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陈忠实文集》收入作者1978年至2012年的作品,以编年的形式分为十卷。每卷以文体进行分类,如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言论等,其中篇目按写作时间排序;少数篇目的写作时间没有注明,但顺序无误。长篇小说《白鹿原》创作于1988年至1992年,单独编为一卷。作者创作的二十三首诗词,附在第十卷卷末。本文集收入陈忠实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的几乎全部文字。既有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也有包括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的《信任》等中短篇小说作品,还有他关于《白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以短篇小说写作而见长,她和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女儿王安忆被称为当代文坛母女花。茹志鹃从1943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写下了《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高离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等许多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其中《剪辑错了的故事》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特别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百合花》的发表使她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3.
刘勰的赋学理论主要集中在《文心雕龙.诠赋》篇,《杂文》、《辨骚》、《时序》、《夸饰》、《谐隐》、《指瑕》、《才略》等篇中也有涉及。他第一次对赋学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和论述,尤其是在赋之源、  相似文献   

4.
《前赤壁赋》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著名散文。因其艺术成就极高,故历代评论者多在该赋的文学性、艺术性方面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5.
“不是当前两篇赋,为何赤壁在黄州。”清人王煦的这两句诗形象地道出了苏轼《赤壁赋》的巨大魅力。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历来以景成文者居多,以文成景者少。然而苏轼的两篇赋竟使黄州赤壁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凭吊、向往的地方,并给许多画家、戏剧家、雕塑家带来创作灵感,使黄州赤壁的名气反在真正的三国赤壁之上。生物界有全息胚学说,即生物体内任何一个相劝独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包含着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沿着这一思路,本人拟从苏轼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前赤壁赋》着手,来探寻苏轼散文魅力的奥秘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2020年12月播出的《大秦赋》,在豆瓣平台上以8.9开分,到目前降至5.8分,口碑一路下滑,成为近年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独特例子。一般来说,历史剧只要故事流畅、制作讲究、表演到位,都能得到观众的不错评价,《大秦赋》的高开低走,一反历史剧创作的基本规律,值得去反思。正剧不可立场跑偏总体来看,《大秦赋》在制作层面基本满足了历史剧的水准,出现问题的地方,在于价值观取舍。  相似文献   

7.
刘芳  山旭 《党的建设》2008,(3):58-59
2007年12月18日,冯小刚新电影《集结号》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了首映式。《集结号》的故事来源于一篇名为《官司》的短篇小说。作者是在福建莆田政协工作的杨金远。他创作《官司》的灵感来自于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纪录片,讲的就是老兵回忆当年没有听到军号而战友们全部牺牲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徐光耀被誉为"我国当代文坛的常青树",他13岁参加八路军并入党,在冀中的抗日烽火中锤炼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文艺战士。迄今他已在文学道路上不懈地跋涉了七十余年,创作发表小说、散文和电影文学剧本总计近200万字。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中篇小说《小兵张嘎》,描写了爱国少年小嘎子积极配合游击队打败日本鬼子,保卫家乡,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那么,《小兵张嘎》这部畅销全国、享誉中外的红色文学经典究竟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其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9.
《福建党史月刊》2009,(12):25-41
主持人阎晶明(《文艺报》总编辑):张惟革命历史长篇小说《血色黎明》研讨会现在开始!大家都知道,来自福建龙岩的张惟是一位已经年逾77岁的老作家,他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参加革命,长期在福建省的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对革命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同时作为一位从事文学创作已经50多年的老作家,张惟同志创作了多部传记文学、散文、小说以及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其中革命历史题材是他创作历程当中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刘成信 《唯实》2002,(6):82-84
在当代杂文作家中 ,有几位颇有名气的剧作家 ,他们的剧作曾轰动剧坛 ,影响广泛 ;他们的杂文创作也出类拔萃、各有千秋 ,沙叶新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沙叶新是十年浩劫之后由一出名曰《假如我是真的》话剧而闻名遐迩的。《假》剧不仅显示出剧作家的思想开放 ,也同时表现出其不凡的胆识与文学才华。此后 ,沙叶新又创作了《陈毅市长》、《约会》、《大幕已经拉开》和《寻找男子汉》等震撼剧坛的力作。大约是离开上海人艺领导岗位前后 ,沙叶新开始创作杂文、散文。在我看来 ,他的许多散文都可以作杂文来读 ,因为有不少散文既有戏剧性 ,又有杂文的…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是开辟"文化大散文"先河的第一人。8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了一代文风。他旅行式的散文,以大众化的笔法,形象、具体地为每一位读者展现出了他所到之处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作为文化散文,余秋雨的旅行式"文化大散文"已超越了散文单纯的阅读功能,更起到了为国人普及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话陈忠实     
陈忠实,汉族,1942年8月出生,陕西西安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报告文学、散文以及创作漫谈300余篇。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中国战略下的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开启了乡村建设的新图景,但随着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开展,技术赋能范式已难以回应乡村数字化治理的新需求。基于权力、技术与行动者关系重塑的数字乡村共同体,具备了超越赋能范式的诸如耦合权力与技术场域的数字乡村建设、对接数字乡村治权共享需求、内涵共同体激励相容机制等演进功能,其有助于消弭赋能范式的梗阻。以数字乡村共同体建设的逻辑,需要从连线扩面地破解技术悬浮、兼顾“赋权”与“放权”的乡村治权共享、锚定“以人为中心”的多元需求等内容出发,持续超越赋能范式的治理限度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这篇作品是王愿坚根据红军战士的真实故事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58年。小说描写一位红军战士对革命的无限忠诚,读后令人热泪盈眶,肃然起敬,因此成为其代表作。在《王愿坚文集》出版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名作。  相似文献   

