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仔猪后不同时间点的病毒载量及排毒规律,将34头健康仔猪分为4组,第1~3组分别为人工接种PRV、PCV2和PRV+PCV2组,第4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接种后第3、7、14、21、35天采集试验仔猪的鼻拭子和肛门拭子,用Taq Man荧光定量PCR(q PCR)对其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仔猪排毒的变化规律。结果,接种后第3天,3个试验组仔猪肛门拭子、鼻拭子中均分离到PRV或PCV2;其中PRV单独感染后的病毒载量在第14天达到峰值331.67 copies/L;PCV2单独感染后的病毒载量在第3天达到峰值10 742.01 copies/L;PRV+PCV2混合感染后鼻拭子和肛门拭子的PRV分别在第14天和第7天达峰值980.96 copies/L和2 230.056 copies/L;鼻拭子和肛门拭子PCV2在感染后第14天达到峰值69.413 copies/L和271.72 copies/L;混合感染仔猪于感染后第8~14天发生死亡。3个感染组之间无论是肛门拭子还是鼻拭子,PRV、PCV2病毒载量均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PRV单独感染、PCV2单独感染和二者混合感染均对仔猪造成严重危害,除引起仔猪发病死亡外,这2种病毒均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外排毒。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血管瘤病变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HN06克隆株的致病情况,通过人工接种7日龄SPF雏鸡ALV-J HN06株,检测HN06株对鸡体的影响。结果发现,感染鸡生长较慢,体重比对照组低。HN06株对胸腺抑制显著,对法氏囊影响不明显,外周免疫器官的脾指数比对照组大。PCR检测病毒在免疫器官中的分布结果显示,骨髓和脾在攻毒后第7天可检测到病毒整合到基因组中,法氏囊和胸腺则分别在攻毒后第14天和第21天才能检测到。通过ELISA和细胞培养技术检测病毒血症、抗体产生和排毒情况,发现HN06感染鸡血浆中第7天即出现病毒(7/21),第28天出现抗体(2/21),第21天泄殖腔出现排毒(2/21)。随着产生抗体鸡的比例升高,排毒鸡逐渐减少,42d后无排毒现象。由此可见,试验鸡后天感染HN06株出现病毒血症,HN06不但抑制机体生长,还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HN06首先感染免疫器官中的骨髓和脾,再感染法氏囊和胸腺;抗体的产生能抑制排毒,但病毒血症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利用FK81细胞按常规方法对猫细小病毒进行分离鉴定。选取其中效价最高的分离株以不同剂量经口腔和鼻腔感染猫,通过测定LD_(50),观察临床症状、白细胞含量变化、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构建动物发病模型。从86份疑似猫瘟粪便样品中成功分离到6株猫细小病毒,其中GX01株TCID_(50)及血凝价均高于其他5株;不同剂量GX01感染猫后均表现出高热、腹泻、呕吐和体重下降等典型临床症状;感染后第3天粪便中检测到病毒;发病后期白细胞严重减少;攻毒第14天测定LD_(50)为1×10~(-2).2;解剖表现为肠臌气、部分脏器肿大有出血点;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十二指肠和肺上皮细胞出现胞浆、胞核侵染、坏死等明显的组织病变,肾出现脂肪变性。本研究成功分离6株广西地区猫细小病毒并建立发病动物模型,为猫细小病毒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牛、羊附红细胞体的发现与虫体检验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是寄生在家畜血液里、附在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的一种原生动物。能引起家畜的附红细胞体病,在急性发病时出现黄疸、贫血和发热,多为隐性感染,流行于夏秋季节,可能由吸血的节足动物传播,污染的针头和器械也可传染。 国外关于羊、牛、猪、老鼠、猫的附红细胞体的报道,晋希民已在《家兔附红细胞体的发现及临床病状初步观察》一文中作过介绍(见本刊1981年4期12~13页)。  相似文献   

5.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FP)又名猫瘟热(Feline distemper,FD)或猫传染性肠炎(Feline infectious enteritits,FIE)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中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引起的对猫科动物危害极大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1928年Verge和Cristoforoni证明该病是由病毒引起,1964年Johnson从云豺体内第一次成功地分离出该病毒,以后又有许多国家成功地分离到该病毒。我国李刚等于1985年首次在家猫中分离到该病毒,并证明了该病在我国的流行。该病毒在自然条件下除猫以外,还可感染狮、虎、豹、貂等多种猫科和鼬科动物。近年来在昆明市花鸟市场中虽多次有疑似本病的疫情发生,但未能确诊。  相似文献   

