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字时代,提高老年人的数字融入和社会资本是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及倾向值匹配法分析发现:(1)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社会资本是数字融入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机制;(3)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城乡差异,相较于城市户籍的老年人,农村户籍的老年人可以从数字融入中获取更多的心理健康收益。数字融入对进一步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倡导建设数字包容社会和老年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需要消除老年群体的数字接入障碍和数字技能壁垒,提高老年群体的社会资本,从而实现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998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2亿,近几年每年以3.2%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底,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由此可见,“银发市场”潜在着巨大商机,为老年人服务,既显爱心又赚钱。老年人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他们在衣食住行娱乐方面的需求特点和其他消费群体肯定有差异。开发“银发市场”当然要掌握其特点。如老年人对衣着的要求是既要夏透凉、冬保暖,也想在款式上稳重中带有时尚,并穿脱方便;老年人对食品的要求是营养高、易消化,口感好,能促进食欲,有某种保健作用或疗效;不少老年人…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国家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表明社区服务大有可为。河北大学生社团通过志愿服务形式在提升就业力上具有比较优势,针对大学生社团服务社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大学生社团对接社区服务模式,进而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在服务基层中实现人生梦想。  相似文献   

4.
杨刚 《世纪桥》2009,(11):23-24
长期以来,社会对农村老年人社会角色的认识存有偏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村老年人及其社会地位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合理。近年来,学术界和政府开始关注农村老年群体“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社会参与问题。在构建民族地区农村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作用进行再思考,鼓励老年群体参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膨胀,老年群体内部呈现出复杂化的倾向,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增加了养老保障的难度。为了充分解决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老年人养老问题,对老年群体进行分层是重要的出路。对庞大的中国老年群体进行分层研究,不仅能够针对不同的老年人选择差异性的养老模式,也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老年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的群体逐步壮大,老年人对生命、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老年教育作为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发展的标志和体现,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作为老年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大力开展老年教育,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心愿,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市场人口学、老年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理论为基础,并基于三个不同地区老年人和准老年人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 regression,实证分析影响老年人购买商业保险产品的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收入、消费心理、消费意愿影响老年人对保险产品的购买,但年龄影响不显著,与理论不相符,供给层面缺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是与理论背离的重要原因。文章以这些影响因素组合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实施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区服务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大中城市展开,已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拓展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困难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民政部在《意见》中要求社区服务坚持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并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对发展社区服务的多项扶持政策,统筹规划,规范行业管理。国外社区…  相似文献   

9.
我们关于养老问题的研究,大多数是从"社会能够给予老年人什么"而不是"老年人需要什么"的角度进行,这不仅导致了我国养老制度与老年群体养老实际需求的矛盾,而且使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还造成了养老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调查并研究老年群体在养老方面的愿望和实际需求,对于科学地制定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探讨既能适应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老年群体个性需要的养老模式有所帮助,同时为学术界关于养老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事实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论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灵芝 《理论学刊》2003,(4):123-124
最近 ,人们对弱势群体关注较多 ,相应地 ,人们也往往把老年人群体纳入社会弱势群体的范畴。从目前情况看 ,老年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生活需要照顾 ,但有一定的经济保障 ;二是生活能够自理 ,但经济没有保障 ;三是生活需要照顾 ,而且也无经济保障。就已有的资料分析 ,这些老人大多数是贫困老人、农村老人、病残老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 ,他们是老年人中的绝大多数 ,因此尽快建立我国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已势在必行。一、目前我国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社会形态和结…  相似文献   

11.
老年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教学原则是在教学工作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规律提出来的。二十一世纪老年教育的目的,是对老年人传授知识,开发老年人智力,培养老年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老有所为、服务社会创造有利条件。老年教育过程中遵  相似文献   

12.
刘立国  王俊 《新长征》2013,(3):51-51
<正>伊通满族自治县各街道结合所辖社区实际,深入开展"五主题"活动,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成效。以服务特殊群体为主题。加大对所属社区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社保、医保等民生服务为70岁以上老年人优先办理,积极发布各类就业、招聘信息,组织下岗失业人员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1年底,北京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为248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9.4%。老年人回归社区后,需要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如何根植于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实现博物馆与老龄化社会共同发展,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博物馆与社区对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关注社区发展,参与社区活动,而且对社区的居住环境、文化娱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很快,但仍存在着服务形式化严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医疗保健和护理设施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社交娱乐不够丰富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政府立法规范、引导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管理、人才和服务的专业化,完善社区服务内容等多方面措施进一步健全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以此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舒适的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一部关系数以亿计的社会老年成员在保证晚年阶段生活质量的重要法律,但如果没有各级政府制定和完善的政策支持,该法律的相关条款则势必难以落到实处。因此,"精神赡养"、"就近居住"等条款,需要政府配套劳动、就业政策的支持;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政府需拿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构建新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应完善养老机构的布局与建设;老年人宜居环境应不止于公共设施,还包括住宅设计、社区服务环境建设等;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退休政策、防止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由此而产生的老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生活特点提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及老年人所特有的各种问题;二  相似文献   

17.
法律援助工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公民都可以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力,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受援人给予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救济和法律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呈较快发展的势头。老年人的矛盾纠纷相对较多,如何解决这类群体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刘丽君 《世纪桥》2011,(19):144-147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老年人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有了丰富生活、享受生活的强烈愿望。老年旅游已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目前老年旅游市场并不尽如人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特点,使得老年旅游市场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9.
在追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研究如何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提供老年福利、实施福利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ERG理论框架下分析老年人时间利用调查结果能够探寻该群体行为背后的需要满足状况,为完善老年福利供给与治理提供参考。根据老年人的时间利用特点,老年福利供给应在政府主导下强化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社区福利,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和市场的参与,加快老年社会福利制度从以满足其生存需要为主的补缺型逐渐过渡到满足其生存、关系和成长多种需要的适度普惠型,从"保生存"逐步转变为"促发展",最终实现老年人需要的更好满足。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养老文化差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可以用来概括东西方代际文化的特征,中国具有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而西方国家则是家庭关系松散,家庭养老文化缺失。而且中西方在养老主体、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法律约束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我国,要努力弘扬“尊老敬老”的孝文化传统,形成敬老爱老、扶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为辅助的养老服务模式,有效利用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养老服务资源;通过不断创新与老年人相关的就业理念和就业政策,逐步实现老年就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推广老龄社会的老年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