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及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此,应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观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个讲清楚"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传统文化自信的思想、关于民族精神作用的思想、关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以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的思想。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的高度担当,是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林超民 《思想战线》2000,26(1):135-137
我们中国人一提起孔子与儒家思想就会顿生“家园之感”。这是我们对自己所继承的优秀文化传统特有的亲切、关爱与认同的思想情怀。人们在谈论孔子与儒家学说时 ,大都集中在其道德规范、政治主张、教育理念等方面。很少研究他们在处理华夏与四夷的思想和策略。毫不夸张地说 ,孔子与儒家的民族思想对维护中国的“大一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作用 ;没有孔子“华夷一体”的“大一统”思想就没有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家园”。徐兴祥的《中国古代民族思想与羁縻政策》为我们深入了解孔子与儒家的民族思想及其在中国历代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中…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强国以及文化自信的建立,离不开民族传统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两千多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和主流,孔子及其思想理应得到公平、合理、客观的评价。因此,如何认识、解读孔子,使孔子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想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应有的价值,是一个不得不正视、亟需解决的问题。谈及孔子,每位读者似乎都不陌生。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国际上声名远播。但是,虽然孔子享誉海内外,对孔子的认识却一直存有争议,并未真正达成共识。这不仅因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5.
张发钦 《理论月刊》2007,3(3):183-185
文化对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涵养与孕育作用,文化涵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民族精神健康发展;善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统;勇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文明的有益成分,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培育和提升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雷锋精神熔铸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炼和结晶,并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深受儒家文化为主干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影响、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充分汲取毛泽东对儒家心性修养和民本思想批评和继承的思想精髓等三个方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雷锋精神的思想文化源流,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思想精髓、精神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优质基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谈民族文化是一道难题。谈民族优秀文化,必须努力做一番汰其芜蔓、取其精华的工夫。更是一道大难题.进一步谈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这弘扬二字实在不是简单的顺口溜词,如何弘扬得起来,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了.在改革开放与反腐倡廉同时并举的今天,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不能避而不谈,还应把它当作群众性的议题,广泛而又通俗简明地大谈。因此要拿出一个前提,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下,必须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用来抵制腐败的泛滥,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中华民族文化,历经各民族几千年的斗争和融合,量变、质变,形成今天这样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读者在线     
《今日民族》杂志是指导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交流民族工作经验,传播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昆明市拥有广泛的读者。  相似文献   

9.
粟高燕 《理论月刊》2007,(3):153-156
余家菊是近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民族性教育思想内涵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民族性教育对于国家的意义;民族性教育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民族性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研究余家菊民族性教育思想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促进教育自身的现代化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最近,联合国就以孔子的名义设立了一个全球教师奖。为此,我们建议,在教师节期间,开展尊孔祭孔活动,既能传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又能充实教师节的活动内容,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武 《今日民族》2012,(12):49-51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标志.正如《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以下简称《概说》)所总结:"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团结统一,并区别于外族的一套符号和观念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据.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就消亡了." 在曲靖市直机关工委组织"读书、感悟、进步"活动中再次翻开这本《概说》,并联系民族地区实际和民族宗教工作实践,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学习十八大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05,(5):62-62
先进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启迪美好心灵的火炬,对塑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正气有着重要意义。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具有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有着健康向上、催人进取的思想内涵。自中共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宣传,积极贯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治国理政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借鉴传统"和"文化加强对外交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继承传统富民思想,以传统价值理念为渊源培育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借鉴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这些理论创新与实践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复兴的重大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段伟 《传承》2011,(25):58-59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开封市紧紧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独具特色的节会品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为开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文化动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匾额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优秀匾额集中国历史之思想、制度、艺术、文化精华于一身,在民族成长进程中,曾对社会生活广泛发挥主流价值观教化的正能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用历史文明硕果教化社会、立德树人。首都北京作为匾额文化高地,对此应主动有所担当,尽快启动中华匾额申遗程序,以振兴优秀匾额文化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目前,历经时代变迁,匾额文化衰微,识匾、懂匾、存匾者大大减少,残存的历史匾额多碎片状存在于文物建筑、博物馆单位、部分收藏者。新的制匾挂匾于  相似文献   

16.
为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17.
张春波  石璐璐 《人民论坛》2011,(10):216-217
中华优秀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因此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建设当代优秀民族文化,并推动文化创新。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保护规划和立法工作,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发展好民族文化产业,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当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因此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建设当代优秀民族文化,并推动文化创新。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保护规划和立法工作,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发展好民族文化产业,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当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离不开核心价值理念的支撑;民族复兴的梦想,需要精神旗帜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弘扬,将在全社会凝聚起向上向善的蓬勃力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深层动力在于文化价值层面。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培育平台。在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20.
王承吉 《今日民族》2011,(11):4-I0002
11月21日至25日,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普洱市举行。本届展演由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以“展示民族艺术风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声乐、器乐、舞蹈展演,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积极服务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