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以往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发生错误的经验教训,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在犯错误的大多数人当中,达到个人目的,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毕竟是个别人。就大多数人来说,往往是主观上想坚持实事求是,客观上又常常事与愿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中的一个原因,过去我们一讲“实事求是”,总是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强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方法,很少讲客观事实是什么,怎样看待客观事实。我感到这正是我们不能很好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2.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使人们的思维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更好地“实事求是”、把中国的四化建设搞好?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  相似文献   

3.
民政基层单位怎么建?这是一个“理通行难”的问题,所谓“行难”就难在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把握规律。因此,在实践全国第十一次民政工作会议提出跨越式发展的任务的同时,要在基层建设中把实事求是的口号叫响,正确地处理基层建设中主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他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作为党的思想路线进行论述的,邓小平是第一人。邓小平从认识路线的高度对解放思想下了一个科学定义:“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什么叫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5.
论实事求是的实现过程尚仲生主体求“实事”之“是”,是为了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认识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实事求是的实现过程。一制约实事求是的诸因素实事求是的实现是一个异常艰难复杂的过程。在实事求是的实现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多...  相似文献   

6.
一、把主观和客观有机地统一起来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首先是主观要反映客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使人的认识符合客观规律,以之指导具体工作才会取得好的业绩。我们也必须用“实事求是”的要求解决关于发展的问题。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讲究实事求是,力求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严格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样制定的大政方针和实施计划才会是切实可行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有赖于正确推进认识的过程。我们在运筹和规划事业发展时,不能凭“想当然”和拍脑袋,而必须周…  相似文献   

7.
杨悦 《探索与争鸣》2004,(12):18-19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引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成功,就发展,就前进;什么时候背离了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就倒退,就失败。然而,在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却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实事求是,这是为什么呢?本文试用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对实事求是作一重新诠释。“实事求是”为什么这么难这主要是因为:首先,认识水平的局限。人的认识水平受到主客观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受到客观事物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8.
不出稼祥所料,博古任总结报告中对笫五次反“围剿”,仅仅一般地承认没有打好,在谈到具体问题特别是探讨造成失败的原因时,他把责任全部推到客观方面,对自己所推行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毫无认识。周恩来同志在关于军事问题的副报告中,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指挥  相似文献   

9.
我们总说实事求是,但也总觉得实事求是似乎很难。为什么呢? 实事求是的目的是“求是”,而“实事”则是前提和条件,所谓“实事”的“实”可以当动词来读,这样就比较明白了——“实事”就是客观地认识事物,如此才能达到后面“求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最近,年轻人造就的“网络文学”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在青少年当中广为讨论。究竟什么是“网络文学”?所谓的“网络文学”到底有什么特点,是优是劣?一时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就“网络文学”的本质,特点,兴起原因,与当时代精神的关系等方面,略谈一下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采取“边走边看”、“试”与“闯”等实践主导型的认识方法,形成了科学的政治认识论思想。研究其认识政治的方法,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小品文的论争中,郁达夫对林语堂及其小品文观的批评是最实事求是的。他指出了林语堂身上“叛徒”与“隐士”的矛盾及其原因,揭示了其小品文观与这种矛盾的关系,进而分别对“性灵”“幽默”“闲适”加以分析,肯定它们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匡正它们的偏颇。郁达夫之所以能这样,主要因为他对五四新文学与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认识比较清楚;且处于集团之外并具有非政治化思维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我敢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没有一天没听到讲要“实事求是”的;我还敢说,没有一个人不曾说过“实事求是”的。因为“实事求是”是我们的工作作风,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正确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说得最多的是“实事求是”!做得最难的也是“实事求是”!同样的实事,同样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人可以求出不同的“是”,这种事例可太多了。实事求是之难,有许多故事或事件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14.
洛克的“反省”说过去在苏联和我国的哲学史教科书里一直被视为难心主义而受到批评,全面地、实事求是地把握“反省”说,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反省”说的提出和“反省”的真正含义 “反省”说是洛克在其哲学名著《人类理解论》中提出来的。它是如何提起来的?“反省”在洛克那里的含义是什么? 众所周知,十七世纪的欧洲广泛地流行着“天赋观念论”。欧洲大陆的唯理论特别是笛卡尔和英国的剑桥柏拉图派都固守这错误观点。这引起了洛克的不满。洛克从经验出发,致力分析“天赋观念论”的各种论据和借口,逐一加以驳斥,而后针锋相对地指出,无论是在“思辨领域”、“认识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道德领域),所谓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段话,高度凝结着丰富的社会内容,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在学习和研究中,如何对劳动价值论“深化认识”呢? “深化认识”要深在对理论精髓的把握上什么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它的理论精髓是什么?这是我们“深化认识”的理论起点。马克思的劳动  相似文献   

16.
郭桂玲 《前沿》2003,(6):18-20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然而在新形势下却出现了一些不实事求是的思想和行为 ,本文着重分析了产生这些不实事求是的原因 ,以及新形势下如何才能坚持实事求是 ,从而为实现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相似文献   

17.
论实事求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提炼和概括,它既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又内在地融铸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与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也体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也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推进而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信息采撷     
对“七·一”讲话要从六个方面去理解 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的基本思路 “三个代表”是应对转型时期的战略思想 “领导就是服务”的深刻内涵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新贡献 坚信“两个必然”,不可忽视“两个决不会” 以往实行单一公有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 林) 2.求实精神。《讲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80年的历史,实事求是总结;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正视;对未来的发展,持实事求是态度;对国内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对国际事务.实事求是判断。 3.开拓精神。《讲话》中,“始终”、“继续”、…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出现的“回到马克思”、“走出马克思”是有原则区别的。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所以出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样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飞跃,其原因在于,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保障。继毛泽东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的放矢”,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学风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一、学习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认识路线,是掌握邓小平同志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根本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把“总钥匙”,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回答和解决了当代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实现了对社会主义传统模式认识上的突破。邓小平同志是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实事求是历来是他观察、分析和解决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