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2005年第21期发表的《没有户口,没有权利?》一文,报道了一对从安徽农村到苏州打工夫妻的女儿不慎掉入租住地的水井不幸身亡的事件。因为缺失诸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有效的法律证据,作为父母的翟德宝夫妇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遭到了阻碍。没有户口,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就无从保障吗?中国目前的户口制度凸显了怎样的法律盲点?中国的民工流动带来的人口管理问题,法律能有所作为吗?本期“风云大讲堂”就这些问题邀请各位专家展开评述探讨,高其才教授站在法理学的高度,提出了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应该良性互动,王召棠教授更是发出了“公民权利不能被形式主义践踏”的呐喊。  相似文献   

2.
本刊2005年第21期发表的《没有户口,没有权利?》一文,报道了一对从安徽农村到苏州打工夫妻的女儿不慎掉入租住地的水井不幸身亡的事件。因为缺失诸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有效的法律证据,作为父母的翟德宝夫妇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遭到了阻碍。没有户口,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就无从保障吗?中国目前的户口制度凸显了怎样的法律盲点?中国的民工流动带来的人口管理问题,法律能有所作为吗?本期“风云大讲堂”就这些问题邀请各位专家展开评述探讨,高其才教授站在法理学的高度,提出了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应该良性互动,王召棠教授更是发出了“公民权利不能被形式主义践踏”的呐喊。  相似文献   

3.
有关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问题的讨论,近来一直是法学界的热点。但是,就进一步强化保障被告人的权利所遇到的责难——为什么对于那些被指控实施了犯罪的“坏人”,保护反而比遭受犯罪行为侵犯的“好人”更加充分?法律人有责任回答:究竟是什么原因,决定了必须在当下的中国强调被告人的权利?假如我们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就无法使那些旨在扩张被告人权利版图的主张获得充分的正当性。因为,近年来,学者们在“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的旗帜下所倡导的一系列程序改革方案,诸如建立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借鉴英美的辩诉交易、引入英美的避免双…  相似文献   

4.
祭奠是权利吗?如果是,又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利?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学界在理论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且现有的分析均建立在抽象的逻辑和推理基础之上.因而从历史文化传统的角度对祭奠进行再考察、再审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从西方历史文化语境看,祭奠主要是一种自然权利.从中国历史文化语境看,祭奠不仅是一种伦理义务而且还是一种法定义务.进入近代后,受西方法律理念的影响,祭奠的法律属性开始历史性地嬗变,向现代化转变并最终成为一种权利.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考察法律现象,对弄清当下一些纠缠不清的法律问题,对法治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Civil权利既不是所谓的民事权利、公民权利、民权,也不是郑君贤教授所说的“个人的自然权利”、“私人权利”。Civil权利实际上就是“贱民”不能享受的“贵民权利”。它历来都是法律强行规定的权利,而不是自然的先天的权利。它含有私人权利,但它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立法的权利原则,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公平、正义性的体现和反映,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而言,它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郭道晖同志的“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权利原则”一文,从九个方面就中国社会主义有关权利的立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挥宏闸精、旨意深远,值得一读。本刊现予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讨论美国2010年《消费者金融保护法》的文献很多,但是,对于它究竟保护金融消费者什么权利这一重要问题,几乎没有文献涉及。本文指出,至少有三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第一,这部法律是组织法,不是权利法,没有明文规定任何权利;第二,这部法律整合了过去30年间出台的20来部法律,但这些法律没有形成一个可以直接移植的消费者权利的逻辑体系;第三,前述20来部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是附着于具体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权利,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于不同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权利。本文进一步指出,前述国内文献在讨论法律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实际反映出简单的法律移植进路在技术和观念上存在的固有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中原 《中外法学》2008,(4):533-551
<正>一、问题的提出:罗马法上有权利概念吗?"权利"可谓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权利"是否从来就有呢?我们的考察从古代法学的最完善形态——罗马法——开始。在罗马法上,"权利"概念出现了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在罗马法上,ius被用来表示权  相似文献   

