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建设美丽中国醉美贵州为题,从站在全球和全国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发展视野建设醉美贵州,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特点,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从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醉美贵州的路经选择4个方面,探索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途经。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生态是一种与民族文化的产生、存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大子系统.民族文化生态的本质是其"创生性".要使民族文化能够存续和发展,就要保护好民族文化生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生态评估指标,将有助于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创生性",有效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和延续.  相似文献   

3.
生态维护是一个文化概念,在贵州麻山石漠化山区田野调查中发现,生态失衡并非相关民族文化正常运作的结果,而是族际关系失衡或相关文化转型而诱发的灾变,直接说就是文化误用的结果.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认为生态维护的终极目标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延续.因而,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不能单凭政治、经济、法律手段,只有依靠多元文化并存建构起来的稳定文化制衡格局,尤其是要依靠世居于该生态系统中居民所拥有的生态知识与生态智慧,才能获得维护生态环境正常运作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4.
李锦 《思想战线》2004,30(2):98-102
聚落生态系统中包含的人地关系,是形成和影响民族文化生态的主要因素,随着人类对土地和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会产生一些与传统不同的人地关系,从而影响到民族文化的变迁,引发人们对民族文化流失的担忧.泸沽湖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近20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聚落生态系统也出现了分化,旅游聚落生态系统的经济活力增强、边界扩大,引起民族文化的变化,而泸沽湖周边最具特色的母系文化,在这一变迁过程中,表现出相当的适应性,为我们正确认识聚落生态系统变迁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益的个案.  相似文献   

5.
刘瑶 《人大论坛》2007,(4):46-48
“我是贵州布依族的后代,我的艺术生命之根就在贵州。我的使命,就是推动贵州艺术走出贵州”。刘雍认为。贵州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但传承本土文化一定要有全球眼光。沉得下,走得远,才能坚定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拥有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6.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上看,民族生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的文化在生态系统多样性中的应对、调适与适应,衍生出不同文化下的生计方式,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生计方式的差异性。地球生态系统本无脆弱性,只是由于特定民族文化作用于生态系统时,出现了文化与所处生态系统的偏离或脱嵌,造成了生态失衡。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乃是文化所致,文化选择与生态系统的匹配性影响着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人类要生存发展延续下去,就要将人类文化造成的生态失衡通过文化间的制衡,达成文化与生态系统的耦合。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史以来,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既包括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包括其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复合文化要素的结晶。对其进一步研究,展望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历史民族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就贵州民族制度文化形成的背景、民族界线与同一性、地域差与多样性、双向导通与连续性、民族制度文化更新的潜在价值等侧面进行分析”为深入探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料。一、民族制度文化形成的背景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东邻湖南省,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接云…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2012年国发2号文件里对贵州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特色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贵州,是建设旅游文化创新区的核心资源和坚实基础。文章从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提出了相应建议,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关区  天莹 《前沿》2013,(3):162-166
草原生态系统,是在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及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立存在的、具有特殊规律性的运行系统。草原生态文化,是长期以来草原氏族、部落、民族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创造并传承的崇尚自然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法律制度措施、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有机结合的总和。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文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草原上世代生存的人们是草原生态文化孕育、传承与发展的主导。草原类型及其草原生物、草原环境等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草原生态文化的光辉灿烂、丰富多彩。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与草原生态文化的形成、发展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0.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多姿多彩,发展潜力巨大。根据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导入、诠释了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单元、民族文化体三个概念及其关系,并从这三个方面论述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认为贵州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三者兼顾,三管齐下,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民间故事动漫改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国发2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能促进贵州经济发展。文化生态视域下,挖掘整合贵州民间故事资源,进行动漫改编,既可转化贵州民间文化资源成为文化资本,又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动漫产业是贵州生态经济建设的一个有利支撑点,将贵州动漫产业和生态旅游结合发展,使生态文化运用到生态经济建设中,适合于贵州当前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贵州民间故事具有原生态民族文化气息,极具国际化潜质。要以具有原生态气息的民间故事为蓝本进行动漫改编,建立动漫品牌,促进消费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遗留下的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城市生产、生活、技术及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一种新的路径。从武汉城市发展的价值定位出发,引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解析以及实现方法,初步构建武汉工业遗产文化生态学系统。在明确工业文化内涵和尊重地域特征的前提下,运用文化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提出以整体保护、多样共生、动态平衡及文化生态格局建设为技术突破点,实现武汉工业文化遗产基因在历史环境变迁过程中的准确延续传承与合理再利用,打造武汉工业文化生态特色。  相似文献   

13.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贵州地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尤其是民族文化更是异彩纷 纷。这是极其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科学地保持好和运用好贵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将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 大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鞠巍 《前沿》2014,(23):100-101
在贵州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致力于特色发展道路。结合贵州的中草药优势、多民族文化资源等,发展特色医药产业,新型农业、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等,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从探讨贵州、云南、广西民族区域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入手,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终从生态补偿主体、补偿受偿主体、补偿形式、补偿标准以及法律保障多个层次着手,完善了适合贵州、云南民族地区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是民族旅游的主要吸引力。我们只有在开发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它进行保护,才能保证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贵州民族旅游业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应用产业发展的三大原则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体系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背景下,贵州影视旅游业迅速发展,但影视旅游业对贵州民族经济发展作用有限,探讨贵州影视旅游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采用SWOT分析法对贵州影视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基于民族经济发展视角,提出只有体现贵州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促进产业融合,才能实现贵州特色影视旅游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恩施州民族文化底蕴浑厚、旅游资源丰实,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板块,大力兴办生态文化旅游业是恩施州经济生活中的大事。科学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应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大形势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肩负现代工业技能补偿、传统技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相融共生的特殊历史使命。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应在普适教育质量标准的要求之上探索和构建特色的发展框架,才能形成优势并履行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20.
贵州的苗、布依、侗、彝、水、仡佬、汉、回、壮、瑶等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他们在缔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中曾作出过可贵的贡献。贵州的历史具有多民族特色,贵州的社会也具有多民族特色。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曾对贵州多民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贵州的多民族特色的社会与历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许多问题是需要长期深入探讨的。本文所述的贵州民族历史发展的特征——跨时代的历史跳跃,就是从贵州多民族特色的宏观角度提出的一个观点。 这一命题的依据,主要来自本人在贵州民族地区社会历史考察的心得。二十多年来三次对贵州民族地区考察中,曾得到许多同仁特别是少数民族同志的热情帮助,使我认识了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