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毛丽华  刘燕 《法制与社会》2012,(32):100-101
商标权平行进口是法律问题,也是国际贸易问题,对于商标权平行权进口理论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应用商标权权利用尽原则解决商标平行进口问题陷入了困境,应用知识产权领域的地域性原则解决商标权平行进口又处于不安定的状态。本文通过逆向思维的角度来考虑商标权平行进口问题,商标权平行进口其实是对权利的限制,而权利的限制的本质在于利益的平衡发展,从利益平衡原则的框架下,来分析商标平行进口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化趋势的加强,商品在国家之间运送成本逐渐降低,妨碍商品流通的关税壁垒逐渐减少,因此平行进口重要性逐渐突出。讨论目前国际上对专利平行进口问题的立法及实践也有一定意义。本文从平行进口概念、国际条约的现状入手,对平行进口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权利用尽原则、默示许可原则和区域用尽理论。  相似文献   

3.
权利穷竭原则探究--兼论平行进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艾 《河北法学》2004,22(3):67-74
权利穷竭原则 ,是知识产权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原则是基于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而产生的 ,其直接理论依据就是经济利益回报。它在传统知识产权领域得到广泛认可 ,并被用来分析国际贸易中的平行进口问题。它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相结合 ,产生了权利国内穷竭和国际穷竭两种学说 ,国际穷竭说是用来支持平行进口的。尽管权利穷竭说与平行进口关系密切 ,但它并不能完全用来评判平行进口是否侵权  相似文献   

4.
石倩 《法制与社会》2012,(33):23-24
本文从权利穷竭的概念入手,分析著作权权利穷竭制度建立的条件。通过剖析著作财产权是否适用权利穷竭原则,进一步明确权利穷竭原则在著作权法中的具体应用,由著作权权利穷竭的地域性问题,引出著作权平行进口,而且通过对比著作权平行进口的利弊,鼓励著作权的平行进口,适当的引用平行进口,吸收国外的经验,保证作品的传播,并对完善著作权权利穷竭的知识体系以及规范著作权平行进口,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商标平行进口问题越来越引起学界和政府的关注。本文从评述平行进口理论中权利穷竭原则与地域性原则;个体利益与公众利益;贸易自由主义与非关税壁垒等几组关系入手辨证分析商标平行进口的利弊,最后提出我国对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贸易的发展,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商标平行进口问题主要涉及商标权的权利穷竭理论。世界各国对于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有着不同的规定。结合本国国情,中国应当原则上允许商标平行进口,同时对于商标平行进口进行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7.
对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争议不断,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类型的多样性及由此带来的权利冲突和利益纷争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以传统的知识产权理论即权利用尽原则与地域性原则为基础解决平行进口问题所遇到的理论内部的矛盾性及由此决定的现实意义的有限性。从知识产权独占许可的视角分析由平行进口所引发的利益失衡可以为我们研究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8.
版权平行进口问题及其经济学角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版权产品,与其他知识产权产品一样,在平行进口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各国的立法实践以及理论界以权利穷竭原则为理论基础,采取的态度大相径庭。本文认为,权利穷竭原则由于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不能解决平行进口争议的结论。在以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应根据各方实际情况,权衡各方利益之后采取灵活的态度来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9.
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合法性是一个长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争议的问题。支持方和反对方分别以“权利用尽原则”和“地域性原则”来支持自己的理论。实质上之所以久久不能平息对其合法性问题的探论,是由知识产权人私有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对在知识产权领域永恒存在的矛盾所引起的。因此为了支持产品的平行进口,推动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化,本文试图从价值取向,经济以及法律的角度来对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合法性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10.
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法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行进口问题的产生有三个条件,形成了三种模式。对于平行进口的合法性问题,应该抛弃现在采用的国内权利用尽,国际权利用尽或者混合权利用尽解决方式,而以保护商标权人的标识利益和投资利益为基础,具体确定平行进口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马玮  张伟 《行政与法》2005,(12):34-36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政府法治论作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一种学说有着丰富的内容。作为一个尚处于提出和初步论证阶段的理论,“政府法治论”在不断完善后,必将成为一个日益成熟且具影响力的学说。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is, on one hand, a survey of the cor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on the economics of public regul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a cohesive discussion about how the literature has matured and how recent contributions on political and regulatory institutions—US and European—are related to, and affect the results of, former lines of research. We conclude that the traditional distinction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theories and special interest theories has lost validity due to the entry of game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research. The evolving institutional analysis provides a sophisticated interpretation of possible corrective rationales inherent in regulatory restrictions, and is as such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the still vigorous special interest literature focusing on the redistributive rationales and their effects.  相似文献   

