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武当山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当山是中国的道教圣地,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道教信仰,独特的道教建筑,独特的武当武术,独特的武当道教音乐,独特的武当道教医药等。因此,发展武当山旅游业的前景极为可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发展武当山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2.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太极拳的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武当武术、武当宫观道乐、武当山庙会先后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道教以“尊道贵德”为核心教理、以“和”为精髓,  相似文献   

3.
左奇志 《理论月刊》2022,(9):152-160
真武信仰源自玄武崇拜。宋代,朝廷祈望借助真武的威力来稳固北境,强化了真武信仰,使得真武地位日渐提高。作为传说中真武飞升之地的武当逐渐成为真武信仰的中心,尤其是明成祖即位后大修武当,在推动真武信仰达至巅峰的同时,也在武当留下大量真武塑像。武当真武像大体分为武真武、文真武、亦文亦武真武三大样式,其塑像的形制演变,尤其是明代亦文亦武真武的形制演变,与神权和皇权的互动有关,隐含深刻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4.
杨立志  郭顺玉 《世纪行》2007,(11):39-43
武当山是我国的道教名山,武当道教的发祥地。武当道教作为道教的重要支派,千百年来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宫观、精美的像器和神秘的内家功夫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武当山旅游业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当旅游应突出道教文化特色,武当道教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道教建筑、武当武术、道教音乐等。从旅游资源品位、武当旅游资源的特点,应全面加快武当山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对策的研究,即科学规划武当旅游、深度挖掘道教文化、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旅游宣传工程、筹措旅游发展资金。  相似文献   

6.
2005年5月13日至18日,由湖北省台办、湖北省民宗委、十堰市政府主办,湖北省鄂台交流促进会、武当山道教协会等承办的“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在湖北武当山举行,有280多名台湾道教界人士参加论坛。这是海峡两岸道教交流的一次盛会,对增进两岸道教界的相互了解,弘扬武当文化,促进两岸交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此次论坛的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统促会理事张继禹评价说:“两岸的交流很多,但是举办两岸道教文化论坛这是第一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举办两岸‘武当文化论坛’,能进一步地促进两岸道…  相似文献   

7.
5月13至18日,由湖北省台办、湖北省民宗委、十堰市政府主办,湖北省鄂台交流促进会、武当山道教协会、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承办的“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在湖北武当山成功举行。280多名台湾道教界人士参加论坛,参加活动的总人数近500人。此次论坛,是海峡两岸道教交流的一次盛会,对增进两岸道教界的相互了解,弘扬武当文化,促进两岸交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洪保 《世纪行》2014,(4):42-45
<正>1993年12月,在武当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时刻,我由丹江口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调任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镇党委书记。武当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圣地,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  相似文献   

9.
赵玉玲 《求索》2015,(2):67-70
作为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老子想尔注》通过对《老子》宗教化的诠释,将道的神格化身——太上老君确立为五斗米道的最高神,并以"真道"为核心界定了五斗米道的教义体系和行为规范。《老子想尔注》所构筑的道教神学体系,既有对五斗米道信仰对象特性的表述和教义的理论阐释,又有对宗教行为的实践说明,从而使五斗米道形成了较为完整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主要武术流派多与名山有关,著名的武当拳就出自风景胜地武当山。雄踞湖北省西北部的武当山,方圆四百公里,峯奇谷险,泉碧岩叠。这里有云飘雾合的七十二峯,幽邃峥嵘的三十六岩,逶迤清冽的二十四涧,因而成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武当山也是中国的道教名山,从唐代贞观年间(六二七——六四九年)开始,这里的宫、观日益增多,到了明代永乐十年(一四一二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在此大兴土木,每日役使三十万军民工匠,用十年时间,建起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会议批准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这表明从历史、艺术、审美和科学的角度看,武当山古建筑群是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长期以来,由于武当山远离大城市,考察不便,所以,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论著对其古建筑群的审美问题研讨甚少,语焉不详。笔者不揣浅陋,拟从古神道上的审美期待,九宫八观的象征涵义、画境仙境的文学描述等三个方面探讨一下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审美意义。一、古神道上的审美期待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大特色是有长达100…  相似文献   

