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恽代英(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家、中国青年爱戴的领袖之一。江苏武进人。五四时期在武汉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并组织互助社、利群书社、共存社等进步社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和《中国青年》主编。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6,(3)
正1899年,爷爷刘铁超出生在湖南耒阳。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1926年1月以优等生毕业,留校任第四期政治科区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中任北伐军宣传队队长、武汉黄埔分校政治教官。1927年,随陈毅领导的青年军官教导团赶往南昌参加起义未及,在赣南赶上起义部队,转战广东、湘南。湘南暴动后,于1928年4月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军部参谋。1929年1月14日从井冈山突围后,先后任军部特务队队长、东固红军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3.
正张友清,又名张学静,1904年出生在陕西神木县。15岁时只身来到山西省城太原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进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1929年2月,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1931年2月,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任中共山西工委书记、山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长兼统战部部长等职。1942年5月,不幸被俘,后在日军太原战俘集中营("太原工程队")牺牲。  相似文献   

4.
1921年前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规模和政治影响都十分有限,为扩大组织规模,实现既定政治目标,中国共产党着重从文化层面塑造青年群体的政治形象,突出青年与政治、与国家、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必然联系,阐释青年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不断抬升"新青年"的社会形象,鼓舞和肯定青年的政治参与;通过突出民族矛盾的方式,强化青年的民族意识,实现"中国青年"的身份认同,以"中国青年"对中国社会的必然使命,论述青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运动的必然性,成功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内化为青年群体的政治目标,将青年由社会群体转变为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先后合作创办了上海大学和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上海大学对于黄埔军校的创办也有着大力的支持,一批上大师生南下广州,参与校务管理,担任政治教官,或者入学深造。北伐后,叶挺独立团率先克复武昌,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在北伐军政治部政治训练班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通常所说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武汉分校在全国招生、校务管理、政治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上与上海大学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缩影。经过上海大学和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淬炼的一批进步青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发展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李克农(1899-1962) ,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17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下于上海从事秘密工作.1931年冬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秘书长.后主持中共中央社会部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7.
廖玉  金戈 《湘潮》2011,(8):25-28
陶桓馥(1901-1997),女,岳阳人谚1917年入长沙早稻田女子师范就读,1926年10月,投考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录取为军校女生队学员,并任女生队一班班长毒1927年4月,勇口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受党组织派遣,入莫斯科东方大学习。1928年秋转入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9月回国后,任中共上海市浦东区委妇女委员、组织部科长,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妇女委员,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兼妇女委员等职。1936年,受党组织派遣,赴山西参加抗日决死队,任女生连政治工作员。卢沟桥事变后,调中共四川省委、川康特委妇委工作。1939年又调山西工作,1940年到延安。新中国成立后,任内政部司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秘书长、国务院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知识青年办公室主任、农业部正部级顾问。  相似文献   

8.
谭政是杰出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1906年生,湖南湘乡人。1927年3月加入国民革命军。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纵队队委秘书、军委秘书长、军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6月,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6月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留守兵团开展整风运动,…  相似文献   

9.
邓佑宜 《湘潮》2022,(6):42-43
<正>英烈小档案胡少海(1898—1930),湖南宜章人,原名振弼,学名占鳌。少年时随长兄赴武汉,在汉口读书,后考入广东乐昌中学,接受了进步思想,并弃学从军。大革命失败后,联络一批湘南籍士兵潜入湘粤边界活动,加入朱德、陈毅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军。1928年1月,在朱德、陈毅领导的宜章年关暴动中,不费一枪一弹智取宜章城,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独立第三师师长。1928年5月,朱德、毛泽东会师井冈山后,任红四军二十九团团长。1929年,先后任红四军二纵队、四纵队司令员。  相似文献   

10.
武竞天原名武宝善,1908年生于山西省寿阳县芹泉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24年考进太原进山中学。1926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在狱中党支部的领导下继续对敌斗争,1936年刑满出狱,奔赴陕北中共中央所在地,在抗大学习后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任秘书长。1945年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秘书长,半年后调任运输处处长。1948年任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长。1949年4月任命为军委铁道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军委铁道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武竞天仍任副部长。 积…  相似文献   

11.
周以栗,1897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长沙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周南女校等当教师。期间,周以栗认识了徐特立、何叔衡等,并通过他们认识了毛泽东,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周以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周以栗任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第一届执行委员、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参与统一战线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作。1926年,周以栗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组织部秘书、青年部部长,参与组织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湖南农民运动。1927年初,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到武汉筹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后任农讲所教务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周以栗任中共河南省委…  相似文献   

12.
资料库     
《军队党的生活》2008,(3):86-87
共青团成立及其斗争历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其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也在当地建立了青年团组织,领导青年学习马列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开始建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青年人的政治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帮手。六十多年来,在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中,共青团组织发挥了极大的帮手与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力平     
力平力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原名沈思源、沈忱,1927年5月生于浙江嘉兴。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1947年4月在北大加入民主青年同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华北学生联合会秘书长。1948年秋组织决定他到华北解放区河北泊镇中共中央华北局...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者的团体。1937年11月8日,由范长江、陈同生、恽逸群等人在上海发起创办,1938年3月30日在湖北汉口正式成立。全民族抗战时期,青记成为团结进步青年新闻记者的中心。创办时有武汉、成都、长沙和上海4个分会,随后发展增加到(包括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内)25个分会。  相似文献   

16.
肖湘娜 《湘潮》2023,(4):33-34
<正>英烈小档案谢翰文(1904—1942),湖南耒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马日事变后组建桐子山游击队。1929年4月,任红五军四纵队党代表。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秘书长,后调任红五军第三师政治委员。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1936年春,任西北红军大学校务处长。1937年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十三纵队队长、校部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1年初,调任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2年5月被俘后被日军秘密杀害,时年38岁。  相似文献   

17.
陈伯钧1910年11月26日生于四川省达县(今达州)河市镇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考入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7年1月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六期)第1大队。同年5月,陈伯钧参加平定夏斗寅叛乱的战斗。因作战勇敢,陈伯钧在咸宁前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教导团。9月,陈伯钧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18.
<正>裴丽生(1906—2000),山西垣曲县人。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1936年10月,参加牺盟会领导工作。1937年10月,任牺盟会洪赵中心区秘书,1938年9月,任山西第六行政专员公署党组书记,1941年2月,任山西第三行政专员公署副专员。1948年8月,任太行行署专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司令员。1949年3月,任太原市市长;9月,任山西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1952年4月,任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1956年4月,调中国科学院,先后任秘书长、副院长,为“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作出重要贡献。1977年11月,  相似文献   

19.
彭猗兰 《湘潮》2008,(8):30-32
黄埔军校女生队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的长洲岛上创办了一所培养革命军人的干部学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又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地名关系通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亲自兼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育部副主任,恽代英、聂荣臻、萧楚女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分别担任教官及负责各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赵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宾县人,1905年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运动,组织青年农民反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