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理腐败的能力及成效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权力监督的视角来看,一些国家治理腐败的特点主要有:以法律规范权力,厘清权力作用边界,规范政党组织及其活动,引领公共权力的良性运行;以权力约束权力,通过议会制度分权制衡,发挥党内监督、党际监督的约束功能,使权力行使受到有效制约;以权利监督权力,注重运用民众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打压权力腐败的空间。从这些经验可以看出,提高治理腐败能力,关键在于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打造完善的法律规范的笼子,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腐败;加强人大监督、党际监督和党内监督,增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能力,多管齐下治理腐败;畅通民众与新闻媒体监督渠道,通过网络反腐、微博问政等加强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民众参与腐败治理。  相似文献   

2.
腐败愈演愈烈,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腐败全球性生存的原因多种多样。为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国际社会必须携手治理腐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通过和生效,为国际社会治理腐败提供了法律基础。我国的刑事法律体系和《公约》规定存在差距,作为缔约成员国,我国有义务借鉴国际立法经验,探索建立与《公约》相一致的中国反腐败治理机制,以应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  相似文献   

3.
1917年的俄国革命改变了俄国的国家制度,但并没有消除腐败。腐败随着中央监控放松,执政阶层掌控的物质资源的增多,市场因素的渗透而日渐严重。造成苏联腐败滋生和蔓延的因素主要有:国家对腐败认识的局限、在处理腐败案件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市场因素的渗透以及缺乏独立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腐败是当今社会的一大肿瘤,对社会的危害极其严重。权力污染、信用污染和环境污染被称为中国社会的三大污染,而其中腐败又是与权力有关的最大污染。控制腐败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多年来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从国外廉洁制度和国家控制腐败的措施入手来探讨全球腐败控制的基本要素,可得到许多启示,并更好地借鉴他国经验,促进和完善我国控制腐败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张墨宁 《南风窗》2012,(19):36-37
当制度规范已经不如运气来得更公平时,所有的修补都只不过是将原本存在的不正当交易合法化。"豆腐渣"工程的背后离不开腐败的侵蚀,这已是公开化的潜规则。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开始建设高速公路以来,工程腐败便成为权力寻租的重灾区,而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使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8月底,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垮塌,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却被当地官方定性为"匝道侧滑"。尽管国家安监总局官员表示,"运行一年就断裂,肯定有问题"。然而,迄今为止,除了"货车超载"的解释,当地政府仍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6.
腐败已经影响到全球发展,但是界定腐败的路径多种多样,让人迷惑不解。可以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腐败现象,将腐败视为社会网络中的复杂社会交换。投入时间或资金的人,共同结成联盟,形成社会资本,其投入也会带来相应的回报。越发达的国家,腐败越隐蔽,需要长期的信任、互惠和可供执行的准则才能实现。在国际上,治理腐败的规范趋向统一。反腐败唯一可行的路径在于由法律(而非道德)来界定腐败,从规制罪犯转向规制犯罪。  相似文献   

7.
回到司法改革的真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全依赖上级监督非但不能消除腐败,而且只能改换腐败形式并将产生新的更大的腐败。司法改革断断续续迸行了10个年头似乎走到了人们基本不满意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腐败的猫     
牟丕志 《工会博览》2005,(17):77-77
农村老家那只大黑猫变成了腐败的猫。母亲说它是这样腐败的:经常偷东西吃。母亲平时买一些烧鸡、猪肉、猪肝、鱼之类的食品放在食品厨里,一旦食品厨的门未关或没关紧,大黑猫就肆无忌惮地偷吃,且防不胜防。更令人气愤的是偷吃后挨打的大黑猫不仅不感到理亏,却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呼呼乱叫,凶相毕露。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腐败不断滋生蔓延。当前我国的腐败行为主要表呈现出腐败行为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腐败行为主体职位从低到高延伸、腐败行为集团化、被迫型腐败行为方式等四种趋势。因此,要从财产申报、补充《刑法》进行立法控制,从提高反腐败人员的素质、加大查处力度、严格确保执行到位等方面进行执法控制,从加大反腐机关的独立监督权、加强新闻舆论的监督、加强群众监督等方面进行监督控制。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07,(19):10-10
"预防腐败局"挂牌之后很多人也许会对9月13日挂牌的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名称感到困惑,因为它让人觉得腐败是可能发生的问题,而不是已经存在并大范围泛滥的灾害。与此同时,媒体上大篇幅谈论的是该机构成立的重要意义和可能发挥的作用,以及专家们对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期许。但在对该机构的成立背景和职能做一些了解后,就会发现,起这样一个名字并不意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效能监察是围绕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效率、效果、效益等问题而开展的监察检查活动,是企业管理的再管理。企业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部门履行和深化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改变制度不严、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等现象,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两种腐败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6):10-10
<正>在经济学家眼中,腐败必然会拖累经济发展。就像经济学上的其他很多理论遇到中国就不管用一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似乎和这个规律不相符。显而易见,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腐败在广度和程度上都日益严重,但经济发展仍然一路高歌猛进。腐败不仅没有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发展的润滑剂,并因此被用来论证"适度腐败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对“26岁腐败现象”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6岁腐败现象”的实质就是腐败群体的年轻化倾向,它表明腐败已渗透进青年群体。“26岁腐败现象”和“59岁现象”以及“39岁现象”的先后继起和同时并存,表明腐败已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年龄层次。“26岁腐败现象”既与我国当前的社会控制机制和干部政策中存在的局限有关,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本文从腐败青年主体的腐败机会、腐败动机及腐败后受惩罚的危险性三方面,对其进行了原因剖析。  相似文献   

