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及其难点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城市的人们也逐步从过去的“单位人”转变成现在的“社会人”,单位的社会职能也开始向城市基层组织转移。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大量市场解决不了、政府又解决不好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都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新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过去由单位行使的社会职能,以实现社会的协调、和谐。社区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和重要活动场所,为社会人找到了相应的承接载体。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步向社会转移,大部分从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需要依托城市社区来承担,使城市的管理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城市管理任务日益繁重。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3.
人才委培的喜与忧刘家国委托培养人才工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产物。它由小到大,方兴未艾,已成为各级人事部门的一项新的重要工作。委培工作应运而生蓬勃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运行,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  相似文献   

4.
在社区中拓展“巾帼建功”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城市的重心下移,社区的作用和功能日益突出,城市妇女工作的重心已向社区转移。作为城市妇女工作的重要载体“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如何顺应城市发展的趋势,向社区有效拓展,是社会转型期深化“巾帼建功”竞赛活动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客观分析社区妇女思想和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是“巾帼建功”活动在社区有效拓展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前,城市基层社区妇女组织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离退休妇女、家庭妇女。随着经济类型的多元化,个体、私营从业妇女人员增多;随…  相似文献   

5.
叶皓 《群众》2003,(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群众的利益关系由单位向社区过渡,社会结构由单位制向社会制转化,社会重心逐步向社区转移,党员也在向社区集聚,党的建设必须适应这种转变,切实加强党在社区基层建设,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建工作的一大新的课题。南京市鼓楼区在全国率先提出“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主题”的工作思路,初步走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民政工作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就民政工作地位作用的新变化做初步探索,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解放思想深刻认识民政工作的新内涵1、从职能定位上看。近年来,民政部门的职责任务不断发生变化。当前,主管有关社会行政事务,以及与之相关的基层政权和优抚安置工作,维护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已经成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定位。二、从主体对象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民政工作的服务对象已经突破了传统民…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性质、员工身份呈现多样化格局,许多员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们的独立性、自由度大大增加,迫切需要对企业党组织设置形式、工作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正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正从同质的单一性质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从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构转变;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很快;随着城市就业与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出现松动,越来越多的被分化出来的农民涌进城市,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我国市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1978年为17.9%,到1999年,已上升到30.9%,提高了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体制构来城市基层居民向治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害,传统的单位体制逐步瓦解,城市基层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原来居民自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原来主要依靠行政资源作为主要推动力的也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要求。难行政化居民自治模式导致的结果是居委会为政府的需要而存在,而且也须借助于政府的权威而存,这不但成为居民自治发展的窒碍,也不利于城市基层政府的深化改革,更不利于稳固和加强党在城市基层社会的底磐。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居民自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起符合时…  相似文献   

10.
邓小柱 《政策》2011,(8):46-4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城市党建"这一新概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经济结构、组织结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原来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逐步剥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产生,城市公益性事务日益繁重,给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崭新课题。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对象、内容、方式随之变化。新的形势下,切实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地做好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对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社区模式正在我国城市应运而生、茁壮成长。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员的“单位”、“组织”属性逐渐弱化,大量“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而现有城市管理体制和服务功能已难以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变化要求。随着政府机构和企业体制改革的推行,原来由政府、企业承担的诸多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被剥离出来,大部分要由社区组织来承担。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社区的服务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精神文明等…  相似文献   

12.
民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具有管理性、服务性、综合性、社会性、福利性、群众性的特点,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特点日益显得突出。因此,在民政工作的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强调管理忽视服务,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强调服务忽视管理,又会出现失职行为。只有把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有机地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在管理中突出服务,在服务中体现管理,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把民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建立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势在必行。一、要建设一支全心全意…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政工作要开创新局面,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发展为目的、稳定为前提,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出发,努力实现“三个把握”。一、把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民政工作新走向。即:民政工作愈来愈紧密地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之中,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配套内容;民政工作愈来愈紧密地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之中,成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政工作愈来愈紧密地融…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也引发了人们观念、心理的巨大震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甚至腐败现象。这些消极现象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误解以及狭隘陈旧的经济观念直接相关。因此,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使人们的经济观念向新的、更高的层面转化,从观念意识上不断消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人健康、理性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民政工作要想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快发展步伐,必须从宏观上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一)民政工作目标与城市发展战略的关系。城市民政工作必须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城市的宏观发展战略。在扶贫救济方面,要着眼于为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服务‘;在社区服务方面,要努力为城市发展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在区划调整和地名工作方面,要为城市协调发展服务;在街居组织建设方面,切实抓好居民委员会建设,做到居委会组织、制度、职责、场所落实,提高居委会经济实力,提高居委会干部生活待遇等等。为此,各级民政部门…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政部门的职能,是必须加强,还是可以削弱?还要不要继续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回答是肯定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和社会呈现出协调发展地好势头,既给民政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给民政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政部门的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社会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如何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迫切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立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十分重视,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已刻不容缓。一、社会保障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处在由计划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充分认识和发挥法治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的作用,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法治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认识兴办后勤经济实体的重要意义,坚定发展机关后勤经济的决心。发展后勤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首先,后勤部门兴办经济实体,是适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提出来的。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提出机关内部的服务设施要向社会开放,鼓励行政人员从机关分离出去,从事服务行业,同时制定了扶持政策。机关后勤经济实体基本上是从党中央、国务院这个决定发出后开始发展的,适应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发展机关后勤经济是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已经开始逐步回归社会,转移到社区,“单位人”逐步变为“社会人”,以新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主体的“三新”组织大量出现,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进入社区,对城市社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