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承法》偏重保护继承人的利益而忽视遗产债权人的利益,已造成实践中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失衡。鉴于《继承法》及相关立法规定存在的遗产范围的界定不全面、接受和放弃继承的规定过于灵活等问题,未来修订《继承法》时,应明确遗产和遗产债务的范围,对有限责任继承的实施附加必要的条件,完善遗产债务管理方法等,以多方位保护遗产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继承法明文规定: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有权放弃继承.由此规定引发的问题是,当继承人的现有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却又放弃继承,此时他的债权人是否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继承人放弃继承的行为,即继承放弃能否成为债权人撤销权的对象.对此问题本文从理论与立法现状两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这是因为继承这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引起的。由于被继承人死亡,他所有的财产即转化为遗产而为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所有权也就为继承人所取得。  相似文献   

4.
继承开始后,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时,就会发生遗产分配问题。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因此,遗产分配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意见。继承法对遗产分配的原则作了全面而又明确的规定。无论是继承人协商分配、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人民法院进行审判,都应该  相似文献   

5.
本案点评     
这是一起遗产分割纠纷案.按照我国法律规定,遗产的继承,如果被继承人生前有遗嘱的按遗嘱进行,没有遗嘱的按法定顺序继承.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没有指定受益人;或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或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此时,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即是法定受益人。 一般而方言,法定受益人是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他以继承遗产的方式接受保险人给付的保险金。法定受益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7.
咨询信箱     
未售公房能否继承某读者问:我父母于上月双双击世,父母所住两居室楼房是1984年底由西长安街拆迁过来的。1986年7月因离婚,我与父母同住。父母去世后,我要和姐姐们的反对,他们说这是父亲的遗产,人人有份。请问:父母的两居室公房能做为遗产分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这里所说的继承权,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私有财产继承的权利。公民承租的公有住房是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是公民的私有财产,所以承租的公有住房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相似文献   

8.
方圆 《党建文汇》2002,(5):44-44
法律赋予了公民以遗嘱的方式处理自己遗产的权利。因遗嘱种类较多,部分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对各种遗嘱的效力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了遗产继承中的一些麻烦,甚至引起矛盾和纷争。  相似文献   

9.
法之 《支部生活》2006,(11):44-45
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 ①配偶: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因此配偶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只有存在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才能享有配偶继承权。若男女双方系非法同居、重婚等违法两性关系,不具有婚姻的效力,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具有配偶身份,不享有配偶继承权。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本市某法院判决:王金祥的遗产由其遗嘱指定的继承人陈坤继承。这个判决,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他们说,王斌是王金祥的儿子,是他的法定继承人,为什么王金祥的遗产一点也不给王斌,太不合理了。这些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议论呢?原因之一,是对遗嘱可以改变法定继承关系的道理缺乏了解。让我们先看看这件事的经过吧。王金祥一九五五年与李秀英结婚,次年生子王  相似文献   

11.
近日,有网友疑惑由雅安地震造成的坍塌房屋的按揭月供该如何偿还。对此,律师的解释是——根据相关法律和合同约定,如果人在房子没了,按揭的月供还得继续偿还。如果人死了房还在,根据法律则应由遗产继承人用该人遗产清偿该人的生前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的债务,由继承人自愿偿还。(4月26日《羊城晚报》)不少网友认为"屋灭人在,还得还贷"的法律规定未免过于残忍,银行应该免除灾民的债务。灾民的处境的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已由注册资本制过渡至授权资本制,在现行资本制度下,如何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保护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我国资本制度改革的评析和现行资本制度下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探讨,分析现行资本制度改革对债权人利益保护影响的原因和现行资本制度改革下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的缺陷,提出我国现行资本制度下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海燕 《前线》1987,(11)
问:三年前,我在国外留学时,父亲病故,我的胞弟继承了父亲的全部遗产。因母亲早逝,我和弟弟就成了父亲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今年,我回国后,便与弟弟商量继承父亲的一部分财物,但他总是不予理睬。无奈,我欲诉诸法院,又听朋友说,这件事已超过  相似文献   

14.
继承权是我国公民不分年龄、性别、出身、职业,依法普遍享有的一项民事财产权利,非依法不得剥夺。我国公民在什么情况下才丧失继承权呢?《继承法》第七条规定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  相似文献   

15.
在权利人死亡也没有其近亲属出现的情形下,并不必然导致该权益没有必要予以维护。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主张和诉讼时效期间,如果死者的法定继承人没有主张其继承权利,那么救助站对死者赔偿金的管理就能够转变成对该利益的享有。  相似文献   

16.
论代偿请求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债务人常由于给付不能的同一原因而获有给付标的之代偿利益,对于该代偿利益债权人能否请求债务人让与以清偿债务,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对此,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立法均已明确认可了债权人的该项权利,并被学者称为代偿请求权。文章对该权利的概念、构成要件、适用限制、性质与效力、举证责任、与易混淆概念的比较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决策者和实施者对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采取了各种方法加以解决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对国有企业的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有些地方改制行为不够规范,改制过程中存在对企业债务未作清理或清理不彻底而遗漏债务,或者漠视债权人利益,擅自转让债务,甚至故意“悬空”债务等种种不良现象,加之现行法律、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18.
词义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征收的一种税收。征收遗产税,对于健全国家的税收制度、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维护国家收益具有积极意义。遗产税通常要和赠与税联系在一起设立、征收。  相似文献   

19.
张维 《世纪桥》2010,(17):55-56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撤销权制度,但是对于行使撤销权的主体即债权人的问题则缺乏具体规定,在理论和实务中都引起了很多争议,其中比较集中的问题在于债权人是否包括全部种类债权的债权人,是否包括有担保的债权人,以及债权是否要求已到期且已确定,以及多个债权人的情况下如何行使撤销权等等。本文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和理论,同时结合实践经验,对债权人的资格进行分析,提出以举证责任的分配来解决债权的争议,同时建议对《合同法》第74条第2款进行修改,以解决多个债权人的情况下诉讼程序处理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保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之一,即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提供保证具有很大的风险,一般而言,保证人不能从中获得利益,却可能为债务人承担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保证逐渐增多,债权人与债务人勾结损害保证人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由于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有的企业随意对外保证,给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就企业如何防范保证风险发表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