14.
国家政体与官员贪廉之间的关系比人们通常以为的要复杂的多.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历经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以前的政治上的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体制时期、政治上的中共一党揽政和经济上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在政治上逐步恢复党内民主、社会民主和经济上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与这三个发展时期相对应,官场风气也经历了从腐败现象频发、廉洁奉公到腐败现象爆发并大面积蔓延的跌宕起伏这样三个阶段,中国官场最清廉的时期恰恰是党内和社会政治民主遭到最严重破坏的时期.在印度及其他某些实行多党民主政体的国家和地区,分权制衡的民主政体并没有遏制住官场腐败.民主政体下的官员未必清廉,非民主政体下的官员未必一定腐败.官员腐败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原因.某些国家的民主政体在遏制腐败问题上的失灵,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缺乏积极的、强有力的、具有健康价值观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5.
易中天  胡君 《法制博览》2008,(18):12-13
中国人的事最不好讲。 比如腐败。中国人喜欢腐败吗?当然不喜欢。提起腐败,中国人没有不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恨之入骨的。就连那些行贿者,也未必当真喜欢腐败。如果不受贿即可财源滚滚,他为什么要冒丢官下狱的风险?如果不行贿就能通行无阻,他又为什么要拿自己的钱送人?  相似文献   

16.
新闻眼中国     
《南风窗》2008,(3):8-9
执政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1月14日至16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到,坚持严肃查办大案要案与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相结合。不久,新华社《瞭望》发表文章,提出严防土地成为集团式腐败新温床。最典型的集体腐败活动叫"窝案",也有人称之为"一窝黑现象",就是指一个地方、部门或单位的领导班子或相当数量人员共同参与的腐败活动,看起来像一窝老鼠一样,故称为"窝案"。这个现象存在已久。但集体腐败和"集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     
仲利民 《法制博览》2009,(10):35-35
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一直在静观其变,如来早就看不惯玉帝统治下积重难返的腐败天庭,让孙悟空搅和搅和也好。不然,玉帝不知道自己的天庭到底有多腐败?!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南风窗》2014,(11):15-15
<正>1他们现在查办的腐败案件,通常的结果是‘家破人亡’。可以这么说,在腐败官员背后,几乎很难找出一个完全清白的家庭。——林喆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称,从中纪委一位负责人口中得知如此情况。2到目前为止成功的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政策是蒙对的。——经济学家林毅夫称成功的产业背后有共通的理论,要努力让政府明白什么样的干预是对的,什么样的干预是错误的。3离开苦难之后,大概都庸俗了吧。——张艺谋接受采访时表示,自从《活着》获得了戛纳的评审团大奖之后,大环境都变了,个人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开辟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张驹 《法制博览》2015,(7):174+173
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我国腐败问题尤为严重,危及并破坏法律的权威和有效实施,危及国家政权稳定;腐败与法治是水火不容的,法治是解决腐败问题的一剂良药,反腐败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反腐败也为法治建设奠定良好的政治权力生态。  相似文献   

20.
西方学术界将经济人假设应用于政治腐败问题的研究,提出寻租腐败理论,认为人们在政治活动中,虽然也有其他目的,但几乎总是为了达到财富的最大化.事实上,西方学术界的经济人假设,不能解释社会主义中国政治领域中的人的行为逻辑.用寻租腐败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政治行为,混淆了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区别、社会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