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园里鸡、鸭撒欢,黑土地上绿海翻腾。还没走进资源县车田瑶族乡黄龙石寨村,就感觉到淳朴、祥和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瞧!这边的村民“黄花垂髫怡然自乐”;那边的村民“带月荷锄归,相见语依依”、“四海无闲田,村民乐开怀”……  相似文献   

2.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前,宜州市(原为宜山县)合寨村(原为大队)农民一个创举,震动了全国、震动了世界。这一创举就是农村“村民自治”。这一创举启动了当代中国广大农村新的历史性变革;这一创举让西方人进一步懂得,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民族之一。在“村民自治”三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今年8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给合寨村挥笔题词:“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许凌志 《当代广西》2010,(15):48-49
合寨村是"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位于宜州市屏南乡西南部,与柳江县土博镇、忻城县欧洞乡相邻,是三县(市)的交界处。全村有12个自然屯,1050户,人口4298人,其中壮族占95.3%。合寨村于1980年在我国率先实行了村民自治,比我国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推行村民自治早了18年。通过三十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黎莲芬 《理论月刊》2010,(2):168-170
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的村民自治是我国村民自治的成功案例,其成功的经验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由合寨村开启的中国村民自治,是在争论中艰难前行发展的。实践第一和着眼未来是我国村民自治发展的两条基本经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大力发展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和基层民主确立为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可望通过大力发展村民自治,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5.
张周来 《今日广西》2008,(20):22-23
在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果作屯,一棵百年大樟树至今蓊蓊郁郁。28年前,正是在这棵树下,村民们自发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由此,合寨村开始“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揭开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全新一页。  相似文献   

6.
2013年5月6日,兰考县谷营乡马寨村村南头,人声鼎沸,鞭炮齐鸣。这是马寨村村民正在庆祝该村至黄河大堤公路竣工通车。兰考县谷营乡马寨村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负责的帮扶村。这条路是马寨村村民去乡政府驻地和兰考县城的唯一公路,也是谷营乡在黄河滩区贯通南北的一条重要防汛公路。该路全长9.3公里,由于年久失修,车辆碾压,损坏特别严重,路面基本是坑道和土路,车辆经过时,晴天一路颠簸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无法通行,马寨村及附近村民出行和生产生活极不方便,也直接影响了马寨村及谷营乡的经济发展。当地群众要求修建这条路的呼声很高。但苦于缺少项目资金,一直无法修建。2010年,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下派驻村第一书记一到该村负责帮扶工作,就把修建这条公路纳入重要议事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们河南省滑县上官镇焦二寨村的支部书记刘广兰,当官10年来,两袖清风一从未沾过公家一分钱的光。村民们夸他是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1987年刘广兰就任村支部书记时,村里学校危房急待翻修,学生不得不在露天上课。教师在家里办公,群众意见很大。广兰主任伊始,实行民主理财,筹集建校资金。群众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很快集资4万多元,盖起了新教室。过去二寨村群众吃水很难,经常要拉着车去村外找水。1990年刘广兰和村干部研究决定打井,让群众吃上自来水。1998年,村里架电时,正是三秋大忙,刘广兰的妻子刚生小孩。作为…  相似文献   

8.
1997年12月中旬,项城市李寨镇大魏寨村的几位农民来到省会新闻单位,反映该村以村支书魏保元为首的村领导班子于夏收后在收取村提留、乡统筹过程中私自加码,并擅自改动农民负担明白卡;行政村帐目混乱,村务不公开;村干部肆意谩骂、殴打村民,作风霸道,侵犯村民民主权利,侵占公有财物……要求记者前去调查,呼吁有关部门前去处理。不久前,记者赶往大魏寨村,就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使记者感到:大魏寨村领导班子堪忧……  相似文献   

9.
陆炳强 《当代广西》2008,(21):32-33
1980年初。新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广西宜山县三岔公社(现属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诞生。两年后,“村民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1988年6月1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全国开始试行,1998年11月4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稿正式颁布施行。由此,村民自治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实现了从民主原则到公民行为的巨大跨越。这被称为中国内地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政治生活的最大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村民自治制度,已成为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河边寨村委会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者米拉_祜族乡东部,分别距乡政府和县政府驻地25公里、78公里,辖16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1044f户4379人,居住着拉祜族、苗族、瑶族、哈尼族等四大主体民族。全村委会耕地两积776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蕉、橡胶、草果、木薯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人畜饮水困难、产业发展滞后、村民生活水平低下、部分群众仍住在破旧危房中等问题。2012年,云南省广泛开展“四群”教育活动,隶属于河边寨村委会的大良村、东风村被确定为红河州民宗委挂钩扶贫联系点。  相似文献   

