来,《党的建设》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刘国光同志《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一文,对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十分流行的一种错误倾向提出了批评,那就是照搬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他指出,“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些经济学家也公然主张西方经济学应该作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学研究工作和经济决策工作中都有渗透。对这个现象我感到忧虑。”[1]在这篇文章中,刘国光同志对西方经济学作了科学的分析。他说,“现代西方经济学也有科学的成分,有反映现代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基层党员,是《党的生活》的忠实读者,一直把《党的生活》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通过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近两年来,我担任了党小组长。为了提高自己的党务工作能力,我对《党的生活海期必读,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贵刊现有的《各抒己见》、《咨询台》、《领导艺术》、《上情下达》、《经济纵横》、《学习辅导》、《文明风景线》等栏目,都办得不错,我很喜爱。尤其在《编读往来》栏目中,看到不少读者对党刊的评价后,深感党刊的编辑同志对作者、读者的厚爱之情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位读者在信中说得好:“…  相似文献   

5.
林丕教授这篇文章是1988年11月出版的《经济管理学》一书中第七章的一部分,作者当时就对计划与市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我们把它重新刊登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张春兰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一,介绍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种类,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结合《植物学》教学,向学生介绍我国繁多的植...  相似文献   

7.
2007年夏、秋之间,我在写作《关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时,查阅和引用了各方面的文献资料,其中,有夏小林发表的几篇文章。不久,夏小林将它们集结成书,取名《为谁作嫁?——经济学、市场和改革》。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本针对性强,主要是在论辩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书。它涉及经济理论和历史,但主要在政策层面研究了一些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7,(4)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教育部对中小学课程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更改,2017年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为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明确抗日战争由八年变成十四年的意义,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以全面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宝莅 《党建》2011,(12):56-57
倪萍托友人带给我一本《姥姥语录》,扉页中写道:这是我最想送你的一本书,因为我们是“一村人”,书中的一些话,你最懂。  相似文献   

10.
华东地区省级党校使用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原理》教材(下称《原理》)在经济管理一般过程中的计划编制与实施这一内容的编写上,基本是依据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从而具有很明显的产品经济痕迹,与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计划管理工作的内容要求还有比较大的距离,所以它不能满足眼下理论探讨和教学工作的需要。这一部分值得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当接受周浩然、张伟同志的嘱托,提笔写这篇序文时,我的内心是异常兴奋和激动的。他们即将呈现给广大读者的《现代经济文化导论》一书,是自1988年以来两人关于现代经济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总结的学术专著。此书,是我国有关现代经济文化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理论著作。称个人对往部书的研交方向、研有分注和研齐成早的赞同,具体说来,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从研究方向来看,可以说周浩然、张伟同志抓住了当今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市场经济发育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了经济…  相似文献   

12.
《军队党的生活》2011,(12):44-46
我是71315部队公勤队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名叫董志国。我在做党务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入党志愿书》的填写不是很严谨。一是发展对象自己填写的部分出现错误。二是纽织填写的部分用语不规范。《入党志愿书》是每一名党员终身的档案材料,应该填写规范、严谨。我依据《军队党支部工作实用手册》中的有关规定,整理了一份《入党志愿书》填写要求说明,作为做好《入党志愿书》填写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桂青山教授《文化的“挽救”与“振兴”》载《前线》杂志2000年第3期一文,涉及到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问题,对当前文化界有关传统文化方面工作提出一些异议。桂文认为“大搞什么《全汉文》、《全唐诗》、《全宋文》、《全元文》”之类的工作,“其本质则是文化的反动”。我是《全元文》编纂工作的参加者,思之再三,还是想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并与桂青山教授商榷。一、《全元文》是一个古籍整理项目桂文认为,就《全元文》“本身的性质、作用而言,已令人涕笑皆非”。文中首先提出“全元文”本身就设项不当。文章说:“那些元人随手写…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前提下,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为例,进行项目化教材开发与研究。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材设计,以岗位工作任务为教学任务,以岗位职业标准为教材内容考核标准,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经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验证,教材越是贴近生产岗位工作实际,教师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越能得心应手,在岗位学习的学生更容易掌握岗位知识和岗位职业标准。新型项目化手册式、活页式、清单式教材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过程中需求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诚信面面观     
诚实信用与现代法制诚实信用是一个极具弹性的原则,其本意是指自觉按照市场制度中的互惠性原则办事。在订立合同时诚实行事,不欺不霸;在订立合同后,重信用、守合同。诚实信用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个人的品行标准,而且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民商法律的一般原则,在我国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合同法》均将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而确定下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法律,即使是发达国家的法律,会将诚实信用这样一个含有道德评价性较强的弹性原则看得如此重要?我想,对这一问题的说明,对我国现代法制的建设与认识具…  相似文献   

16.
我不是专业党史工作者,但我觉得,作为共产党员和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很有必要成为编外的党史工作者,这是一种崇高而光荣的责任。党史是革命传统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党史教育应该成为革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基于这样的认识,《湖南党史》等刊物就成为了我抓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动教材。开始,我只是将《湖南党吏》等刊物的文章作为课本中相关内容的辅助材料使用,丰富、深化了课堂教学。但我总感觉还差点什么。我们文家市是毛主席早期革命活动纪念地,是胡耀邦、杨勇同志的故乡。可是许多文家市人,特别是文家市的后一代却不了解家乡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注意教学方法.我以为教学中的三味是"信"、"达"、"雅"."信"、"达"、"雅",原是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对译文提出的要求,这里借用来讲教学,我觉得也是适用的.授课人首先对教材要做到"信"."信",就是对教材要有个处理、消化、吸收的过程,做到:剔谬除误,拨乱返序,删繁就简,拾遗补缺.为此,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达到吃透教材、能左右教材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有以下点滴体会: 一、进行思想疏导要有一个总体规划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决不能脱离实际,去空洞地说教。因此,我们在制定语文教学计划的时候,把思想疏  相似文献   

19.
集体备课是以集体之合力,共同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一种形式。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集体备课实践中,本着增强共识、提高教学水平的宗旨,通过教师间的相互交流,造就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课程教学集体。当然,集体备课制度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读马克思早期的一些著作,例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为了读懂马克思也开始读黑格尔的一些著作,如《美学》、《精神现象学》等,因为我那时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总结和改造。现在回忆起当时读马克思、黑格尔著作的情形,那悲惨的样子简直不堪回首。我能认识书中的每一个字和句子,可一行行读下来,竟然是一无所得。我捧着马克思和黑格尔的书,可不知他们在说什么。我开始觉得自己读的遍数不够,所以读不懂。于是我一遍一遍地读,结果还是收获有限。接着出现了20多年的读书的荒芜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