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洛克的“反省”说过去在苏联和我国的哲学史教科书里一直被视为难心主义而受到批评,全面地、实事求是地把握“反省”说,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反省”说的提出和“反省”的真正含义 “反省”说是洛克在其哲学名著《人类理解论》中提出来的。它是如何提起来的?“反省”在洛克那里的含义是什么? 众所周知,十七世纪的欧洲广泛地流行着“天赋观念论”。欧洲大陆的唯理论特别是笛卡尔和英国的剑桥柏拉图派都固守这错误观点。这引起了洛克的不满。洛克从经验出发,致力分析“天赋观念论”的各种论据和借口,逐一加以驳斥,而后针锋相对地指出,无论是在“思辨领域”、“认识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道德领域),所谓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由培根首创的经验论哲学,从洛克经贝克莱到休谟经历了一个内在的逻辑发展过程。而其演化的实质是逐步使经验论原则彻底化。  相似文献   

3.
《人权》2001,(1)
从严格意义上说,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理论概念,“人权”最初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提出来的。 17世纪,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封建政治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确立自由竞争和无政府状态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洛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系统地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洛克断言:“人类天生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在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创立了以生产劳动实践观为基础的科学实践论 ,揭示了人的实践本质和实践的人学本质 ,给社会历史以客观的承认和尊重。由此 ,他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本来面目”,解决了人类实践和人类意识的关系问题 ,把握住了社会实践的客观进程 ,说明了“人”的实践本质。在这样的意义上 ,他的新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把唯物史观说成是物质本体论的推广 ,或者借口不赞同这种“推广”说而抹煞马克思历史观的唯物主义性质 ,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错释  相似文献   

5.
论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鸿鹤 《人权》2002,(5):44-46
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其核心是论证资产阶级的追求无限财产的无限权利。本文拟对此加以分析。 洛克首先通过设定一个人类文明社会产生之前的“自然状态”来伸张人的自然权利。洛克认为,人性中并没有天生的道德准则,只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趋乐避苦的倾向或欲望。人的这种欲望需要由以奖励和惩罚为手段的法律来制约,否则它就会使人类的行为失去规范,使社会陷入混乱。从这一点上看,洛克与霍布斯的观点是相同的。然而,在洛克看来,以满足自己的欲求为第一需要的  相似文献   

6.
雷勇 《前沿》2008,(9):26-29
费尔巴哈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不仅重塑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而且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本主义哲学。它超越了近代西方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它从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拯救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人本主义传统,对宗教的批判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的人的本质理论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7.
关于认识主体的研究,已为近年来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着重对唯物主义主体观的演进,作一些历史的考察。一、“白板”、“看客”论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系列中,最早形成关于主体认识的是唯物主义经验论。在近代思想史上,唯物主义经验论一诞生就面临着两个艰巨的思想任务:一个是反对宗教神学,再一个是为正在兴起的经验科学提供哲学论证。宗教神学把精神的“生产权”交给了上帝,认为上帝是一切的主体,人的智慧、思想只不过是上帝启示的结果。伴随生产和实验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自然科学,却得出了与宗教神学完全相悖的结论。哥白尼积三十年天文观测之经  相似文献   

8.
王刚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95-196
洛克,自由主义的创始人。他的自然状态、自然权利、社会契约、分权制衡、有限政府等学说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是古典自然法学流派的经典理论,从政治法学的角度来看是一套建国理论。仅从权利优先、分权制衡、民主宪政等角度来研究洛克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思考洛克理论的另一个面向——建国问题。本文以信托为视角,在重新梳理和表述了作为英国大地之法的洛克的建国理论后,笼罩其上的神秘光环和环绕其后的抽象哲学隐退了,散发出英格兰的独特气息。建国理论的构建,也是中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洛克的理论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具体的答案,但却启示我们,在建国问题上需要发明既能够接续和传递本土政治特色、又能够与其他文明体的政法理论进行对话和博弈的大地之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唯物史观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出发,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剩余价值理论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运用于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阻碍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揭示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一生思考和关注的中心。这一中心构成了马克思理论的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学说。马克思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则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立足于主体实践立场。揭示了现实生活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依据,把个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归之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与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从康德到黑格尔,是一次理性革命的胜利进军。在建立人类理性权威,摧毁封建神学的过程中,两位先哲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并不失色。以往,关于黑格尔的论述较充分,而对康德则多有漠视与偏颇。其实,作为近代辩证法的奠基人,康德的学说同样是一座装满宝石的大厦,有待我们深入探取。(一)现象与本体,知性与理性,是康德哲学中的主要矛盾线索,也是他的“本体不可知论”的根据所在。欧洲在近代,产生过英国经验论和大陆理性论两大哲学派别,他们在反对经院哲学时曾是战友,但又各执一端,并不彻底。经验论在贝克莱那里变成极端的唯我论,理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实质上是对资本集团之间利益与意志的相互制衡在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史上,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由来已久。早在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他的《政治论》一书中,就明确提出分权学说。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对外三权。洛克的这种分权学,实际只是两权分立,即把制定与执行法律的权力分开。他主张把立法权交给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占多数的议会来行使,因为这样既能限制当时英国君主的权力,又能使资产阶级掌握权力的核心,从而使君主派与自由资产阶级的权力得到暂时的平衡,实现资产阶级与君主派之间的权力再分配。到了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学  相似文献   