6.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是由阿留申病毒引起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其特点是:潜伏期长,呈慢性经过,可垂直感染,严重侵害肾脏和肝脏,血液中浆细胞增多,丙种球蛋白异常增高,故又称浆细胞增多症。本病广泛流行于欧、美、亚洲等养貂发达的国家,我国养貂地区普遍发生,感染率较高。黑龙江省某貂场(1973)检查1234只貂,碘反应阳性率为22.8%。北京某貂场(1979)患阿留申病的貂占49.65%。严重影响着养貂业的发展。 阿留申病无中和抗体,为自家免疫病、免疫问题至今未获成功。因此,各国普遍采用定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病毒JSZ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病毒核酸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特异性引物对江苏省某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的病死仔猪组织病料进行了PCR鉴定,结果可扩增到特异性的条带.用该病料接种PK-15细胞,24 h即出现细胞病变,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均证明所分离病毒为PRV.用该PRV分离株接种兔后出现奇痒症状并麻痹致死;接种仔猪后出现持续发热,肌肉震颤等症状.通过对自然感染PRV病死仔猪脏器进行PCR检测,发现PRV在仔猪体内广泛分布,其中以脾的检出率最高,可达100%;对人工感染猪的直肠和鼻腔棉拭样品进行PCR检测,发现病猪排毒最长可达13 d.证实,该分离株为猪伪狂犬病强毒株,脾为病毒检测的首选靶器官.  相似文献   

8.
仔猪白痢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力很强的疾病。因为给“大养而特养其猪”事业造成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研究防治的措施。 本病发生的规律一般是一至二周内的仔猪发病率较高。 病状:病初症状表现不突出,吸乳正常,病到中期下痢极为严重,一天可达10多次。粪便多呈乳白色,有的淡黄色,粪内有气泡,有的病例粪便内有血丝,并有特殊的腥臭味。病  相似文献   

9.
自从Hutchison于1965年首次报告在弓形体感染猫的粪便中排出很强抵抗型的弓形体以后,引起了对弓形体生活史及卵囊感染性的广泛研究,并认为猫是弓形体的终末宿主。逐步认识了猫作为弓形体病传染源的重要性。在我国,1977年夏季以来,先后在一些省、市发现暴发性和散发性的猪弓形体病。但是,对其传染来源和感染途径尚不十分清楚。而了解弓形体卵囊的感染性,探索弓形体病的感染途径,对于认识弓形体卵囊作为自然界弓形体病的传染源,对于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都具有现实的意义。我们以含有弓形体卵囊的猫粪感染猪及小白鼠获得成功,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并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鸭瘟病毒 (DPV)强毒经人工接种和同居感染 10 0日龄鸭后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病毒在鸭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动态分布。试验结果表明 ,DPV强毒经肌肉注射进入鸭体后 6h可在肝、脾、血液和粪便中检测到DPVDNA ;DPV强毒经肌肉注射到鸭体后各受检样品被检测到DPVDNA的先后顺序为 :肝、脾、血液和直肠粪便 (6h)→肺、脑和腿肌 (12h)→肾和胸肌 (2 4h) ;同居鸭于混群后 4 8h在肝、肺、血液和直肠粪便中检出DPVDNA ;DPV强毒经同居感染鸭后各受检样品检测到DPVDNA的先后顺序为 :肝、肺、血液和直肠粪便 (48h)→脾和脑 (72h)→胸肌和腿肌 (96h)→肾 (12 0h)。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验大肠杆菌O157∶H7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在感染动物排菌中的应用效果,将牛和小鼠采用灌胃攻毒方式试验感染大肠杆菌O157∶H7,用大肠杆菌O157∶H7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细菌鉴别培养基培养计数以及PCR 3种方法检测感染动物粪便中O157∶H7的排菌量和持续时间。牛在感染大肠杆菌O157∶H7后的第2天开始从粪便排菌,第4天达到峰值,排菌时间可持续28d;小鼠在感染O157∶H7后的第4小时开始从粪便排菌,第6小时达到峰值,排菌时间可持续15d。大肠杆菌O157∶H7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细菌鉴别培养基培养计数以及PCR 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但试纸条更简便、快捷、直观,1~5min可得出检测结果,便于现场检测样品中O157∶H7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2.
对一株具有抑菌效果的放线菌发酵液用于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进行了研究.采用人工感染诱发鸡大肠杆菌病造模,分别以放线菌发酵液与氟苯尼考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放线菌发酵液治疗组与氟苯尼考低剂量(5 mg/kg)组的大肠杆菌病治疗效果相当,差异不显著;放线菌发酵液预防组与感染对照组在死亡率、治愈率和增重方面差异显著.证实,试验所用的放线菌发酵液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人工诱发的O_(89)血清型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感染IBDV的雏鸡在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后血液中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变化李晓明(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侵害雏鸡免疫系统,引起免疫抑制,使其对多种疫苗的应答能力降低。但有关IB-DV感染鸡群在接种传染性支气...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武汉动物园3只7月龄同窝幼虎相继发生以高热、腹泻、呕吐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血凝试验、人工感染试验,初步确诊东北幼虎患的是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实验感染兔瘟兔外周血液和淋巴器官非特异性酯酶标记淋巴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旨在了解本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 (一)材料和方法 1.家兔人工接种:选择动物接种的病料及程序均按兔瘟病理组织学研究一文介绍的方法进行(贺宏斌等),共接种家兔27只,另取6只为淋巴器官组织酯酶染色对照。 2.血液涂片酯酶染色:参照谭诗文、侯西庚  相似文献   