15.
《故事新编》是鲁迅以神话为题材创作的小说集,创作风格与其前期所创作风格有很大不同,在叙事上充满了创造性、想象性,采用虚构的手段来对历史人物以及文化环境进行消解与批判,以一种幽默、讽刺的"游戏笔墨"来进行叙事。本文就是对鲁迅《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前赤壁赋》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著名散文。因其艺术成就极高,故历代评论者多在该赋的文学性、艺术性方面津津乐道。近日,重读《前赤壁赋》,笔者对苏轼的廉政思想感悟颇多。  相似文献   

17.
台湾女作家三毛曾以二十三本散文集风靡台湾,并征服了中文世界的广大读者。观其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她惯于使用小说创作手段去复制生活,不惜在散文中铺展情节,摄取一些容量较大的细节或场面,多侧面的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因而,她的散文,内容舒展,时空容量大,实笔多、虚笔少,人物形象生动,具有小说的品味。其代表作《哭泣的骆驼》可见一斑。《哭泣的骆驼》(以下简称《哭》)这篇散文,以西班牙、摩洛哥和沙哈拉威人的民族矛盾为背景,描写了沙哈拉威游击队队长巴西里和妻子沙伊达为民族独立、反对殖民主义所作出的奉献及其悲剧…  相似文献   

18.
丁玲于1928年以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而在国内文坛上崭露头角。1936年冬来到陕北,成为她革命生活和文学创作的新开端。从此,她在毛泽东主席的关心、教导下,更加热情地投身于根据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其革命现实主义创作也由此进入到新阶段,并以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奠定了她作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和当代著...  相似文献   

19.
熊坤静 《党史博采》2014,(11):56-58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管桦,毕生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将军河》、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和《辛俊地》、短篇小说《葛梅》以及广为传唱的歌词《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各类文学作品,总计达200多万字。  相似文献   

20.
写作《重庆赋》,是一次遵命行为,也是一个自觉行动。五月上旬周勇同志约谈的时候,我才知道《光明日报》正在举办全国“百城赋”征文活动,市委宣传部已经与之沟通,要为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争取6月18日在其“百城赋”专栏发表一篇《重庆赋》。于公义,于私交,我都不能推辞。读过已发表的十余篇其他城市的赋,我也有信心,短时间内写出一篇水平不至落到中等以下的《重庆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