9.
权利和自由是极为密切的概念。从历史上看,尽管古罗马的法律中还没有明确的权利概念和权利分类,但罗马法中当今被译为“权利”的拉丁字“ius”的十来种含义中,确实有四种接近于今天理解的“权利”,而其中的一种便是自由(权),即一种受到法律保护的自由。例如,一个人在他的土地上建造房屋的自由,即使这所房屋是一种粗陋不堪的小屋并触犯了他的邻人的审美观。在今天,各国法律制度中有关权利的规定都毫不例外地包括了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三个问题:习惯法比成文法重要吗?习惯法的发展前途会怎样?习惯法的法律治理模式抵制“中国法制的自由化进程”吗?在知识经济时代,本文试图为“实证的自由主义”在中国法律文化中寻求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生自发的、经验主义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论权利     
在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权利问题一直被冷落。诸如权利的概念、权利与民主、权利与法律的关系、权利的保障与限制等基本问题,我们至今还没有进行深入的、专门的研究。实际上,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对于权利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期望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权利与责任始终是一对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概念。而在新闻媒介这个敏感的领域中,权利与责任更是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问题。在我国的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人民有知晓重大事件的权利”。获得这种“知晓权”的渠道就是大众传播。但媒介在行使这种舆论监督的权利时却往往遭遇尴尬,有时法律上的援助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本篇文章就舆论监督中的法律关系问题是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的。最后作者认为,权利和责任的平衡不是单方面的事情,是全社会努力才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13.
有关纳税人权利话语的实践性议论和法律议论唤起了法学方法论的觉醒,但关于纳税人的权益如何构成一项公法上主观权利或宪法权利的争辩并没有被认真对待。如果直接从公民基本权利的性质切入,再加以层级化的结果,可以将之分为:自然权、宪法基本权利和一般法律权利三个层次,税法上的纳税人权利的主观公权利性质似乎没有疑问,但是宪法层次的纳税人权利面临着法律实践和理论的困难,在宪法解释学意义上所谓“纳税人基本权利”也许可以解释为宪法基本权利和纳税义务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少波 《河北法学》2005,23(1):47-53
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是在法律上对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受到侵害的纠正和补救,它是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对语,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面对现行法有当事人民事诉权利却没有权利救济与司法活动中司法者侵害当事人诉论权利的现实,为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作理论上的论证并促成立法的完善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中西法律如何融合? 道德、权利与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宗智 《中外法学》2010,(5):721-736
<正>当前的中国法律体系同时具有权利和道德理念,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展示着三种传统——来自西方的移植、古代的传统以及现代的革命传统的混合。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在几种传统的并存下,这三方面如何协调或融合?我们从其相互作用的历史中对中国法律的未来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本文从过去的经验例子出发,探索和反思其中所展示的逻辑,由此试图勾  相似文献   

16.
法律权利的定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岳 《法学研究》1995,(3):42-48
《牛津法律大辞典》“权利”辞条的撰写人带有明显怨气地写道:“权利(Right)——这是一个受到相当不友好对待和被使用过度的词。”可能是人们使用该词过度,也可能是该词所包含的内容过于复杂玄奥,众多法学家们绞尽脑汁提出的多种多样的关于权利的解说没有一种得到过普遍赞同的殊荣。所以,研究权利概念,给“权利”作一定义性解说,常常被认为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笔者企图在这样不讨好的事情上出力是因为这件事太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大  相似文献   

17.
<正> 正确认识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一致性,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为什么普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自恃特殊,藐视国法,胆大妄为?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法律只能对付老百姓,不能约束有些掌权者”?笔者认为,其重要原因就是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干部不明确自己既是国家事务的管理者,又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不清楚自己既有执法的权利又有守法的义务。因此,在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权利义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问:被法院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主刑执行期间有没有选举权利呢? 答:选举权利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宪法》、《选举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利都作了专门规定。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三条规定:“年  相似文献   

19.
林喆 《法学研究》1992,(6):23-31
讨论法律权利问题必须有一个出发点:“法律权利应该是什么”,其次才能考察“法律权利实际是什么”。显然,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即承认法律应该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内在规律性的认识结果。  相似文献   

20.
道德从某一方面反应统治阶级的正当性要求。权利就是一种正当的要求,它反映了人们对行为"正当性"的评价。我们知道,这种正当性的评价根据既可以是法律,也可以是道德、风俗习惯,所以权利就不应局限于法的领域。它应当体现在社会习惯、道德、宗教、法律等诸多方面,包含着习惯权利、道德权利、宗教权利、法律权利等许多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