13.
在科赫特之后,自身心理学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巴卡尔的自身对象理论,基多的渐成-等级模式,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理论都受到科赫特自身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自身心理学理论还在成瘾行为,变态性行为,临床社会福利工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说明利赫特所创立的自身心理学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分析新范式。  相似文献   

14.
宋晓 《法学研究》2009,(6):193-206
国际私法的识别问题是独特的法律问题,只与法律适用有关,而和管辖权无直接关联。理论纷乱的源头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识别对象的认识不清。识别的对象是法律规则,识别的中心问题是识别外国法规则和解决识别冲突。识别过程反映了实体规则与冲突规则的对向交流关系,法院地法说和准据法说各执一端。新法院地法说灵活游动于两端之间,透显了识别问题的本质和实践要求。识别问题只宜强化理论指南,而不宜通过立法解决。  相似文献   

15.
王永茜  胡菲 《河北法学》2012,(8):166-167,168,169,170,171,172
关于共犯的处罚根据,理论上存在着各种学说,其中,惹起说﹙因果共犯论﹚具有理论的合理性。但是,在惹起说内部,又存在着混合惹起说和修正惹起说的对立,这两种学说的对立直接反映出结果无价值论和二元论的对立,不能将这两种学说视为一种学说,予以折中调和。应该从刑法理论的基本立场、共犯是否具有固有的可罚性、共犯和违法性的关系、共犯和构成要件的关系等方面,正确看待混合惹起说和修正惹起说在理论上的本质对立,但在实务中认定共犯的时候,根据这两种理论可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只是在片面共犯和中立的帮助行为等特殊场合,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规定较少,然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应当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可行性。承认该制度的可行性不仅符合物权法立法的目标、物权法体系和谐的要求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且从解释论角度讲,该制度符合立法背景、立法目的,能够达到法律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行政法理论基础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的宪政原理和制度以及社会历史条件导致了诸多行政法学说的相继出现 ,并指导着其行政法治建设和行政法学研究。我国的行政法理论和实践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路径 ,行政法理论基础处于规范研究层面 ,对我国行政法的认知和把握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 ,紧扣“控制国家权力”的宪政理念 ,在公民与政府的对峙与良性互动中点滴积累行政法的实践 ,以此迎来宪政的曙光。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素质现状与提高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建立,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已迫在眉睫。本文采用冰山理论、胜任素质理论等方法,从公务员十个基本素质入手,对吉林省政府机关部分公务员进行了问卷及测试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旨在探索和创新公务员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解除效果之折衷说不符合我国合同法第97条规定的文义和规范意旨;解除不消灭合同关系之说不符合客观事实;将恢复原状义务作为合同解除导致的返还债务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弱点。折衷说对于我国合同法第98条的解读、对于合同与违约损害赔偿之间的依存关系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在利益衡量方面处于劣势。在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和合同解除三者之间关系的把握上,折衷说看错了法律评价的重心。折衷说关于解除权行使的行为引起物权变动之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0.
西方法学界所指称的刑法解释目标,实质上是指法官的刑法适用解释的目标,而我国刑法解释体制仅包括刑法立法解释和带有普适性的刑法司法解释两类,并不承认法官的刑法适用解释。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在探讨我国刑法解释目标的选择时,大多是针对刑法司法解释而言,忽视了刑法立法解释自身的特殊性。依照各自的性质、特点及法治现状,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应采取以主观解释为主、客观解释为辅的折衷说,而刑法立法解释目标应当采取客观说,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实对法律的期盼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