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强犯罪研究搞好预防犯罪为国家和长治久安作出贡献——在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康树华(3-l)犯罪学说菲利犯罪学思想判评……………………………………………………………………………………高晓苦(l-l)犯罪类型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犯罪问题………………………………………………………………吴明共王方业(2-l)从流出地视角透析山区外出农民犯罪问题……………………………………··,陈寿天万贵华庄岱龙(2-7)侨乡农民犯罪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浅谈外来农民犯罪增多的社会环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大中及沿海城市外来人口犯罪在全部犯罪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外来人口犯罪的实质是进城农民犯罪。北京外地农民犯罪占外来人口犯罪的70%以上;石家庄市公安机关抓获的刑事犯罪成员中,农民占61.7%。农民犯罪增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人口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英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发案增加了6倍;美国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中,犯罪案件增加了30%;日本成为经济强国也经历了三次犯罪高峰。这些国家在实现工业化或经济腾飞过程中犯罪陡增,无不与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有关。我国外来农民犯罪在全部犯罪所占比例增加的问题,反映了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也告诫我们已面临“增长的痛苦折磨”。研究解决外来农民犯罪增多的问题,不能象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仅仅盯住犯罪本身,而应当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注意解决犯罪增多的社会环境因素,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宋小明  董晓薇 《犯罪研究》2001,(1):36-39,24
当前对我国城市治安影响最大的是流动人口犯罪,而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说到底是进城农民犯罪问题.本文分析了在落后、封闭的农村环境下,农民所具有的特殊社会心理特征,分析了进城农民固有的心理因素,以及在城市环境中引起的心理变化与犯罪的关系.这种分析有助于人们对进城农民犯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的认识,并为制定控制进城农民犯罪措施提供心理学和社会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农民犯罪日益严重,其中,性犯罪在整个农民犯罪中占很大的比重。据我院1987年批捕的情况看,属性犯罪的17人中,农民身份的就有16人,比1986年批捕农民性犯罪8人上升了一倍。这是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一、农民性犯罪的特点所谓农民性犯罪,是以犯罪人的身份来划分的,主要是指那些农业人口以非法性行为为内容的,触犯了刑律的犯罪行为。其犯罪类型主要包括:强奸、轮奸妇女的犯罪,奸淫不满十四岁幼女的犯罪;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的犯罪;对妇女进行其他流氓犯罪。当前农民性犯罪主要有如下持点: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这是一个基本国情。要建立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建立农民与这个社会的和谐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经济压力是农民犯罪的主要驱动力,经济压力是诱导农民犯罪的主要动因。二是农民对经济压力的反应不是突然的,虽然有突然到来的压  相似文献   

6.
王锐 《行政与法》2014,(1):109-114
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刑事犯罪呈动态化和复杂化态势,其中新生代农民犯罪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闲散青少年群体、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流浪乞讨青少年群体、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被列为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如何促使其市民化是防控青少年犯罪的关键点.本文拟就青少年犯罪尤其是“新生代农民”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社会归因研究,结合犯罪心理学、社会学、治安管理学等理论,就防控青少年犯罪以及如何促使其顺利完成城市社会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民犯罪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曾对某县人民检察院2002年至2004年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农民犯罪案件进行调查分析,下面拟根据一些数字与事实谈谈犯罪农民的特点,并就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求有效的遏制对策。一、农民犯罪的基本情况据统计,200  相似文献   

8.
农村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相对剥夺理论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方式能够较好地解释农村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形成机理。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对相对剥夺感予以有效的弥合,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农民因为相对剥夺感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当前,应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缩小贫富差距,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设法寻找补偿机制,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健全对农民群体的思想疏导工作机制,从而有效防控农民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又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加强农民自身管理与防范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生存空间和农民需求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诱发农民犯罪的诸多因素。为遏制农民犯罪,促进农村稳定,就如何预防农民犯罪对策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农民犯罪问题是本世纪末我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如何预防和控制农民犯罪,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经济,以及为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犯罪的主要原因有贫富悬殊,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滋生纠纷,引发农民  相似文献   

