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公安秘书工作者的修养,大体可浓缩为道德修养和才能修养。道德修养又可分为人格道德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修养包括知识、智力、才能与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的道德修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早期儒家的一篇结构严谨,体系完整的典籍,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且居四书之首。《大学》的主要内容是“三纲领”和“八条目”,二者是《大学》的两条基本道德修养原则,且构成了以修身为核心的一个互为对应的整体。《大学》围绕“三纲八目”构建了一套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体系,同时也蕴含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相似文献   

3.
儒家伦理中积极的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学习和吸收儒家伦理的精华,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处处留存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大学之道"完整系统地建构了一套以"三纲八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了"修己以安人"之人生理想和实现路径。这套道德修养体系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当前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仍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人格修养观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内容和理论水平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只要我们立足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先秦儒家人格修养观进行一种扬弃、改造和再整合、再创造,为那些具有普世意义的先秦儒家人格修养理论赋予新的历史内涵,其必将再次成为个人、家庭、社会发展的历史依托和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6.
党性建设是关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性建设。刘少奇特别强调党员党性修养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他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思想与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作风修养、道德修养有精辟、深刻的论述,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提升党员质量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其内在逻辑契合新形势下提高党员质量的实际需求,对当前提高党员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家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对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道德影响的活动。儒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厚,其中对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建立了自身独特的结构体系,从而使以德治国由理论走向实践,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儒家德育理论体系内容丰富,本文试图对其评析,或许为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以及公民人格、素质的塑造提供一种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一儒家的道德教育方法,是通过“外在的教化”以达到“内在的修养”,从而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具体说,是通过施教者的言传身教、社会环境的习染,使被教育者接受既定的道德规…  相似文献   

8.
“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提出的治国理论,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伦理化的产物。“德治”思想重视君主和最高统治者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注重对人民的道德教化;主张以德选官、实施仁政。批判地继承传统“德治”思想,挖掘其现代伦理价值,对我们落实“十六大”报告精神,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体系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价值取向的影响.事实上,儒家价值观中关于诚信的要求、强调社会责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崇尚气节与尊严、主张和平发展、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伦理追求等内容完全可以实现理性的现代转换,成为当代中国价值文化的有机内容.  相似文献   

10.
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不同诸侯国、集团、阶层的政治经济等利害关系的日趋尖锐,义利之辩作为一个哲学命题逐渐产生,并形成了儒、墨、道、法等各学派的义利观。秦汉之际,儒家融合了其他诸子,在学术上的统治地位被确立,传统的义利观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其主要包括“重义轻利”的道德修养观、“重义轻利”的自然人性观、“重义轻利”的道德修养观等。本文试通过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比较,探讨在新时期传统义利观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合理吸收儒家道德中仁爱、义气、节制、礼仪、重修养的业华,坚决抛弃宗族、特权、重情轻法及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消极内容,建立完善以“重利、守法、公正、诚信、平等、自由”为特征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仁爱、公正、不惑是儒家文化人才修养观的核心内容。仁爱的胸怀是儒家人才修养观的根本要求,对公正的追求是儒家人才修养观的实现途径,不惑的境界是儒家人才修养的最终体现。三者相互鼎力,浑然同体。  相似文献   

13.
梭罗超验主义与中国儒家的孔孟思想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安贫乐道的精神,注重道德修养的原则和对自我完善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青年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精神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命运,引导、塑造一种更为合理的青年精神在目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的理想人格理论和对如何为人处事的论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当代青年人格修养和精神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有利于使当代青年树立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增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构建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过于依赖道德,囿于自律,是人治的突出特征.几千年人治政治的影响是中国当今廉政建设的障碍之一;而儒家人性理论是片面依赖道德自律的哲学基础,儒家夸大修养教化功能是依赖软约束的历史文化根源.当今中国反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深化改革,变道德依赖为制度依赖,变自律为主为他律为主,变人治为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16.
儒家历来重视诚信。历史上,儒家诚信在人类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均有重要的价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交友之道,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治理国家的依据。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儒家诚信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建设政府诚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相似文献   

17.
浅谈新时期图书馆员的职业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新时期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圣人之治(或圣王之治)是儒家的理想政治。《中庸》认为,圣人必须修己治人,必须使这种修治活动即人道合乎天道;人道做到中和,就合乎天道;诚者自然合乎天道,诚之者通过学习与修养也可转化为诚者。儒家的圣人之治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治。现实中,修己成为圣人并不容易;而即使修己者成为圣人,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使之成为治人者。因此,儒家圣人观作为一种人生修养学说,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则缺乏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谈到修养大致包括政治修养、党性修养、道德修养、专业知识修养等,也包括思想方法方面的修养。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建设理论范式是二战结束后指导新兴独立国家的一种理论范式;这一范式先后经历了国家构建理论统治时期和国家能力理论统治时期,并在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的前后两个时期,分别成为发展中国家政治实践的理论指南。这两个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把国家建设狭隘地理解成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一系列维度上的量的增长,而没有把国家建设理论范式推进到以国家能力"质"的提升和以"治理现代化"为理论核心的更高的国家成长理论发展阶段。为了彻底解决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难题,需要树立"国家成长"的理念,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