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把创建文明生态村作为载体,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三个导向”,而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则应向深度拓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必须强化“三个导向”以创建文明生态村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应切实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战略,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管理城市的办法管理农村,大力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为此,必…  相似文献   

2.
符勇 《今日海南》2011,(12):40-41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海口市琼山区按照"以海榆东线为主轴,建设百里‘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丰富、乡村旅游发展’"的创建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使全区创建工作呈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百村联创、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截至2010年底,全区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村庄达到497个,占自然村总数的65%;受益...  相似文献   

3.
吴建东  郭潘 《中国发展》2012,12(4):12-17
该文介绍了琼山区近年来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按照“以海榆东线为轴,建设百里‘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丰富、乡村旅游发展’的文明生态村长廊”的思路,坚持“四个结合、四个为主”的工作方法,全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现状。该文指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文明生态村机制建设与农村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文明生态村存在巩固提高和后续管理问题、“农家乐”乡村游缺乏引导和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为此,该文从政府和村民两个角度给出四点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4.
实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完成新时代文化建设任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加强文化建设,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落脚点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等,推进它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中的实际应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思维和生态生产的创造力,使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
吴小曼 《新东方》2009,(5):24-27
海南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制订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文明生态村就是生态省的一个重要细胞。2000年9月,海南省立足本省实际,结合贯彻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精神,围绕加快农村发展,正式启动了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2002年4月,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力争经过五到八年的努力,使全省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我省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2006年1月,海南省人大三届四次全会通过的海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全省50%的自然村要建成文明生态村。时至今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已经在琼州大地星火燎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文明生态村”从一个全新的概念转变为在全国具有强烈影响的“农村品牌”。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河南省义马市启动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化。截至目前,该市70%的农村社区基本达到了文明生态村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前,海南正全面推进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城镇及文明生态村等的建设和发展。在这过程中,需要通过发展和推进生态文化产业,从而实现相关生态资源的有序整合与有效突破。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族》2013,(12):53-53
如何进一步推进文山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笔者认为应紧紧围绕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三个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周经若  邵诒蕉 《今日海南》2007,(1):I0002-I0003
文昌市是我省创建文明生态村较早的市县之一。创建之初,该市因地制宜.选择条件较好的村庄进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但由于村庄较为分散,不形成创建规模.没有起到辐射带动作用。2002年。该市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文昌召开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先后以文教镇培龙村委会和宝芳办事处美柳村委会为试点.展开文明生态村成片创建工作。2006年,该市全面推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东路镇白鹭湖文明生态片区38个村庄和东部片区10个镇(办事处)的100多个村庄为创建重点,掀起了文明生态村片区连片创建新高潮。截止目前。该市创建文明生态村总数已达到1241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41%,创建资金投入累计达到1.2亿元,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200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白鹭湖文明生态片区时,对该市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
第一现场     
<正>①海南省整体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文明生态村总数达6896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近30%。建设生态文明村,是海南省在2001年开始推动的一项文明新政,六七年来的坚持终于开始绽放成功之花。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摆到一起来抓。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文明风尚是城市最美的一道风景。建设一座明礼守信、文化繁荣、和谐有序、生态优良、活力充沛的文明城市,是每一位海南人心之所往。如何让文明内化为城市基因?今年以来,随着社会文明大行动在全省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的获评、文明生态村的巩固提升、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社会主义核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要靠法治来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武俊 《人民政坛》2012,(12):20-20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宣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报告用专门一章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南从实际出发,将搞好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我根据海南建设文明生态村的经验,谈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看法。第一,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和农村经济结合起来。海南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热带经济作物、反季节  相似文献   

15.
刘宁 《今日海南》2006,(3):13-13
海南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制订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文明生态村就是生态省的一个重要细胞。2000年9月,我省立足本省实际,结合贯彻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精神,围绕加快农村发展,正式启动了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2002年4月,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力争经过五到八年的努力,使全省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我省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五年多来,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推动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大力支…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海南》2006,(7):I0007-I0007
万宁市礼纪镇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全社会参与、科学规划、连片创建、整体推进的建设文明生态村新路子。先后共建成了7个省级和51个市级文明生态村,占总数的2  相似文献   

17.
徐震 《今日浙江》2013,(1):50-51
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自2002年起,浙江省委先后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引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中心任务,目前已创建成文明生态村5200多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22%。  相似文献   

19.
何雁 《今日海南》2006,(6):16-17
利用毗邻著名旅游景区的优势,三亚文门文明生态村正在试图利用自己的生态优势、人文资源,融入三亚旅游发展的大盘子中,为今后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拓开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谢克敏 《前进》2012,(3):13-14
近年来,高平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高起点、大力度、全方位推进城乡文化建设,形成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跨人了山西省文明和谐城市和全省文化强县行列。主要做法是“五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