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5月17日,我们在所内剖检一只人工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Moniezia benedeni)的羔羊时,偶然发现了一条与其它正常贝氏莫尼茨绦虫混合寄生的畸形绦虫。制成染色标本后,经详细的形态学观察并参阅文献资料,确认这条绦虫为畸形贝氏莫尼茨绦虫。标本保存于本所寄生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不同型虫体@袁正朴@吴国学¥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研究所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不同型虫体袁正朴吴国学(执笔)郭淑珍王文飙(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747000)贝氏莫尼茨绦虫是牛羊的主要寄生虫之一,鉴定该虫体时以相似的节间...  相似文献   

3.
一条畸形扩展莫尼茨绦虫王道地(西南农业大学动物养殖学院重庆630716)1995年9月,在四川达县剖检1只山羊,发现十二指肠内有2条绦虫,链体均在70cm以上,有大量脱落孕节,其中1条稍宽。镜检2条绦虫头节时,见链体稍宽的绦虫头节有6个吸盘,制成染色...  相似文献   

4.
1976年,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作为一种新的高效、低毒、广谱抗蠕虫药问世,颇受重视。国内外学者在其药效学上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证实丙硫苯咪唑对畜禽及人体寄生绦虫的成虫有很好的疗效。最近有人研究了其对绦虫蚴的作用,取得可观的结果。Saimot(1983)和Morris(1983)将其用于人体棘球蚴(Echinococcus)病的治疗;韩宇等(1683)用其治疗人工和自然感染的猪囊尾蚴(Cysticerus cellulosae)病。丙硫苯咪唑对绦虫童虫的药效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绵羊为实验对象,旨在观察丙硫苯咪唑对人工感染不同日龄贝氏莫尼茨绦虫(Moniezia benedeni)童虫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5.
丁萘脒是英国Wellcome Foundation公司出品的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兽用驱除绦虫药,一般多以盐酸盐的形式使用,称为盐酸丁萘脒(Bunamidine),化字名称为N,N-二正丁基—4—正己氧基—1—萘脒盐酸盐。据国外报道,该药对人和畜禽的许多绦虫有效,而且毒性较低,副作用少,使用极为安全。国内由内蒙古兽医药品监察研究所兽药合成室和北京工业学院六系研究合成。我们用本药对绵羊莫尼茨绦虫进行了药效试验,大面积生产性防治试验以及毒性试验。时间:1983年7~12月,地点:内蒙古四王子旗东8号公社梁底大队和5号地小沟子生产队。  相似文献   

