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侦查程序违法的法律制裁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阶段程序性违法现象仍然严重。构建完善的制裁体系不失为遏制程序性违法的有效措施。侦查人员实施了程序性违法行为,应由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双方承担法律责任。程序性违法造成的危害结果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常常表现为多层性。因此,对违反刑事程序法中规定的侦查程序性违法行为首先应当予以程序性制裁,在此基础之上再视该行为造成的其他危害结果给予其他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2.
程序性辩护是指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以侦控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程序性违法行为为抗辩事由,请求法官裁定特定行为程序违法,并对程序违法行为实施惩罚与制裁,以维护程序正义的新型辩护形态.程序性辩护的日益多见,对刑事侦查程序制度改革有着深度的影响,为侦查权司法审查机制的确立提出了思考并进行了初步、务实的探索.同时,程序性辩护的兴起也对侦查行为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侦查机关恪守程序规范,严谨侦查取证行为.  相似文献   

3.
《法律常识》第八课第一节在阐明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哪些处罚这一问题时,谈到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对违反校规、厂纪的行为也要给予行政处分。在这里,有的同志提出,既然对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那么对违反厂纪、校规的人给予行政处分,不就等于说违反厂纪、校规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吗?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志主要是对课本内容没有作全面的理解。那么如何理解? 首先,应该正确理解第一节开头一句:“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对这句话能否正  相似文献   

4.
秘密侦查性质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上我国学术界普遍从手段或措施的角度对秘密侦查予以认识。这种认识缺陷导致人们对秘密侦查“神秘化”,秘密侦查法治化状况极差。从诉讼法理上而言,秘密侦查的性质应为一种侦查行为和诉讼行为,它具有自身的特征,与强制侦查行为和技术侦查行为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合同诈骗罪等三种合同违法行为的分析,特别是对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比较,有助于在合同法理论与实践中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三种性质截然不同的违法行为,为依法处理合同民事经济纠纷、制裁合同行政违法行为与打击利用合同进行刑事犯罪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蔡宏图 《求索》2013,(12):198-200
本文通过对侦查行为可诉性原理的阐释,进而论证了外国侦查行为之程序性裁判机制的范围、程序、制裁方式等。就范围而言,针对所有的侦查行为都应适用;就程序而言。包括司法审查与授权程序、司法救济程序;就制裁方式而言,包括诉讼行为无效、非法证据排除、终止诉讼等三方面。最后提出建构我国侦查行为之程序性裁判机制的初步设想.亦包括我国侦查行为之程序性裁判机制的范围和程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行政制裁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追究行政责任而采取的强制措施。行政制裁也是一种法律制裁。根据行政违法的程度,制裁机关与被制裁人的不同,以及制裁方法的不同,行政制裁可分以下几种: 一、行政处罚,是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给予犯有轻微违法行为而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公民或法人的一种制裁。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有警告、罚款、拘留,对违法行为的用具或违法所得财产加以没收。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一般由公安机  相似文献   

8.
在正当程序理念的引领下,以正当程序为主线架构侦查权力约束机制。厘清侦查目的,确立侦查中立观,尊重侦查正当程序,增强侦查主体合法行使侦查权的内在约束力;以严格的法律规范、疏密有致的法律体系确立侦查权力法定的正当性;将检察机关对侦查权的约束由"软监督"转变为"硬制约"和"硬制裁",形成强有力的外部制约;合理合法地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扩张其对侦查权力的约束作用,以证据裁判的标准和要求来规范侦查行为;制裁程序性违法侦查行为,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9.
侦查不作为与我国现行诉讼程序结构有直接的关系:"侦查中心主义"和封闭式诉讼程序结构致使侦查机关权力过大,缺乏外部的监督和制约。立法及诉讼理论对侦查权的性质定位不明是导致或诱发侦查不作为的深层原因。矫治侦查不作为可以通过行政、诉讼和检察监督手段,但这些手段都存在各自的局限。应当在确立多种防治方案以应纷繁复杂实践之需的同时,重点发挥检察机关的作用,将侦查行为规制纳入警检关系调整框架下,通过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的参与引导,同步监督和制约侦查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虽明确禁止刑讯逼供,并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但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却屡禁不止,成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大顽疾。刑讯逼供之所以屡禁不止,其中因刑讯逼供案件自身的特点而导致的侦查破案难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有些刑讯逼供的犯罪分子认为自己是司法人员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或存在侥幸心理轻信刑讯逼供行为很难被发现和定罪,进而无所顾忌经常作案。因此,针对刑讯逼供案件的侦查难点进行分析,对其侦查方法开展研究,对于有效打击刑讯逼供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