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中应如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与规则,创新村民自治机制与模式,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应当在充分认识村民自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准确领会村民自治的完整内涵,并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的具体情况对村民自治制度加以完善。福建省部分地区正在实行的“户代会”制度,不失为广大农村地区村民自治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在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中指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并列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我国四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神经末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保障亿万农民民主权利的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村民自治”的缘起、成型,认为“村民自治”制度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结合的产物。分析“行政化”产生的表现并认为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自主性非均衡、强制性制度变迁压制诱致性制度变迁,是造成“行政化”倾向的原因。因此,需要完善国家政权,增大乡村社会自主性,使二者达到相对均衡,实现“国家——乡村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在村委会直选和村民自治的政策背景下,乡镇对村庄既有控驭的现实必要,又受到来自村民自治制度的掣制和村庄的民主压力。对山东省x镇的调查发现,乡镇政府一方面借助包村干部制度和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两项正式的行政制度介入和控制村庄,另一方面努力通过非正式的庇护主义制度对村干部实施隐性的约束。这种乡镇对村庄的“行政-庇护”型控驭方式,一定程度上修复了村委会直选和村民自治造成的所谓乡村“管理脱节”,同时也缓解了乡村关系“行政化”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制度冲突和逻辑张力。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是一种以参与为根本特征的民主治理形式,它对农村的基层民主和“两个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有效参与是现代民主的核心内涵之一,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情况与实际效果,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村民自治制度与实践的评价和投入。对村民自治中的公民参与现状的深入研究,将产生以点带面的“连锁效应”,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村民自治制度在中国农村的兴起与发展,诸多问题也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利于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运用“经济人”假设理论,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约束的角度提出具体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村”是在村民自治基础上先由村民自发探索,后经政府主动介入整合的一种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制度创新。它以道德评议制度为核心,通过灵活多样的道德评价方式和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村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德治村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完善村民自治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管理民主则主要取决于村民自治的完善程度。当前村民自治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制约了村民自治的良性运行。完善与发展村民自治,要尽快界定清晰农村集体资产,建立健全保障农村集体财产安全的制度;改革农村“两委”设置,明确农村“两委”职能,建立起有效运转的监督体系;健全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村民自治实践的逐步深入,村民自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 表现为对“两委”关系、乡村关系、村民会议制度、村民自治权的救济等方面的规定不够完善,过于 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确保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完善村民自治的法 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在推行过程中丰硕的成果,诸如“海选”、“村名公决”、“预选”、“两票制”等制度创新,新的法律的推行包括“大学生村官”等政策扶持,使得村民自治的推行前景广阔。但是,农村强大的“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挑战、以及如何处理与村党委和乡镇政府的关系等都是村民自治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村民自治中的问题应当通过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中将村民自治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政治与行政的分析框架来看,“乡政村治”的制度安排实际上就是乡镇行政体系与村庄政治的并存格局。村民自治的运行困境主要来自于行政吸纳所导致的村庄政治的塌陷。重建村庄政治生活需要扩大村民自治的范围、重建乡村社区、强化村民各项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我们宜城市委积极推行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和功能“三位一体”,村级重大事务实行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开展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联共建”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制”模式.促进了农村科学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李默海 《理论前沿》2009,(17):26-28
保障村民的四大民主权利,必须从村民自治制度的内部、外部两个渠道入手:在内部,提升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在外部,加强地方政府对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基于当前村民民主素质仍然不高的现实情况,地方政府在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过程中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乡政村治”模式下乡村治理的难题在于“乡政”与“村治”的矛盾,实质是乡镇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两种权力的冲突。在观念层面上,政府需要转变传统的管制行政理念,村民需要转变片面的过度自治理念;在制度层面上,要明确界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从制度外因素来看,可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协调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矛盾,还可通过乡镇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私人感情”联络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正经历着从普遍推开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转变。但村民自治并未摆脱内部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制度上的缺陷及自治主体的不适,基层民主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规范村民自治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健康的村民自治观念等方面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村民自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村民自治的进程,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研究解决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亏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走出村民自治中“两委”矛盾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转型时期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自发端至今,村民自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简称《村组法》)正式颁布以来,村民自治得到了明显的强化。但是在实践中,村民自治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作为村一级两个主要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委员会,即俗称的“两委”之间的矛盾日益凸出,并愈演愈烈,使村民自治陷入了一种困境。为此,如何走出村民自治中“两委矛盾的困境,以确保农村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有效落实成为了党和国家十分关注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视角,研究村民自治问题是近三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村民自治的重大意义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研究,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成因研究,深化村民自治的对策研究,关于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等,且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新形势下,加强开展村民自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证比较研究,村民自治中的"两委关系"研究和制度创新,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研究等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不合理问题 ,要靠将村民直选的制度机制纳入“两委”组织建设 ,完善村民自治监督约束机制 ,以及改革县乡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