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差与肥缺     
美差与肥缺,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肥缺更具有长期性、固定性,美差则只是临时性的,甚至是一次性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有油水可捞,都有外快可得,故,一个曰"肥",一个曰"美"。解放前,给官府做事,叫当差,解放后,干公事的,都是为人民服务,"越是艰苦越向前",没有美差不美差的问题。这些年不同了,  相似文献   

2.
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如果道德不能进入人的实践领域,化为人的具体实践,它的价值和意义就无从谈起。基于道德的这个属性,如果德育不能实现“知”与“行”的互动,仅仅是停留在让受教育者知德的水平上,那么毋庸置疑,德育的最终产品将会是一群有道德知识而无实际道德品质的人,德育的价值和意义也将无从谈起。德育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将道德贯彻到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德育的价值才能够充分实现。然而,当前道德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知行脱节的现象,却不得不让我们对德育中的几个问题予以新的审视。“知”与…  相似文献   

3.
“辨耻”是“立荣”的前提正如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一样,“八荣”与“八耻”也是相对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对什么是耻没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就无以立荣。因此,辨“八耻”是立“八荣”的前提。确切地说,“辨耻”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和内涵:首先对社会和国家来说,“辨耻”要求社会科学地确立用以评价和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标准和尺度,即国家认定哪些行为是荣,哪些行为是耻。并对耻的行为加以旗帜鲜明的谴责,而不是含含糊糊,暧昧不清,否则,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社会许多领域的羞耻心就会大面积的消解,人们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正常的道德秩序难以…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底线道德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德 《理论导刊》2002,(12):24-26
道德是人们善的社会行为,底线道德是人们善的最低层次。“不损人”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底线道德。考察底线道德应坚持“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自律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一种特殊规范,对主体的内在精神世界有很高的要求。古人说,“德者,得也。”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人为自己立法,即“自律”。  相似文献   

6.
袁德娟 《学理论》2009,(15):65-66
道德失范已经成为当前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权力寻租”,官德失范,成为“政治之癌”;社会公德漠然;商品拜物之风盛行。道德的荒芜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原因,社会转型期,新的道德体系还没立稳,传统的道德体系已然解体,整个社会处于道德秩序的混乱与虚无状态;盲目的道德重建,往往会迷失方向,走入误区;更使道德建设雪上加霜的是经济发展期的利益驱动。因此,道德重建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多元文化的冲击,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表现突出。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知行背离,许多大学生停留在道德层面,虽然知道伦理规范的行为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愿意遵守诚信行为;诚信教育的虚化以及诚信管理制度简单粗暴、单一等。解决对策如下:构建高校信用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发展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8.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高军,于卫军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机厂党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也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任务。现在,物质和精神的某些领域出现了道德“断裂”。在道德“断裂”的地方,人们饱尝了拜金主义、...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提高,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个别人的道德滑坡现象,据此有人得出了整个社会道德退步了的错误结论。但是如果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衡量社会道德进步与否的标准,我们不难看出市场经济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巨大进步,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并存。  相似文献   

10.
“知荣明耻”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荣辱观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是人们对荣誉、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褒贬评价的道德标准。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1.
如何区别新闻与有偿新闻,如何认识新闻价值与“价值”新闻,笔者以为这是当前一直困扰新闻界的问题。怎样摆正两者关系,严格把握新闻尺度,杜绝有偿新闻泛滥,这是摆在新闻界与新闻记者面前的一个严竣课题。目前有的记者在市场经济中,抵挡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在搞纸上写满“钱”字,背离新闻准则,让有偿新闻充斥版面,因而,愧对无冕之王称谓。应该承认,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任何事物都在充分展示自身价值。但新闻价值与商品价值的不同之处,商品价值是通过交换得以实现,而新闻属于精神范畴,对于读者听众只有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如何,表现为道德主体的个人行为,而道德主体的行为又需要社会道德环境的保障,在一个没有保障的社会环境中,为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都可能面临危险或者造成损失。轰动一时的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和2009年的天津“许云鹤案”,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就社会道德状况展开了大讨论。2011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的发生,网友热议的焦点已经不单单是社会道德状况如何的问题,而是开始了对自身的叩问:“是否可以如此冷漠,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教育很重要,但爱国主义教育也很难抓”,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感受。究其缘由,首先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大学生的整个观念系统乃至行为模式都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化。竞争观念、利益观念、自主观念等在大学生中得到了确立与弘扬,“经商热”、“TOFEL热”、“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两类事牵动人们的心。一类是小矿井爆炸、透水事故人员伤亡重大;一类是中小学教育乱收费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群众反应强烈。事情虽不相同,却也有相同之处:都是“乱”,都存在“顶风”现象。  相似文献   

15.
“改造世界观”这一提法,人们并不陌生。一个时期以来,它被一些人看成是过时的,甚至当成“左”的东西丢在一边。其实,“改造世界观”这一提法本身并没有错。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人们思想行为的总开关。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使每个党员干部都面临着怎样观察社会、对待人生、规范行为的严峻考验。而一些人却把持不住自己,经受不住考验,在名位、权力、金钱、美女、亲情这五关面前败下阵来,陷进腐化堕落的泥坑。出现这种情况,五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党员干部忽视了世界观的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道德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笔者认为,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来调节人们的思想行为,是时代的需要。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产品还不够丰富,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实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然存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在,采取以“按劳分配”原则为主要分…  相似文献   

17.
政治心理和道德心理与人们的日常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是由人们所处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直接产生的。人们的政治心理和道德心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一方面在产生它的诸种社会物质关系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以其强大的力量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环境,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因此,如果能够形成顺应改革大潮的政治心理和道德心理,就能够推动改革大潮的向前发展,反之,则会阻碍改革大潮奔涌的进程。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青年,政治心理和道德心理的变化比较快,比较典型,暴露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据此,我们利用近年来在“广州青年价值取向调查”、“广州青年需求调查”、“广州青年选举心理调查”、“广州区街青年政治意识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结合平时的接触和了解作综合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冲击着各种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崭新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也随之出现。“进取互利”原则就是应当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新范畴。“进取互利”是指行为主体在自身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其行为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且能为他人或社会带来一定利益,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道德原则。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进取性,崇尚开拓进取精神和创造性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是收益和风险的共生体处于任何一种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都是收益和风险的共生体:既是经济收益的获取者,又是经济风险的承担者。企业风险肇源于它在商品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各种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干扰,诸如自然灾害、社会不稳定因素(事故、盗窃、战争、政治动乱)以及生产经营中因市场、价格、技术和管理变化带来的波动等,都会对生产者和经营者造成巨大影响,引致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背离,由  相似文献   

20.
官德论     
官德,是指国家干部的道德素养。干部的道德修养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他的自身政绩,而且对民风、民德和整个社会风气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古人强调“治吏不治民”,原因就在于国家官吏是民众的表率。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强调“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又是全党的表率”。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保证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保证跨世纪宏伟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