13.
让·保罗·皮亚杰曾是当代西方哲坛上的风云人物。他的认知结构学说激起了人们悠远的回想和深刻的沉思。我国哲学界对他的这一学说评价不同,褒贬不一,见仁见智。本文旨在对皮亚杰的这个学说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大方。 一 认知结构与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为,发生认识论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区别于传统认识论的独特个性。通观哲学史,认识论是近代哲学的研究重心,并形成了两个双峰对峙的认识论派别——经验论和唯理论。但他们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完整地创立了人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创立了哲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创立了阶级斗争理论和经济学说,创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它们都是这门科学的组成部分。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是相当可观的。马克思为给共产主义运动奠定科学基础、指导国际无产阶级斗争做了许多实际的革命工作。为了人类马克恩主义的反对者总是企图把它说成是没有自身的哲学基础的经济学,或者把它表现为与它的核心的(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阶段的问题上)实际的革命内容相对立的东西,或者采取其它的手段。他们突然“发现”马克思是一个空想预言家,在他  相似文献   

15.
皮亚杰所说的传统认识论是指经验论和先验论这两大认识论流派。皮亚杰曾经受过经验论与先验论的深刻影响,他接受了二者的一些观点,同时也觉察到它们都有一些难以克服的根本缺陷,认为它们都不能圆满地回答认识论问题。于是,他以儿童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成果为主要根据,对经验论与先验论进行了辩证的综合。在继承二者的基础上,也在批判二者的过程中,提出了发生认识论。  相似文献   

16.
洛克的立法权理论源于其分权理论,而且是分权理论的精髓所在。“立法至上”主义包括立法权性质、立法与行政的关系,处理原则等。洛克的立法权本身是有缺憾的,他没有指出分权中对立法的相对制衡标准,法国的孟德斯鸠继承和发展洛克的理论,弥补了这一缺憾,并提出了立法权也应受到行政与司法权力的制约,美国宪法便在此基础上产生。于是,17、18世纪的英美宪法出现了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17.
舒远招  贺跃 《湖湘论坛》2011,(5):103-107
作为唯理论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勒内·笛卡尔虽然主张天赋观念论,但在他的唯理论思想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论因素:第一,在论识的起源上,他不仅主张天赋观念论,也主张有一些观念(感觉)来源地外物的刺激;第二,在阐述其主要哲学原理“我思,故我在”时,他把内在的感觉和想像都当作了“我思”的一部分,认为“我思”包含了“我感觉”和“我想像”;第三,在论证物质实体的存在时,他充分肯定了感觉的想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显然感觉的想像在笛卡尔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考察西方唯物主义经验论思想的发展时,应把他的思想也当作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历史观问题上,费尔巴哈是个十足的唯心主义者。他抽象地理解人及其本质,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并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是宗教变迁的历史。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在社会本质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等方面全面超越了费尔巴哈,创立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9.
洛克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先驱。他的政治哲学主要体现在《政府论》和《自然法论文集》当中。在洛克看来,人类只有从经验自然主义出发,才能洞悉自然法的奥秘,它作为一种普遍的逻各斯寓于人的共同理性当中。人类只有效法神圣的自然律法才能获得自我救赎,避免走向痛苦的深渊。  相似文献   

20.
孙山 《求索》2010,(7):134-136
正当性问题是知识产权制度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直面的问题。洛克的劳动财产权说一直是最有影响力的正当性解说,以往的研究大都将该学说与智力成果权说割裂开来,认为该学说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部分修正加以解决。实际上,洛克的劳动财产权说在解读知识产权制度正当性时有内在的不可消解的逻辑矛盾,由该理论衍生的智力成果权说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及实践活动也没有指导意义,劳动财产权说不能对制度的现状作出合理的解释,更不能为制度的改进指明方向,所以必然要被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