6.
成年牦牛感染扩展莫尼茨绦虫的局部免疫细胞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成年牦牛所引起的免疫细胞学反应及致病作用,对感染牛的寄生部位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并同正常成年牦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仅寄生于牦牛的小肠.寄生部位的黏膜可见少量出血点,表面附有较多黏液,散在直径2~3 mm的溃疡灶,小肠黏膜集合淋巴小结较对照组发达,数量明显增多.光镜下可见小肠黏膜出血,部分黏膜上皮坏死、脱落,局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明显,黏膜层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银细胞显著增生,黏膜下层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增多.非寄生部位的组织及器官无明显病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寄生部位的肠绒毛断裂或脱落,圆顶区的数量较对照组多,圆顶区滤泡相关上皮中M细胞的数量也较对照组多.研究证实,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可引起成年牦牛感染部位强烈的免疫细胞学反应,表明成年牦牛肠道黏膜的抗感染能力较强,故寄生虫对其致病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7.
新兽药氯硝柳胺哌嗪(又称曼桑尼尔、驱绦净、Mansonil、Sagimid Phenasal)是氯硝柳胺(灭绦灵)的哌嗪盐,化学名称为5-氯-N-(2’-氯-4’-硝基苯)水杨酰替苯胺哌嗪,为西德拜耳公司首先推销的产品。国外报道对家畜的各种绦虫,如牛、羊的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等有高效,对肠道的前后盘吸虫幼虫也有效。内蒙古兽医药品监察研究所合成此药,通过鉴定,现已有小批量生产。我们用本药对绵羊莫尼茨绦虫进行驱除试验,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烯醇化酶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通过基因质粒文库克隆分析了扩展莫尼茨绦虫烯醇化酶基因mRNA的全长序列,同时应用SYBRGreen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了该基因在虫体4个不同发育阶段即头节、幼节、成节、孕节的组织表达差异。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691bp,编码445个氨基酸,蛋白的理论分子质量为48.94ku,等电点为5.56,是含有螺旋和不规则卷曲较多的疏水性蛋白。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基因表达产物与肝片吸虫氨基酸的相似性达74.8%,属于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盐结合蛋白家族。Real-timeRT-PCR结果表明烯醇化酶基因在虫体各发育阶段的表达丰度差异显著,其从高到低依次为成节、幼节、孕节和头节。据此推测该烯醇化酶基因在虫体寄生过程中对细胞内物质的代谢与能量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扩展莫尼茨绦虫对成年牦牛小肠黏膜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染色与细胞数量检测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感染组和对照组牦牛小肠不同部位黏膜固有免疫细胞进行了详细观察、分析,并做了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牦牛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的黏膜固有免疫细胞即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均远远多于对照组牦牛的相应部位,差异都极显著(P0.01)。但感染组和对照组从十二指肠到回肠,上述5种细胞的分布趋势一致:上皮内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在小肠各段的数量分布均差异显著(P0.05);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从前至后呈增多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浆细胞呈增多趋势,然而空肠和回肠浆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时,成年牦牛感染部位小肠黏膜固有免疫细胞大量增生,但其分布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电压门控性钙通道β亚基和胶原纤维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不同体节的mRNA转录水平,以beta-Tubul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采用SYBR Green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即头节、幼节、成节、孕节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电压门控性钙通道β亚基、胶原纤维基因和beta-Tubulin基因的Ct值与阳性质粒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熔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电压门控性钙通道β亚基以及胶原纤维基因在虫体各发育阶段中的表达丰度存在差异。电压门控性钙通道β亚基在幼节的表达水平较高,而胶原纤维基因在孕节的表达水平较高,提示这2个基因可能在幼节和孕节的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珍贵动物。大熊猫蛔虫(Ascaris schroederi)感染普遍,据重庆市动物园调查,其感染强度为800~2000条,成都市动物园叶志勇等(1981)曾在一只大熊猫体内发现蛔虫竟达2304条,危害相当严重。熊猫蛔虫是McIntosh于1939年发现的,国内孔繁瑶等(1958)报告过熊猫蛔虫的形态特征,但有关该虫的生活史,尚未见报道。为了更有效地防治熊猫蛔虫病,我们对其生活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从新疆伊宁县和霍城县牛、羊体获得的刻点血蜱在实验室进行了生活史观察,实验证实刻点血蜱为三宿主蜱,一个生活周期为107~173天,一年发生一个世代。饱血雌蝉的产卵前期和产卵期随温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在28℃时分别为4~8天和24~32天。卵为椭圆形,大小为0.32~0.42mm×0.47~0.57mm,孵化期为33~38天。幼蜱吸血期为7~14天,蜕变期为10~19天,若蜱吸血期为6~15天,蜕变期为9~19天,雌蜱吸血期为12~17天。6~7月份饱血雌蜱部分发生生殖滞育,8月份以后饱血者则全部发生滞育,9月份以后饱血的若蜱也发生滞育,表现为变态延迟。饥饿成蜱在10月份以后饲喂在动物体时,发生行为滞育和摄食滞育。各个发育阶段都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在室温下,幼蜱生存130~220天,若蜱210~380天,成蜱240~600天。  相似文献   

13.
麻点璃眼蜱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 ,将麻点璃眼蜱 (Hyalommarufipes)幼蜱至若蜱置于牛体或兔体、成蜱置于羊体摄食 ;若蜱蜕化、饱血雌蜱产卵和孵化在 2 8℃、相对湿度约 80 %的培养箱中完成。在此条件下 ,对从甘肃省永靖县羊体获得的麻点璃眼蜱在实验室进行了生活史研究。试验证实 ,该种蜱为二宿主蜱 ,一个生活周期需要经过幼蜱、若蜱、成蜱和卵 4个发育阶段。幼蜱 5~ 7d饱血 ,蜕化为若蜱后不离开前一变态期蜱的寄生部位 ,继续在宿主体上叮咬吸血 ,经 14~ 2 4d若蜱饱血脱落。若蜱蜕化期为 18~ 63d ,平均 40 .5d。雌蜱饱血需 8~ 16d ,平均 12 .0d。雌蜱产卵前静止期 6~ 43d ,产卵期 16~ 2 9d ,平均 2 2 .5d。卵经 2 0~ 41d孵出幼蜱 ,平均 3 1.5d。该种蜱在实验室完成一个生活周期需要 91~ 2 2 6d  相似文献   

