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夫 《政法论坛》2012,(3):42-52
法律监督机关这一概念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列宁,列宁为苏联检察制度实行垂直领导制和一般监督奠定了基础。中国检察制度创建时在全面继受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产生了法律监督机关概念。但是,在中国检察制度放弃垂直领导制和一般监督之后,法律监督机关概念却经历了异化与重构的复杂过程。该概念在产生之初指实行垂直领导制和一般监督的苏式检察机关,但在其法定化之后却在否定垂直领导制和一般监督的基础上指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机关。法律监督机关上述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检察制度摆脱苏联影响、走上独立发展之路的同时,也为此后中国的立法与法学进一步丰富法律监督机关概念的意义预留了空间。  相似文献   

2.
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法律关系,是一个涉及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目前,在我国检察理论和实践中,对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法律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从公开发表的书刊看,人们极少甚至可以说还没有使用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法律关系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3.
票据法律制度是商法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法律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相关课程设置与研究计划中,均有一席之地.勿庸置疑,"票据"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该法律部门的基础和立足点,直接决定了票据法研究的方向、范围和重点.然而,长期以来,"票据"这一概念的定义恰恰是一个困扰学者们的著名难题.  相似文献   

4.
探讨物权行为的无因性问题,首先应从物权行为的定义谈起。物权行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在其著作《当代罗马法制度》中作为系统的理论提出的,其后为德国民事立法所接受。但长期以来,法学界对于什么是物权行为有着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物权行为是...  相似文献   

5.
论实质真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曾经产生出一个重要的概念,这就是“实质真实”。这一概念的产生为证据制度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也为人类认识真实、掌握真实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因此,认真研究实质真实早已成为摆在各国证据法学家面前的历史性重大课题。一、对实质真实的理解“实质真实”这一概念是西方学者在自由心证制度代替封建的法定证据制度的斗争中提出来的。当时认为,法定证据制度下法官依照法律上的规定确立的“真实”只是“形式真实”。为废除法定证据制度,突破“形式真实”的局限,学者们又提出了“实质真实”这一概念。可见,“实质真实”是同…  相似文献   

6.
《侵权责任法》在患者知情同意制度中使用了“近亲属”这一概念,并在第五十五条提出:“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此提法不仅与国外“病人自治”原则存有差异,而且“近亲属”这一概念范围也不明确。本文拟对第五十五条立法中所体现的“近亲属知情同意”的合理性以及“近亲属”这一概念使用的恰当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释明权:基础透视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蔡虹 《法学评论》2005,23(1):107-113
在我国民诉法并未规定释明权的情况下 ,近来这一概念却在审判实践甚至法院的文件中频频出现。这一动向昭示着司法实践存在对释明权制度的客观需求 ,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与混乱。释明权的制度基础是辩论主义 ,为适应现实的需要 ,我国民诉法应对释明权作出明确规定 ,但与此同时其基础培育、观念更新应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中“再生证据”的研究田国宝石英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肃贪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身处反腐肃贪第一线的司法实际工作者根据对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率先提出了“再生证据”(亦有人称之为“派生证据”)的概念。应该说,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很有创见性的,而对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关于法治与人治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法治”这一概念“不科学”,有“片面性”,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矛盾;我们既然有法制的提法,也用不着再讲什么法治了,因此主张抛弃“法治”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因为一则案例的出现,“离婚冷静期”成了2017年3月爆红的热词之一. 事实上,离婚冷静期并非一个新概念.早在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尚绍华在一份与之相关的提案《建立离婚冷静期,培养婚姻咨询师》中已经提出这一概念,而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制度也早已在英美等国家实施.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建设领域,有经验的承包商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这一概念有扩大承包商风险范围的嫌疑,但根据民法和合同条件相关规定,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有经验的承包商这一概念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是符合民法精神的。使用有经验的承包商这一概念时需要谨慎,否则有可能扩张承包商的风险范围,不利于建筑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关于我国检察制度基础理论的探讨中,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以及列宁关于法律监督的理论,是确立我国检察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对于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国家机器组成部分,在国家监督制约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检察机关来讲,  相似文献   

13.
刑事立案检察监督的现状分析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事立案中"当立不立"和"不当立而 立"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除刑事立案执法存在问 题以外,也是有关法律程序不完善的反映,与检察监 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也有相当大的关系。本文探讨 了刑事立案的法律性质和刑事立案检察监督的理论 基础,提出了健全刑事立案检察监督程序的立法方 案和制度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人权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人权的道德基础张恒山一我们的权利是从那里来的?我们权利的依据是什么?尽管人权这一概念被提出已有三百来年的历史,但人权的基础、或人权的来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古典自然法学认为,人权是人的自然权利,来自于自然法的规定。这种自然...  相似文献   

15.
凌慧艳 《法制与社会》2010,(36):269-270
凯尔森的学说在一般法律理论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基础规范"的设定对凯尔森理论体系的成立、确立是至关重要的,但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抨击也由来已。本文从其提出的逻辑进程来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对当今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检察制度的提出是健全完善我国农村现行治理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检察制度由理论基础、工作机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构成。当前,我国农村检察制度在理论体系、实践探索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从加强理论研究、准确定位职能、推进立法等方面补强。  相似文献   

17.
相对权利能力概念是对权利能力概念的进一步认识。在司法实践中,该概念的确立对于保护胎儿利益与确定设立中法人的地位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着相对权利能力这一概念,从历史渊源,权利能力分层理论以及法律技术产物的角度分析相对权利能力产生及其合理性;并探讨胎儿以及设立中法人的地位来说明创设相对权利能力这一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关乡土文学理论的分歧,根本点不在于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中的"乡土"内涵的不同理解,而在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整体性把握上.中国文学传统中有浓厚的乡土意识,但没有乡土文学的概念和理论.新文学初期,对于美国local colour小说理论如何与中国文论对接与转换,在茅盾与周作人之间初步形成了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两个向度.这两个向度后来被鲁迅整合成相对完整的乡土文学理论,即寓乡土思念、民生关怀和乡土批判于一体的乡土文学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十八大报告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发展至今,这一理论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将通过对协商民主这一概念的阐述来探究我国协商民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法律文化是文化现象的特殊表现,是文化在法律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的阐述。法律文化以一种中介的样态存在,其在法律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文化的重要作用在弗里德曼明确提出"法律文化"这一概念后更加凸显,因此关于法律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法学理论界开辟了新的研究道路,让法学理论的研究看到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