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5,(3):2+65
<正>嘉定区安亭镇围绕"教化之城,礼乐嘉定"主题,抓"礼乐学堂、文明礼堂、文化荟堂""三堂建设",聚民心,汇民力,传承文明礼乐,传扬社会新风。一是礼乐学堂重在"学"。通过镇村两级道德讲堂"课上学"、礼仪培训"重点学"、好人故事巡讲"大家学"、中华经典吟诵"展演学"、好家训好家风"家庭学"、党情镇情民情三情教育"全民学"等多形式的"礼乐学堂",让安亭百姓系统地、多方面地学礼、知礼、明礼。二是文明礼堂重在"行"。围绕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围绕关爱孤寡老人、关怀  相似文献   

2.
赵璐 《学理论》2013,(24):53-54
老子以"无为"、"无事"、"无欲",一向给人以消极避世的印象。所谓"无为"、"无事"、"无欲"并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而他自己只是从遵循自然规律的角度反对强作妄为。事实上,老子是非常积极的、有为的、入世的,用老子自己的话说,就是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相似文献   

3.
孙其勇 《学理论》2010,(26):121-122
行政公文中的通知,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行文的规则、注意事项、使用要求很多,往往不容易掌握,特别是对批转、转发、印发类通知容易混淆,认识不清。由于"批转"、"转发"、"印发"三者词意和作用接近,常出现混用现象,影响了此类通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阐述了"批转"、"转发"、"印发"三者的关系及区别。  相似文献   

4.
岳崇 《民主》2015,(3):47
<正>世人观念里,孔子是一个怀着救世精神的积极入世、入仕者,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宣传礼教、仁政,极力寻找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其实孔子思想中也含有道家的成分。道家思想核心是"道",提倡"复归"。孔子思想中不仅含有道家的"复归",即归隐、隐逸的思想,而且道家的"退"、"避"、"柔"、"敛"、"朴"、"拙"等思想也有体现,且其归隐、隐藏思想的核心也是"道"。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又如:"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  相似文献   

5.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在中国谈论民主,不仅是民众的事,还要从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中国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另一种表达法。这是一种多质态的社会,或异质态的社会。多质态的社会决定多质态的民主。民主不仅表现为"民之主"、"民知主"、"民自主"三种基本形态,在"民之主"、"民之主"或"代表制"、"间接民主"的同时,民主就带有某种"民自主"的性质,及在"民之主"或"民知主"之时的公共政策就应当充分体现出"为政以德"来。民主应处理好再分类、处理好民主与"非民主"的关系,解决好"普及民主"的着手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开放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改革。本文在教育观念、教育对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模式等几个方面将开放教育和传统教育进行了比较。在教育观念上,指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大众教育"等特征。在教育对象上,指出了学生的"多样性、广泛性、自主性、个别性"等特征。在教育的时空上,指出了"时间的异步性"、"空间的开放性"等特征。在学习模式上,指出了"以学为主"、"个别化学习"、"自学为主"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壹·声音     
《侨园》2015,(1):7
"只有依法治国,才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一个‘法’字,代表了全国上下众望所归,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共识。"——网友评论2014年度国内字——"法"。"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中国和世界"——2014年年末,"汉语热"再度袭来。"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揭晓,"法"、"反腐"、"失"、"马航"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榜首。与年度字词同时揭晓的,还有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和"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流行语:依法治国、失联、北京APEC、埃博拉、一带一路、巴西世界杯、沪港通、占  相似文献   

8.
果笑非 《学理论》2012,(22):136-137
20世纪语言哲学崛起,成为这个时代哲学的主流。《论语》及孔子的语言思想,从古至今研究者甚多,但是,从语言哲学角度来研究《论语》的著作并不多。孔子围绕着"真假"、"是否"问题,提出了"信"、"行"、"仁"、"德"等多个概念。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中国之治"的领导思维基于实践思维方式,秉持人民中心的执政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表现出鲜明的思维伟力,即"战略思维"谋大局、"系统思维"布全局、"辩证思维"看问题、"法治思维"求善治、"历史思维"谈初心、"创新思维"增活力、"底线思维"防风险、"精准思维"惠民生。  相似文献   

10.
<正>"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也是贯穿活动始终,集方法、目标于一体的活动指南。党员干部如何贯彻好这一指南、落实好这一要求,关键在"洗"、重点在"治",要通过"洗脸、洗身、洗脑"达到强化宗旨意识、治愈作风疾病的目的。洗脸,清除面部"灰尘"。"照镜子、正衣冠"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观看自己的"面部"、审视自己的"容颜"、查找脸上的"斑点",对表现于外、亮相  相似文献   