14.
为了简化绦虫染色手续,笔者通过摸索,拟定了简易染色法。经比较,染色效果与常规法相同,达到了虫体鉴定的目的。 操作方法 ①将虫体从5%的甘油酒精中完整取出,入足量的常水或生理盐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使虫体充分软化。②根据需要,剪取成熟节片、孕卵节片或头节,将其夹于两载玻片之间,用线绳扎紧两头,使节片充分压薄,然后复入70%的酒精中,重新固定3小时或更长。③染色:将固定好的节片,投入盐酸卡红液中浸染25~30分钟后取出,放入70%酒精中漂洗,除去浮色。④脱色:染好的节片移入2%的盐酸酒精中脱色5~30分钟,至大部分颜色已除,仅节片中央有部分蓝紫色,即可取出。⑤将脱色好的节片投入乳酚油——线虫透明液中,透明2.5~24小时,至眼观虫体透明,在解剖镜下能清晰分辨虫体内部各器官,即可取出封片。  相似文献   

15.
16.
本研究表明,鹌鹑是贝氏隐孢子虫的新宿主。贝氏隐孢子虫在鹌鹑体内和鸡体内的发育过程基本相同,潜在期均为3天,开放期分别为4~14天和4~24天,虫体的主要寄生部位为法氏囊、泄殖腔和呼吸道,发育的基本过程为3代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很少见到薄壁型卵囊。虫体形态大小在二者体内无差别,首次出现时间差别不大。经口感染,贝氏隐孢子虫可引起鹌鹑的发病与死亡,发病率为13.3%,病死率为100%,病程为2~3天。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和翅下垂。剖检可见气管粘膜水肿、粘液增多。H.E.染色可见气管粘膜表面有大量嗜碱性虫体,有时有大量细菌寄生;轻者粘膜上皮细胞纤毛消失,重者粘膜上皮脱落;固有层充血水肿。嗉囊注射接种表明,贝氏隐孢子虫在鹌鹑体内不存在从消化道向气管的移行。  相似文献   

17.
甘肃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kansuensis Hsiung et Kung,1955是寄生于绵、山羊盲肠、结肠内的一件线虫。首先由熊大仕、孔繁瑶(1955)发现并定名,后来沈守训(1979)又作了详尽描述。这种线虫分布在我国的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等省(区),对养羊业为害严重。其生活史尚未见有报道,我们于1981~1983年做了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采自天然草场上的青海血蜱在实验室进行了生活史观察。结果 ,青海血蜱生活史较长 ,为三宿主蜱 ,1个生活周期为 13 8~ 2 17d ,1年 1个世代。幼蜱、若蜱的吸血期、蜕变期皆随季节和温度不同而有差异。饱血雌蜱的产卵前期和产卵期随温度不同而有差异 ,并随不同月份有明显的生殖滞育现象。另外 ,还对各期饥饿虫体的寿命和量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9.
鹅多斑艾美球虫生活史及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10只10日龄雏鹅分别经口接种2.0×105~6.5×105个多斑艾美球虫(Eimeria stig-mosa)孢子化卵囊,在接种后48~180 h分期剖杀,对多斑艾美球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在内生性发育过程中,多斑艾美球虫可能仅有1个世代的裂殖生殖阶段,每个裂殖体含3~5个裂殖子。在感染后第108 h左右,多斑艾美球虫完成裂殖生殖并进入配子生殖阶段。所有内生殖阶段均在肠上皮细胞核内发育。潜隐期为4.5 d,显露期为4 d。25℃下卵囊孢子化时间为36~48 h。多斑艾美球虫主要寄生于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绒毛中部到顶部的上皮细胞中,引起轻微病变。感染鹅仅出现轻度拉稀,未发生死亡。结果表明,多斑艾美球虫对家鹅致病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三色依蝇(Idiell tripartitia,Bigot,1874)隶属于丽蝇科鼻蝇亚科中的一种。其幼虫所致的疾病为三色伊蝇蛆病,群众称此蛆为“地蛆”、“红头蛆”等。该蝇广泛分布于我县,对猪只的危害严重。为了探讨扑灭该蝇蛆病的措施,我们对其生活史及生态习性作了一些研究,现简报如下。 (一)方法 全县内分设数点,进行现场调查,采集各期标本带回实验室人工培养、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