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上海市经委和人事局相继签约聘请了两位外国专家担任决策顾问,从而为上海市政府在引进“软资本”工作上又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政府聘请“洋决策顾问”在国内许多内地城市或许还算个新鲜事,但对上海人而言已不再陌生了,相对于引进资金、设备的“硬资本”而言,  相似文献   

2.
曾洁华  王晓春 《求实》2007,(1):52-55
“硬发展”是显性的发展,是量的增加;“软发展”是内涵性的发展,是质的变化。“硬发展”与“软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软”、“硬”并举,正确处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人的道德素质、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GDP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等关系。  相似文献   

3.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或部门的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软的现象,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物质文明建设。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也切实硬起来呢?我们认为,树立全面发展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由软变硬的关键。 一、片面的发展观是造成实际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的思想根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疑是正确的,它使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一些地方在抓“中心”的同时将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弃之不  相似文献   

4.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地位就某一个国家而言 ,国际资本流动表现为两个内容 ,一是引进外资 ,一是输出资本。发展中国家一般要经历“先引进来 ,后走出去”两个阶段。“引进来” ,就是引进外资 ,这是一种参与性、被动性的行为。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势必要“走出去” ,即输出资本 ,到国外进行跨国经营 ,这是一种自主性、积极型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内容是引进外资 ,“外向型经济”在实践中变成“引进型经济” ,这有其合理性。但从长期发展来看 ,一个国家如果仅仅只重视引进外资 ,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四大负面效应 :…  相似文献   

5.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方针,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了,这样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深刻领会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杜绝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所需要,它们有着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于东 《前线》1964,(23)
有的人说:思想工作是“软”任务,完成生产和工作指标是“硬”任务,因为思想工作做多做少、做好做差,效果不那么明显,而生产和工作任务完成得好坏,是立竿见影的。事情真是这样吗?不。政治思想工作,像生产和其他工作任务一样,也是“硬”任务。谁如果轻看思想工作,把它看作是“软”任务,谁就会在这个“软”字上吃大亏;他就不可能顺利完成生产和工作的“硬”任务,甚至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两个文明”建设实践,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物质文明受到应有的重视,而精神文明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要解决“两个文明”同时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探究“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产生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本文试从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探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的源起。 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是“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认识根源。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基于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基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并把两个文明作了明确的区分。物质文明,指的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社会主义物质生产的进步和  相似文献   

8.
本刊评论员文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两点论”“两手抓”》,就近些年来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中常常遇到的、困扰一些领导同志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作了具体分析。文章对如何理解和把握“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主体”与“补充”的关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引进”与“抵制”的关系,都作了明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既需要法治的“硬”约束,也需要精神的“软”力量。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雷锋精神优化营商环境,引领资本主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17):80-80
海瑞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一生刚正不阿。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称颂他的歌谣:“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不吐刚茹柔”,意思是不吐出硬的、吃下软的,高度评价了海瑞不吃软怕硬的硬骨头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以后,我们曾发生过“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误,两个文明建设是在不平衡中发展的,为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澎湃高涨,全党全民正紧紧扭住“中心”不放,  相似文献   

12.
1.目标制定上的“硬”与“软”。在政绩目标的制定上,对经济工作是“硬”目标,对非经济工作是“软”目标,因而造成衡量干部政绩的前提条件“软硬”不均。个别单位也不是按干部的职责、工作能力、专业特长分工,而是按领导班子成员的亲疏好恶分工,致使定量不统一,总量不平衡,目标不对等。  相似文献   

13.
对中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道德教育途径也得到了逐渐的拓宽,但是在一些学校、一些班级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平衡性,这其中不但是“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小气候”所形成的不平衡问题,而且这其中还包括着道德实践性的不平衡问题。相当一部分学校或班级往往过分地注意道德理论的教育,而比较地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或者对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存在着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14.
稍稍用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近几年,报纸变厚了,因为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软新闻;新闻好读了,因为硬新闻变得越来越软了;版面更吸引人了,因为图片、标题越来越吸引眼球了。美国人为这种越来越“软”的新闻取了个专有的名字叫“Info-tainm ent”(这是一个新造的组合词)。在中国这一词被形象地译做“新闻娱乐化”。这就是当前全球新闻发展的新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起,美国媒体“硬新闻”就开始走下坡路。根据托马斯·彼得森教授的报告,到2001年时,追求轰动效应的新闻从25%增加到40%;以灾难和犯罪为主题的新闻从8%增加到15%。这种全球化新闻变“软”…  相似文献   

15.
两个文明建设在当前某种程度上形成“一手软、一手硬”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理论界众说不一。本文认为,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泛滥,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关方面应注意及时批判实用主...  相似文献   

16.
4顽固派:“重点突破”的阴谋破产了。张策安下台,改换韩涵担任专员。韩涵问陈石和业主团的地主们:“你们甘愿就此罢休了吗?”陈石颇有心计地回答:“既然‘硬’的啃不下,我们就要改换策略,找‘软’的下口。”来“软”的有3种“软法。”一是地主挑选“软”的咬,到所谓的“软”地方去牧租。哪些是“软”地方呢?就是我们党的力量相对薄弱、群众基础比较差的地方。而能对“软”地方采取“硬”手段的,大多是带有武装的反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新闻理论界有关"软新闻"和"硬新闻"的概念实质上是不明确的.随着都市新闻传媒的崛起,新闻传播实践不断深入,于是都市新闻理论对这两大类新闻渐渐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赋予了这两类新闻以明确的内涵硬新闻是指时效性强的事件性的新闻;软新闻是指时效性相对较弱的非事件性的新闻.都市新闻理论是从时效性、事件性两个特点来规定硬新闻和软新闻的本质属性的.从理论上弄清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内涵和边界,对于新闻实践来说是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勤政廉政是党对领导干部的两条基本要求。廉政问题已受到让会的普遍关注,我们党对违反规定,以权谋私、从政不廉者进行有力查处,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然而,与廉政建设的强大声势相比,勤政问题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形成了在干部管理任用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加强勤政建设是新时期对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对端正党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硬软兼施。“硬”好理解,领导者常会使用些硬技巧(行政命令、法律手段)来实现威力。“软”是什么呢?软技巧可能是最易被领导者忽视的要素。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各地招商引资的热情很高,劲头很足,但是不是都能如当地政府所愿,招来的都是“财神”,而不是“瘟神”呢?最近,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招商引资上栽了很大一个跟头。他们引来了一名“千万富翁”投资办厂,但最终被骗了。一个特大项目竟是一场骗局,一个千万富翁竟是一名骗子,这让县领导感到尴尬,也“很受伤”。为什么会出现招商不成反致“招伤”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当地政府在招商过程中违反经济规律而自己酿下的“苦酒”:比如有的把招商引资活动搞成了群众运动,用热情代替了严谨;有的片面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缺乏对引进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