11.
正情景重温1979年,随着包产到户在全国铺开,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当时为"宜山县")合寨村,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赌博、盗窃、滥砍滥伐等社会乱象四处蔓延。为了管理好农村经济、社会事务,1980年2月5日,合寨村村民自发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第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每逢寒冬一来,天干半月无水喝。"这是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东寨村村民过去缺水生活的真实写照。干旱时节,村民挑一担水来回要走五六里路,家里一水四用,洗菜、洗脸、洗手洗脚、喂牲畜,可谓滴水贵如油。莲花镇东寨村位于莲花镇西南部,是瑶族同胞集中居住地,全村400户,其中汉族有64人,壮族80人,瑶族1456人。为解决生活饮水问题,东寨村2007年开始自打水井用于人畜饮水,但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各家打出来的水浑浊而且泥沙多,只能用于简单的农田灌溉,生活饮水问题始终未得到彻底解决。为了水,村组相争、个人相争,争水成为东寨村的新矛盾。特别是在排队打水时,为了快点打到水,村民经常  相似文献   

13.
何可寒 《当代广西》2005,(24):33-34
2003年12月8日,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场会在宜州召开; 2005年1月6日,全区铁路护路工作现场会在宜州召开; 2005年3月31日,全区村民自治现场会在素有“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宜州市合寨村召开;  相似文献   

14.
秦崇广 《当代广西》2012,(16):41-41
"七一"前夕,容县人大代表、石寨镇石寨村党总支书记钟志被自治区党委授予"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是继2011年他被自治区党委授予全区"二十佳基层党组织书记"称号之后的又一殊荣。最近,笔者来到石寨村采访,石背组84岁的陈振森老人指着从家门口经过的硬化道路称赞说:"钟志当党总支书记4年,便带领党员群众将全村的村屯道路都硬化了,这个后生确是好样的。"钟志小时候家境贫寒,  相似文献   

15.
市委书记关心民族教育3月14日下午,春雨蒙蒙。郭店乡华阳寨村100多名村民和30多名学生,手棒着绣有“情系回民心,捐资育后人”的锦旗来到新郑市委院内。原来,郭店乡华阳寨村是新郑市回民最为集中的地方,今年春节刚过,新郑市委书记岳文海就来到全市唯一的回民...  相似文献   

16.
<正>"没想到我们向人大代表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得到解决了,真是给我们这些种植户帮了大忙啊!"近日,家住新郑市龙湖镇于寨村的村民老张高兴地说。原来,龙湖镇于寨村是远近闻名的樱桃产区,但今年由于天气缘故,温度变化较大,对收成极为不利,村民们希望能有农业方面的专家来指导。201 4年4月,新郑市人大代表在"走网格"工作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协调市农委  相似文献   

17.
罗皓予 《当代广西》2010,(23):35-35
"2007年5月28日。冒着炎热的天气,陈文现局长带领黄福仕副政委和我,还有古障镇的韦振武副镇长一起去花子寨村规划村容村貌。中午12点钟我们才到达花子寨村,大家又累又饿,但为赶时间,我们都顾不上休息,陈局长亲自带队拉皮尺测量建房土地,当场和大家一起研究和规划花子寨村的新村建设草图,以便给设计部门作新村设计参考。大家一直忙碌到天黑,才把68户村民的新建房地址规划好。"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条例》在2018年12月18日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者、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原副主任韦焕能获得"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同时,合寨村通过选举成立村民委员会的创举被列为改革开放40年的40个"第一"。  相似文献   

19.
“坎上组杨启超,40票。”“冲顶组周春华,40票。”“方院组杨尤亮,40票。”……12月24日,岑巩县思阳镇磨寨村实施“阳光低保”,这是村民公开投票选“困”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20.
“是他,是他,他就是我在东莞打工的大儿子。”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韦大妈指着视频里的儿子兴奋地说。宜州市作为全区村级“两委”换届“公推直选”选举试点县,在试点工作中,根据试点村外出经商务工选民多、村民委员会选举时间跨度长、外出务工村民难以返乡履行选举权等因素,结合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在全区首推电话和QQ视频投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