16.
在患有典型J亚群白血病肿瘤/血管瘤的34周龄商品代海兰褐产蛋鸡群中,发现1只病鸡在表现皮肤血管瘤的同时还在腹腔中出现了肉瘤样增生物,经病理组织学检测为纤维肉瘤。将该病鸡血浆及肉瘤组织研磨滤过液接种DF1细胞培养,只分离到J亚型白血病病毒(ALV-J),没有分离到A/B亚群ALV、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取肉瘤组织研磨滤过液颈部皮下人工接种16只1日龄海兰褐蛋鸡,接种后第8~11天,在接种部位全部出现同样的纤维细胞肉瘤,其中有7只鸡在腹腔内的不同部位出现了相应的肉瘤,且亦能再次分离到ALV-J。取其中8只鸡,对其颈部肿瘤的大小做连续测定,在接种后第11天,肉瘤的直径为11~16mm;第15天迅速长大,直径为23~37mm。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产蛋鸡体内的纤维肉瘤是一种与ALV-J感染相关的急性纤维肉瘤,但对诱发急性纤维肉瘤相关的ALV-J中的肿瘤基因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兽医临床治疗须考虑病畜的经济价值,因此使输血疗法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笔者主要利用我县畜禽联营公司屠宰家畜的血液,对临床遇到的7例大出血危重病畜进行了输血抢救,均在输血1~2次后痊愈。 (一)病例概况 共治7例中,黑白花奶牛1头,黄牛5头,驴1头。其中发生于剖腹产手术的3例,人工助产1例,肿瘤摘除1例,外伤2例。输血1次治愈5例,输血2次治愈2例。血液来源除1头奶牛为饲养家畜外,其它6头均为屠宰家畜。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腹泻死亡幼兔类内分到的AN_1和AN_2两株兔轮状病毒对40~50日龄日本大耳兔口服接种。于接种后2~4天,有4/7只接种兔出现轻度至中等程序的腹泻,而阴性对照兔和接种异源SA-11病毒株的兔均正常,无腹泻。收集实验患兔肠内容物,经电镜、斑点酶免联疫吸附试验、病毒空斑试验、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及感染小肠超微结构观察,均为轮状病毒阳性,病毒滴价为10~5~10~8pfu/ml,持续排毒2~7天。  相似文献   

19.
对来自西安地区不同奶牛场的9头腹泻病牛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并从肠道粪便中分离到隐孢子虫。用分离到的虫株接种新生健康犊牛2头。人工感染犊牛均发病并表现出比较典型的隐孢子虫病症状;对人工感染病犊做粪便卵囊再分离和病理学检查,不但重新分离到隐孢子虫,而且可见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裸露,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肠隐窝处含有隐孢子虫,粘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肠粘膜压片染色镜检亦看到隐孢子虫。试验结果发现人工病例与自然病例所测指标相似,进一步证明西安地区犊牛腹泻是以牛隐孢子虫为主要病原的疫病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 2 0 0 0年 12月 ,海拉尔市某肉犬饲养专业户饲养的幼犬先后发生以腹泻、血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幼犬大肠杆菌病 ;经选用氯霉素等药物治疗 ,除 1只幼犬于治疗前死亡外 ,其余病幼犬全部治愈。1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该专业户饲养肉犬 2 6只 ,其中成年犬 10只 ,1— 2月龄幼犬 16只。发病初体温升高至 41.5℃ ,精神沉郁 ,鼻镜干燥 ,进食减少或拒食 ,腹泻呈水样且带有血液和白色泡沫 ;发病后期体温下降 ,废食 ,可视粘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