1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既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元素。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和合"、"重民本"、"求大同";"取乎其上"、"持之以恒"、"群策群力";"公正执法"、"礼法结合"、"与时俱进";"政者正也"、"清正廉洁"、"知行合一"等宝贵理念,探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传统文化意蕴,既可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可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2.
艺术情怀和哲学智慧的结合,成就了中国画的灵魂思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我们追寻探索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从"道"、"气"、"象"、"自然"、"虚实变化"、"淡泊致远"中,探求中国艺术中反映民族与文化精髓的艺术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13.
"啬"思想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收敛、积蓄、慎用的丰富内涵。它引导人们回归本性,自觉服从于"道",从而达到"长生久视"。"啬"的践行之道围绕"去"与"取"的选择展开,包括个人行为的"去"过度欲望"取"合理物欲,社会风尚的"去"虚华"取"朴实,国家治理的"去"有为"取"无为。老子的"啬"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也极具价值,它启示人们须直面社会现实,提倡以"啬"为荣,以"啬"来理事、养德、制欲。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居于核心位置,如何约束资本的强势、保护劳工的权益已不是劳工自身问题,它决定着社会深层矛盾的发展走向。政府在劳资关系调整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其理念亟需从"自由放任"的局外人向"主动前瞻、适度干预"转变,从"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权力本位"向"劳动者权利本位"转变,从"片面强调效率"向"改革成果共享、弱势群体保护"的包容性发展转变。在更加重视政府参与劳资关系调整"规制者"、"监督者"、"调解仲裁者"、"就业促进者"、"权益保护者"角色定位的同时,尤其强化"劳动伦理倡导者"理念的确立与角色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学习化"、"创新化"、"精细化"内涵建设,构建高校"学习化"、"创新化"、"精细化"建设方略,探索尝试"学习化"、"创新化"、"精细化"培育模式,培育学习、创新人才,实现大学理想——人人踏上终身持续最优化成长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许韶明  苏莲艳 《学理论》2014,(1):160-162
站在象、数、理、义的视角来透析《易经》中"九"和"六"与阳爻、阴爻之间的关系,发现关键其实在"五"。"五"不仅作为一个数字,更是一种符号,其内涵在于"守中"或"中庸"。"六"与"九",实为该符号阴阳两种外在属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从"分化"走向"整合",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在进行的一场调整利益格局、追求制度体系公平的深刻变革。"整合"是对"分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整合,因此,"分化"的逻辑隐藏着"整合"的逻辑,影响甚至决定了"整合"的逻辑。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在"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地域分割、部门分割"的"分化"逻辑下渐进构建而成。当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以"地域化"试验、"单项化"突破为主,并推动全国政策与法律规范的出台。但是,"整合"仍然步入"再碎片化"悖论。剖析"再碎片化"逻辑,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需要基于全局视野系统整合,整体推进;需要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统筹考量,同步推进;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范。  相似文献   

18.
网络因其形式上的虚拟性与内容上的复杂性在现实空间中扮演着"信息库"、"减压阀"和"透视镜"等重要角色。基于此三种角色,一方面,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实施层面上的内容信度、方式接受度和主体地位上均受到了冲击,出现"失信"、"失灵"、"失位"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教育效果层面上的"意"、"信"、"行"的落实也层层受阻。故而,重塑其内容的信度、方式的活性和主体之主导地位,实现价值观念和现实空间、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衔接,优化网络资源成为必须之策。  相似文献   

19.
朱升波 《学理论》2012,(23):158-159
21世纪是"文化制胜"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未来商战的决胜之道,已经不可逆转地从企业建设的"幕后"走向"台前"。因此,"以人为本"、强调人、尊重人、信任人的企业文化管理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唯一适用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个时代的焦点。导入"道、法、术"三元结构理论视角,借鉴生态学思维从"道"的高度追问其哲学内涵,从"法"的维度践行其"硬性"保障,从"术"的路向研究其落地,并基于全球化视野塑其"道、法、术"的三维生态圈。  相似文献   

20.
闫翃 《民主》2013,(5):15-16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简短但掷地有声的表述,明确无误地指出"中国梦"的实质和实现"中国梦"必走之路径。可以说,"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不仅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成为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笔者认为,民进只有把不断挖掘"以党为师"、"参政为民"、"立会为公"的深刻内涵,作为升华"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