12.
王静 《台声》2023,(4):31-32
<正>2月8日至10日,“两岸同心,文化融合”鄂台青年武当文化研学营活动在湖北举行。活动由湖北省台联、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武当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武当山道教协会、武汉台资企业协会、台湾中华创新资源整合发展协会协办。在鄂台湾青年一行24人赴武当山,实地参访道教圣地,聆听道长讲解武当文化,观摩武当武术表演。在岛内的台湾青年通过连线,云参访、云研学、云分享,和湖北台青一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增进对湖北文化了解,促进了鄂台青年融合交流。活动期间,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与部分研学营代表座谈交流。  相似文献   

13.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郧阳地区境内,北通秦岭,南接巴山,东连襄樊,西靠十堰,面临浩瀚无际的丹江水库,背依风光如画的神农架林区,方圆八百华里。早在周康王时,这里就是宗教活动场所。秦汉以后郡县,皆以武当为名,东汉末期道教诞生以后武当山更被尊为道教仙山。千余年间,历代皇帝封上加封,被尊为“五岳之冠”,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誉。武当山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这里高峰栉比,层  相似文献   

14.
寻秘武当山     
今年暑假,我怀着独自探秘的心情,攀上了道教圣地--武当山。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为著名道教胜地。全山方圆400公里,峰奇谷险,洞室幽邃,历代道教名流阴长生、吕纯阳、陈抟、张三丰等均在此修炼。武当山的门口--玄岳门,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雕刻精美,花纹多种多样,上刻"治世玄岳"4字。过了牌坊便是遇真宫,为明永乐帝纪念明代名道张三丰而建。前行不远是回龙观,据说观内曾是道教的一座监狱,这多少有点神秘感。我很想了解道教有什么清规戒律,然而几个道观都十分破旧,四壁萧然,塑像在那10年浩劫中都被投下了山涧。倒是磨…  相似文献   

15.
香山庙会     
每年农历三月半,是香山庙会最热闹的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往香山,或进香,或赏景,或购物,占地三千余亩的偌大一座香山,漫山遍野都是人!香山庙会的正日之所以定在农历三月半,据说因为这一天恰是道教先祖真武祖师在武当修行得道之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三或十四日,他从武当山腾云驾雾来香山祖师殿,坐殿接受香火,三月十六日或十七日又腾云驾雾回武当。他来去之日,香山地区必有小雨,这叫洗山。因了这传说,香山庙会从三月十二、十三日开始,至三月十八日为止,历时一周左右。其实,农历三月半,正是暮春三月,花飞草长,景物鲜明,踏青春游的大好时机,又值农闲时节,庙会上的物资交流,又便于农民购买夏忙之前的农用物资。  相似文献   

16.
宋晶 《理论月刊》2007,(12):71-74
本文以水文化的视角对武当道教建筑进行分析,从道家的尚水思想、武当道教的敬水神特质以及武当道教建筑选址的亲水特征等方面,考察武当道教建筑的水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杨立志 《理论月刊》2005,(8):129-132
武当文化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道教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保合太和,天人合一;重人贵生,诚信向善等思想,是构成武当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熊进玉 《两岸关系》2014,(11):35-35
<正>共谒玄帝,福泽两岸。10月14日上午10时,湖北武当山玄天上帝600年神尊台湾巡境起驾仪式在武当山紫霄宫举行。玄天上帝神尊由金童、玉女、天罡、太乙侍将神尊护驾,在仪仗128人的护卫下,起驾前往宝岛台湾。起驾仪式由武当山市政协副主席、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主持。国台办主任助理龙明彪宣布神尊启驾仪式正式启动。国家民族宗教局副巡视员赵建政在致辞中说,玄帝信仰发源于武当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天  相似文献   

19.
张梅 《求索》2013,(4):117-119
"生道"思想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之说的一系列理论建构的总称。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在阐释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主张"生"、"道"合一,赋予"道"以"精"、"气"、"神"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并提出"太上老君"的概念,奉行"信道守诫"的宗教戒律思想,力证道教长生成仙之可能性与可行性,最终使老子自然之"道"转变为宗教神学化的长生久视之"道",为道教生命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北京有一座宏伟而古老的道教宫观白云观,这里不仅是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祖庭,也是中国道教协会的所在地。道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信仰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上古时代,正式形成于公元一至二世纪的东汉末,由沛国人张陵(即张道陵,34──156)在四川鹤鸣山创立的“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的最早形式。后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张天师,故也称为“天师道”。道教尊春秋时代道家思想家老子为道之祖,奉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道立教,以道垂化,以道正心,以道养生,以道济世,以道为尊,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