11.
商勇  王方顺 《山东审判》2004,20(6):43-45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 农村,中国稳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不稳 定。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中国农民人 口数量大,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问题。农民犯罪 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农民 犯罪率不降低,刑事案件就会大量存在,分析农民犯罪 问题迫在眉睫,探索扼制农民犯罪的对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外出打工农民犯罪现状如何?其犯罪与“民工潮”有何关系?怎样有效地加强“民工潮”管理,切实减少外出打工农民违法犯罪?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民工潮”中的外出打工农民犯罪问题不容忽视据对江西省吉安地区的调查:在1996年“严打”斗争中,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646起,其中农民犯罪案件1986年,占75%;从犯罪的外出打工农民年龄结构看,18岁—25岁占73.6%,26岁—35岁占20.8%,35岁以上占3.6%;从犯罪种类看,主要是盗窃、抢劫、敲诈、杀人、卖淫,其中盗窃、抢劫占85.4%。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考察有广东“四小虎”称号之一的东莞市改革开放以来刑事犯罪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东莞的犯罪问题主要是外来人口犯罪,而外来人口犯罪乃是社会转型期农民犯罪新的表现形式,它在犯罪类型、手段、形式等方面都呈现出“双重性”的特性,并深刻揭示出这一“双重性”特性与农民自身特点的内在联系,然后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两劳释放人员犯罪新特点 (一)结伙作案,持续时间长,是刑事案件中一个突出问题。 (二)犯罪手段公开化,胆大妄为不计后果影响极坏。 (三)犯罪成员农民占多数 据统计本县2000年两劳释放人员重新犯罪29人,其中农民24人;2001年两劳释放人员重新  相似文献   

15.
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刑事犯罪特别是侵犯财产罪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以惠州市2001——2004年的犯罪调查情况来看,各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就量而言仍然呈现持续高发的态势,4年间刑事犯罪的频度、烈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犯罪人的身份虽然涉及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学生、私人企业主、个体劳动者以及无业人员等各个阶层,但尤以农民及农民工犯罪凸现;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势头;另外惠州市毒品犯罪也较为突出。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注意并及早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些村民委员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将属于本村管理的国有土地、村集体所属土地,非法转让、占用、毁坏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由于农村大量土地被非法转让、占用、毁坏,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涉及土地问题的上访案件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影响农村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一般非法转让、占用、毁坏土地的行为,都是经过村民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的。村民委员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特别是农民委员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目前争议很大。例如,对村民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将本村所属的土地非法转让他人的行为,能否构成单位犯罪,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17.
受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两抢一盗"犯罪屡禁不止,并呈高发态势。随着农村务工人员的大量流入,外出务工农民占"两抢一盗"总人数的比例呈上升态势,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老百姓反应最为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本文以沾化县农村"两抢一盗"犯罪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犯罪特点、趋势,并就如何防控农村"两抢一盗"多发性侵财犯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我们沧州地区近年司法统计资料看出,社会上的流氓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一样,基本持下降趋势,但从身份分看职工流氓犯罪的比例逐年下降,而农民流氓犯罪比例却逐年上升。究其因主要是:一、政法人员掌握流氓犯罪团伙时,忽视了农村,农村流氓犯罪分子,因无正式职业漏网者仍在变换手法地进城流氓犯罪。河间县农民李四顺自一九八三年以来就连续进行流氓犯罪活动,直至一九八六年才被逮捕法办。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快新农村建设,重视"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民轻微犯罪问题突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因此,应对农民轻微刑事犯罪进行研究,探索建立农民轻微刑事犯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以维护农村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进城农民作案比例不断上升,作案手段简单,且不计后果据统计,石家庄市自1993年以来,在抓获的刑事犯罪成员中,农民占61.7%。天津市1993年1-11月查获犯罪成员9126名,农民有3835名,占42%。重庆市1993年11月查获农民作案成员1049人,占53.3%。外地人在北京犯罪,已从1990年抓获案犯总数的22.5%上升至1992年的42.9%,其中外地农民占70%以上。上海市破获的大案中,外来人员作案的也占50-60%。农民犯罪主要是侵财犯罪,目标已从一般的见财起意、小偷小摸,发展成为大宗盗窃、抢劫、谋财害命等。作案地点多选择在当过临时工的熟悉的单位,或以打工为掩护,或租住在厂矿企业和机关单位附近。由于环境熟悉,犯罪易于得手,案发后易于逃遁。作案目标多为工厂企业原材料和建筑工地上的建筑材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销路宽、获利大的高档电器等生活用品也成为他们侵害的目标。他们往往动机单纯,作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