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既可推动云南自身发展,也可彰显区域生态优势,充分展示云南科学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使云南在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最近视察云南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并再次明确要求云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既是对云南的肯定,更是对云南的鞭策。  相似文献   

2.
要维护云南边疆地区的团结、稳定、发展和繁荣,必须分析云南党政领导人才的成长模式,提出有利于云南党政领导人才成长的对策,为云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处边疆,民族众多。巩固团结和稳定,是新中国成立后省委、省政府压倒一切的工作。云南解放前夕,中共中央针对云南错综复杂的形势,出于对云南的革命、建设事业的长远谋划,为即将成立的中共云南省委制定了“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工作方针,对云南革命、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千年来,高原与大山一直就屹立在云南人的灵魂最深处,赋予了云南各族人民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这高原情怀和大山品质,就是云南精神。云南精神需要每一个云南人用行动去诠释,只有每个人都去践行,云南精神才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云岭先锋》2017,(10):20-21
'云南要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定位,也是国家赋予云南的重要使命。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云南有着独特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以环境监管执法为抓手,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云南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需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和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非常滞后,牵制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强对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云南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基于对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客观评价了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和障碍,并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制度安排及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探讨,提出了云南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云南各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四种类型。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具有跳跃的条件和性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云南各少数民族实现社会主义历史跳跃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云南各少数民族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的产权制度创新——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爱文 《唯实》2010,(4):56-59
由于缺乏合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权制度,云南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研究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中产权制度创新的需求诱致以及产权制度缺失对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行为的影响,应当认为,创新产权制度是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2016,(4):11
云南要跨越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将云南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一年多来,云南时刻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省委、省政府把“航空网”建设作为云南基础设施建设“五网”之一,强化顶层设计,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枢纽,加快建设“两网络一枢  相似文献   

11.
发展文化产业与提升云南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无形资产和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云南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培育,不断提升云南文化的软实力,助推云南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业产业化实施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云南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云南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要论要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曾四次来云南考察。最近,他在考察云南时指出,七彩云南是我们国家的一块宝地,特色很鲜明、特点很突出、特征很显著。他将云南慨括为“五个大省”,一是资源大省。云南自然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明显。在当今世界,资源优势是最大的优势之一。二是边疆大省。云南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云南正处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大建设时期,资金的内生性需求巨大。本文从开发性金融的功能入手,分析了创新云南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紧迫性,指出了开发性金融在云南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云南农业水利设施的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三、灵魂:民族文化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的成功最能说明一个问题,云南文化产业的灵魂,就是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几年前,曾经以孔雀舞而闻名于世的云南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出于对舞蹈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质,用了1年多的时间,深入云南各地采风,甄选了具有典型云南特色和代表性的音乐舞蹈元素,花了15个月的时间精心排演,用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心构架了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该剧将云南26个民族最具代表  相似文献   

16.
云南精神是云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是云南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符合时代的要求;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根植于云岭大地,顺应民心所向,为云南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取向。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是解放思想的结晶,吹响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号角;是云南谋求新一轮大跨越、实现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7.
统战文化是统战工作的灵魂所在.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云南统战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研究现阶段加强云南统战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充分发挥统战文化在云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中的作用,不断开创新形势下云南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陈立夫向蒋介石建议将"云南王"赶出云南 提及昆明"一二·一"惨案,事情得从"云南王"龙云说起. 龙云系云南人,1887年生于昭通一个彝族家庭.1927年任云南省务委员会委员兼云南讲武学堂校长.同年8月代理云南省主席.次年1月,蒋介石又指定龙云为云南省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1929年秋,龙云统一云南,成为"云南王".  相似文献   

19.
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山区、民族、边境、贫困"的特点出发,以边境民族社区管理为载体,分析云南边境民族社区管理工作面临的社会问题,提出边境民族社区管理的对策。有利于贯彻"边境兴则云南兴、边民富则边防固"战略,实现云南边境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20.
“桥头堡战略”是推进中国面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省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此后,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设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桥头堡建设为云南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云南省供销系统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