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在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流派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和侧重点,在弗洛姆的自由学说中,更多的是侧重于心理学的层面。弗洛姆从心理学的层面认为人之所以要逃避自由,不是真的要逃避自由,而是要逃避所谓的消极自由,摆脱消极自由所带来的自身孤独无力感,摆脱现实资本主义社会机制所带来的对人的能力和潜质的限制,以求达到自我能力的全面发挥,获得积极自由,获得最终的人生自我实现,但是在从消极自由跨越到积极自由的路径上,弗洛姆依然过多地依赖于心理学的解决办法,从而使该路径太过理想化,而无法触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弊端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哈耶克的自由观本质上是自发性的自由观。这种自由观是对理性作用的贬低,并与资本主义的实践相矛盾。马克思提出的自觉自由观,在理论上是对自发性自由观的批判和进步,解决了理性在人类自由中的作用问题,使自由获得了完整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自由主义的自由理念因其在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价值选择上存在偏颇而显得狭隘,这种狭隘性使其重在对现实关怀的彰显,忽视了自由包含着对终结意义的追求,前者暴露了自由主义的自由的内在矛盾,后者则根源于这种矛盾.  相似文献   

4.
大看台     
当代青年择业出现强烈的矛盾心态 据“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社会问题”的国家中华基金课题称:一半以上青年职工对现职业不满意,充分表现出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所具有的重叠性反应。即在新旧两种社会格局交替过程中,社会中每个人都好象产生一种不满现状、不安其位、不守其位的心态,出现了社会学上称的“无价遵循”状况,即东山望着西山高,到了东山又嫌不高。这种“无价  相似文献   

5.
魏春雷 《工会论坛》2011,(2):168-169
以赛亚.伯林关于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区分,使"自由"这个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在更深的层次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自由只是人类众多价值中的一种,为了维护人的尊严,自由必须受到限制。选择的自由的价值就在于,它使人有机会成为主体想成为的那种人。  相似文献   

6.
弗洛姆从人的心理与性格解构入手,阐述了自由的二维结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并揭示了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和根源,他倡导通过积极的自由之路来构建健全的社会。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对自由的困惑以及人生价值观上的迷茫。"逃避自由"理论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实现人文关怀,最终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7.
完整准确地理解共产主义的和谐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共产主义的和谐奠基于"私有制"的扬弃与"公共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的重建.在这种和谐的视域中,作为市民社会内部冲突表征的国家与法律已然消亡;"自由人联合体的确立"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则是对共产主义的价值原则与理想境界的最为精当的概括与阐释.  相似文献   

8.
卢梭与密尔的自由理论是自由主义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传统批判将二者分别划入“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范畴中进行比较和针砭,但是却忽视了在个人主义核心价值下二者的共同面向——以人为本。而肯定人的主动性和反省理论化的背离成为这种共同面向的具体表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自由的”发展对成就一个人,尤其是对于个性的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促进这种自由发展的教育形式——“对话式”教育。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本文所说的自由教育即是“对话式”教育。  相似文献   

10.
康德穿越了是与应当、认知与欲求的界限,强调人是目的的良善意志只以纯粹理性为根据,却不包含任何感性因素。结果在积极彰显不坑害人的素朴伦理常识的同时,不仅掏空了良善意志得以存在的事实性基础,而且也扭曲了其设定底线的规范性功能。最终在反讽性的自败悖论中,将这种自由意志变成了只服从必然义务,却难以从心所欲,因此也缺乏自由的抽象逻辑法则。  相似文献   

11.
自由,千百年来都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然而,自由作为法纪的对立物,常常有些人把它们看成完是全不相容的东西。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其实,自由与法纪作为一对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在其根源上,二者都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它们从不同的方面为生产服务,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而,其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自身社会关系发展与自然关系发展的积淀物。笔者回顾近几年来对自由问题的争论,就自由的产生和发展基础,包含的社会制约性质,与法纪内在的联结关系,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自由是表征作为主体的人实现意志自主程度的概念。自由首先是一个本体论范畴 ,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之后自由才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人们认识到自由与必然处于永恒的张力之中 ,人类要提高自己的自由程度 ,就必须要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自由现实化的坚实基础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还是以法律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历来是立法和执法的价值选择上的两难问题。秩序和自由所能达到的统一只能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统一。正是自由与秩序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才使得法律不断发展、演变,也才使得社会不断进步,并使社会从相对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因此,中国法治建设的宗旨是生成自由与秩序动态平衡的法治,在这样的法治社会中,人们不仅能在稳定的社会秩序中享受到生活的安宁,又能在自由的环境中享受到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规范量刑和自由裁量是刑法理论中一对相互矛盾的范畴,处在此消彼长不断博弈的状态。规范量刑和自由裁量各自的利弊决定两者在博弈中只有构成均衡——纳什均衡,才能相互制约并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使得人们没有违反量刑规则的激励和动机。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这种均衡也是个局部均衡、动态均衡的过程。必须不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对必然即规律的认识和依据这种认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 ,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自由是一个历史范畴 ,受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制约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里 ,自由具有阶级性。本文从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角对自由进行哲学考察 ,有助于我们对人的自由和本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青年职工主要呈现以下心态。 一是矛盾心态。企业改制是一个长期的艰难过程,改制的每一个措施,不可能总是立即就会给人们带来实惠,甚至还要不可避免地损害某些人的暂时的利益,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僵化思想传统观点以及社会偏见的影响,又使青年职工对改制出现暂时的心理失衡。青年职工的这种矛盾心态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1)对企业  相似文献   

17.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他所著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以"可行能力"对人的自由的概念做出了全新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自由与平等、自由与发展的关系.给我们理解人的自由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对我们认识自由与平等问题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良栋 《理论前沿》2002,42(8):20-22
自由与民主密切相关。自由是民主的基础 ,没有自由 ,民主就失去了平等的前提。所以 ,讲民主必须讲自由。但是 ,民主和自由又不是同一个东西 ,二者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文中提出 ,民主是一种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定的机制。实现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就意味着少数人的自由意志向多数人作了让渡。这种让渡表现为一部分人的自由必须服从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决定后形成的制度和法律 ,这是民主的重要保障。如果把自由混同于民主 ,甚至把自由看作民主的核心 ,民主就无法实行。  相似文献   

19.
人的生存问题已作为时代性与全球性课题凸现在现代人面前。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弗洛姆一直热切地关注着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和心理。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观具体阐释了人的生存状况,批判了工业文明自身的弊端,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并提出通过社会改革超越物化,实现真正的自由和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20.
论迁徙自由     
迁徙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已成为现代文明国家的共识.在我国,由于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迁徙自由经历了一个由肯定到完全否定再到一定程度的默认的过程.2008年四川的地震灾害,使得迁徙自由的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法解释学的方法,深入探讨迁徙自由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论证在我国恢复迁徙自由的必要性,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