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具有正确审美观点,提高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美育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在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共同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使初中思品课程实施美育教育成为必然。作为思品教师应该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学科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自觉地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一、揭示学科美的特性,注重美育意识培养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  相似文献   

2.
教学生读书     
当今的中学生,生活在外界刺激十分丰富的现代“旋涡中”,被各种流行事物所包围。这种环境有利于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当今的影视业较发达,极大地吸引了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多中学生把课余时间都“交付”给了电视荧屏,他们的节假日和良宵通常在电视机前“耗尽”。丰富多采的电视节目确实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审美情趣,有利于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但是,在中学期的成长过程中,认真细致地读书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程度不亚于其他。读书这一活动对于他们一生的成长都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因此,对学生进行“导…  相似文献   

3.
谭胜 《公安教育》2012,(6):48-50
<正>日前,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正式列入法学和工学门类,这是国家和学界对公安学人长期努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公安学科成长与发展的具体见证。对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来说,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公安学科发  相似文献   

4.
顾土 《同舟共进》2014,(7):16-20
笔者是1950年代生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接受的都是新中国的教育,但我的老师有不少却是在民国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基本教育是在民国阶段完成的。我的父母、外祖父母,也是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两代人。在老师和长辈身上,我从小就对那个时代的教育有切身的感受,它确实有太多值得传承、回味,值得铭记、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爱,是一个浪漫而永恒的话题。而对于中学生的“早恋”现象,教师们却谈“爱”色变。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渡过情感躁动期呢?我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思路:就是为这种“爱”搭起理解的桥,帮他们走出迷惑。具体方法就是──尊重和导引。所谓尊重,就是承认他们的这种纯真感情的存在,这是与他们平等对话的基础。中学生实际上相当反感“早恋”这个词,他们之所以对异性产生兴趣,是青春萌动期的自然表现。因此,此时的他们最忌讳别人说他们不成熟,他们急于表现自立成长的感情更是神圣不可侵犯。于是,我对于这种情感是给予更多…  相似文献   

6.
<正>一、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发展。高校国防教育学科的建设发展必然会推出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通过他们对国防教育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及学术素养指导国防教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提高国防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在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受到国  相似文献   

7.
《青年探索》的出版,对于广大青年和关怀年轻一代成长的人们,是一个喜讯。我们期望它能为我市青年工作揭开新的一页。年轻的一代是我们党和祖国的未来。他们成长得如何,党和人民极为关切。但青年人的健康成长不是自发的,要使他们真正成  相似文献   

8.
培育优势学科:提升大学竞争力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峰 《理论月刊》2007,(12):95-97
大学既要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又面临激烈的教育竞争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理论认识层面上分析了优势特色学科对于提升大学竞争力的意义和作用方式;探讨了优势特色学科成长实践中的重要条件;强调创新对于推动学科持续发展的动力作用,并提出有关的创新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正在进入职场。他们朝气蓬勃,知识面比较广,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而敏捷,往往能给企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升级、换代、转型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而且他们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企业中的骨干。  相似文献   

10.
高强 《公安教育》2002,(7):50-51,14
在公安学科体系建设的多次大讨论中,对于基础理论框架的讨论比较充分,为公安学科的理论建设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相对而言,对于公安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特征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跨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目前的实践教学,普遍而言,还远未真正脱离分散、凌乱的状态,缺乏系统性,同样也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指导。即使是2001年11月公安学者云集北京的这次关于公安学科体系建设的大讨论,虽在几篇关于侦查学科建设、公安刑事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等论文中不乏确有见地的论述。他们在刑侦科技综合实…  相似文献   

11.
当代,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新兴经济、文化产业为基础的社会条件下,青年,不仅仅代表着未来和希望,也越来越多地代表着我们所面对着的现实。——在当今许多朝阳产业中,青年已经成为骨干力量,占据主体性地位。网络信息、广告设计、证券投资、节目主持、律师业务、项目企划……这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对于许多中老年来说,它们是一些陌生的领域,与他们熟悉的行业之间有着较大的距离。而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些产业发展成熟的过程,是与他们自己的成长同步的过程。仿佛在不经意之间,他们就成了本行业中的骨干和行家。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曼 《前沿》2005,(5):91-94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 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发展和未来,因此, 全面科学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南开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起来的“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自出生以来就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他们被认为是与以往世代有巨大差异的“天生的理想消费者”,是拉动我国第三次消费大潮的主力军。随着“80后”独生子女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把握他们的消费特点无论是对于企业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注底层青年,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发展资源的匮乏使底层青年容易产生认识偏差,疏离主流社会,甚至有可能产生对抗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看待他们,真诚帮助他们,热情鼓励他们,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王艳玲 《人权》2002,(2):48-49
少年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从小就给少年儿童以初步的人权教育,对于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是非常重要的。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把有关“人权”的教学内容引进课堂.“尊重儿童”,努力引导“学生充当主角”。  相似文献   

16.
司文会 《求索》2011,(2):220-221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女性成长小说的经典作品,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这部作品中的空间问题研究不足,空间问题对于人物塑造及女性成长主题刻画等的重要意义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从后现代空间理论着手来分析珍妮的成长历程,剖析空间置换在成长主题刻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小说空间关系所折射出的性别、种族等政治关系等,都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发展职业教育培养21世纪的新型劳动者,必须从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抓起。因此改进职中德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政治课在德育中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成为职教改革和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要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这个光荣使命,就要细心洞察、深入分析研究职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态特征,探索他们的思想活动规律,对于政治课教师尤为重要。只有了解他们的心态特征和思维活动的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此,我们的做法是: 一、针对学生…  相似文献   

18.
年轻干部更要增强群众观念阎原田我们的干部都应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对于年轻干部来说,由于他们是在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政治上还不够成熟,思想作风还需要进一步锤炼,尤须增强群众观念,解决为谁掌权、...  相似文献   

19.
他们的初始学历与同龄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的成长历程显示,岗位是干部成长的平台85%的将军得到过越职提拔;每一位参与调查的将军都经历过不止一次各种风浪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7,(3):8-9
不能让小学生盲目学习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学的经典,小学生应该学习,但是,应当如何学习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论语》对他们来说,比较艰深和晦涩,《论语》中建筑了一个相当大的古代道德体系,要求小孩子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论语》,显得过于超前。因此,我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教材中引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类的简单警旬就足够了,同时配合以通俗易懂的道德教育,深入浅出,让他们渐渐地在成长中领恬传统道德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