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福建南平、广西合浦校园血案的接连发生,花季少年惨遭荼毒,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神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中国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约有3.4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1%.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事关国家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日趋增多,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14):34-35
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民政部近日决定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将在城乡基层建立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开展流浪乞讨、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等困境儿童的排查摸底和定期走访工作,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临时照料、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监护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将建立受伤害未成年人发现、报告和响应机制,配合相关部门打击操纵、教唆、利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协调相关部门对漠视、虐待、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因受自身心理、生理和外部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递增,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新课题。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工作,不仅有益于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的保护,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4.
张钦文 《唯实》2010,(7):89-91
德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起步比较早,具有自己的特色:典型意义,强调预防,注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一般性保护;凸显教育矫正,全面落实对罪错少年的犯罪救济;政府主导、社会承办的高效运行机制;系统规范、监管严密的项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认真抓好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提升法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宣传教育水平,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事业。9月12日上午,城中区法院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前往联点的观门街小学向在校师生赠送《法在身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普法漫画书100册。  相似文献   

6.
马迪  许丽 《世纪桥》2008,(5):62-64
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未成年被害人具有与成年被害人不同的特点,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和法律的关注与保护,他们在参与刑事诉讼、免受二次伤害以及被害后的救济等方面应当享有特殊的权利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织存在主体缺位、知者缺失、中心偏离等问题,因此,其可以借鉴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的经验,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社会组织——家长教师协会。实践中,家长教师协会必须在党的指导和法律框架内维权,建立有层无级的组织,注重文化差异,形成合力,以推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3,(13):71-71
近来,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频发,如何保护耒成年人成为热点话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的民事侵权行为并不少见。我国诸多法律、法规都对未成年人做出了特殊保护规定。让孩子远离犯罪分子的伤害固然是首要的,维护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合法权益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3,(7):71
近来,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频发,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成为热点话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的民事侵权行为并不少见。我国诸多法律、法规都对未成年人做出了特殊保护规定。让孩子远离犯罪分子的伤害固然是首要的,维护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合法权益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
福建南平、广西合浦校园血案的接连发生,花季少年惨遭荼毒,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神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如何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一直是全社会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本期特选取几个案例并进行分析,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和不良行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未成年犯,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手段,包括惩罚手段也包括矫正手段。以非监禁刑罚为特点的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刑罚执行制度,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罪犯回归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还处在摸索阶段,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完善未成年犯矫正立法,加强矫正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设立适合未成年犯的矫正措施等,来帮助未成年矫正对象进行价值观的重建和社会关系的恢复,有效地矫正他们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从而促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少数未成年人由于受到社会生活不良现象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未成年人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的原动力,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近年来,未成年人的教育成长、权益保护、违法犯罪等总体形势并不乐观,农村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德安县为例,全县高中(含职高)录取率72%,农民工离婚登记率80%,  相似文献   

15.
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未成年被害人具有与成年被害人不同的特点,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和法律的关注与保护,他们在参与刑事诉讼、免受二次伤害以及被害后的救济等方面应当享有特殊的权利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这既是对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当年鲁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激起了社会对封建礼教的痛恨;今天面对未成年人监护,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话题毅然沉重。未成年人监护纳入公权监督,从监护监督概念入手,参照国际惯例,设计监护监督机制链条,实现宪法权利实体化,国家就能负起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监督职责,为他们撑起一片法律保护伞。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弱势民众群体的特别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唯实》2004,(3):37-41
农民、民工、城市失业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流浪民众群体、亚健康民众及非主流社会民众群体等等,是我国社会主要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经常受到种种侵害,为了体现真正的平等权,必须对这些弱势群体予以特殊的法律照顾和保护。从现在开始,必须循序渐进地加强这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侵害的群体,特别需要法律和社会的保护。笔者从未成年人被害的原因入手,以期达到预防犯罪、降低未成年人由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机率、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侵害的群体,特别需要法律和社会的保护.笔者从未成年人被害的原因入手,以期达到预防犯罪、降低未成年人由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机率、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