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广西》记者"走进广东珠三角,寻找创业家乡人"采访调研报道之四地处广西东南部的容县是杨贵妃的故乡、沙田柚的原产地,东南靠广东省信宜市。容县总人口78万,但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就有70多万人。可见,历史上容县人就有走出去创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
梁华 《当代广西》2008,(19):56-56
打好外宣“侨牌”促进招商引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容县是广西的主要侨乡,广西在海外的63个同乡会,有55个与容县有密切联系;广西海外华侨社团857位负责人中,有520人是容县籍,其中有123人是各地政界、商界领袖。改革开放以来,容县立足于得天独厚的侨力资源优势,以做好对容县籍侨胞的宣传工作作为外宣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秦崇广 《当代广西》2006,(24):49-49
最近,笔者来到容县万力造纸厂采访,只见烟囱喷出的烟雾是白色的,排到河里的水是清澈的,厂区周边绿树成荫,草地如茵,没有半点遭受污染的痕迹。2004年,该厂被国家环境促进委员会授予“国家环境标准·绿色示范单位”称号。了解内情的人都说,这些成就和荣誉的取得,是厂长曹庆泽倾情治污抓环保的结果。发展企业先兴环保容县万力造纸厂的前身是国有企业容县造纸厂。1998年原容县造纸厂由于种种原因,资不抵债,依法破产。这年冬,容县当地领导到外地招商,找到对造纸很有研究的经济能人曹庆泽请他为容县造纸厂“妙手回春”面对容县当地党政及原容县造…  相似文献   

4.
容县简况     
《桂海论丛》2009,25(1):F0004-F0004
容县,桂东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全县总面积2257.39平方公里,辖12镇3乡,总人口78万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7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广西最大的侨乡。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6日,印尼华侨投资8500万元的容县骏瀚电子科技公司在容县经济开发区动工;5月5日,计划总投资4亿元的广西容县晶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近两年来,容县涌进了近30家东部电子企业。成为广西电子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6.
秦崇广 《今日广西》2008,(18):22-23
解放思想,以“侨”引资,今年在容县“火”起来了。最近,计划投资8亿元的侨属企业——黑五类食品产业园又回归容县了;计划投资50亿元建立华南地区最大的新加坡电子软件生产基地落户容县……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容县侨资、侨属企业已发展到62家,合同投资总额61亿元,其中今年新增侨资、侨属企业13家,新增合同投资49亿元,为历年侨资、侨属企业的4倍多。今年上半年,全县侨资、侨属企业实现产值9.2亿元,上交税金6100万元,出口创汇88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7%、41.3%和83.4%。  相似文献   

7.
走进广西著名侨乡容县城区街头,映入眼帘的是林立的高楼,绿树成荫、宽敞整洁的街道,花草飘香、人头攒动的休闲娱乐场所…… “广西优秀旅游县”、“南珠杯竞赛优秀城市”、“自治区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一张张值得容县人骄傲的名片向人们展示出今日侨乡的靓丽。 近年来,容县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全力推进以“打造宜居环境,建设靓丽侨乡”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实施“东进、西移、南扩”战略,近两年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5.28亿元,其中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96亿元。目前,城区面积扩大到1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3.9万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千年古郡容州旧貌换新颜,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城拔地而起,把侨乡容县装点得更加靓丽多姿。  相似文献   

8.
容县古称容州,自西晋置县,至今已历1700多年。其东接粤、港、澳,西连云、责、川,是镶嵌在桂东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殊。全县总面积2257.3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6.7%,辖12镇3乡。总人口78万。旅居海外的华侨、侨裔70多万人,是广西最大的侨乡。  相似文献   

9.
容县古称容州,位于广西东南部,是我国西南通往粤港澳的主要公路交通枢纽之一。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257.39平方公里,辖13镇3乡,总人口76万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是广西最大的侨乡。目前,城区面积达8.7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7.25万人,先后荣获广西“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广西“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容县确立了“重点突破工业,调整优化农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力推进各项事业,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工作思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 和5.22%。容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粤港澳经济圈,以招商引顶目为突破口,积极实  相似文献   

10.
市县传真     
<正>"富川脐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启用容县:"引企入村"为农民搭建就业平台容县灵山镇守善村的民营企业灵山瓷厂越办越红火,吸收了本村和邻村的农民工1500人就近就业;十里乡大坡村也兴办起了胶合板厂、藤芒编织厂、毛织厂、木器加工厂等十几家民营企业,全村40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得到就业。近年来,容县把"引  相似文献   

11.
《今日广西》2008,(20):78-79
容县总面积2257.39平方公里,辖12镇3乡,219个行政村(街),总人口78万,是镶嵌在桂东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容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容”和“人才强县”发展战略,全县教育事业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不断铸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杨越 《今日广西》2008,(12):66-67
容县容西乡祖立村立垌屯位于容县西部,324线国道旁边,距县城大约6公里。全屯4个村民小组.72户425人,人均耕地0.5亩,山地2.13亩。过去该屯主要产业只有荔枝生产一项,少数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零星农户种植兰花。山地多、瓦房多。水田少、产业少、外出务工人员少、收入少、楼房少,这“两多五少”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3.
天门人自18世纪时起便开始"北上"和"南下",容县人移居海外则始于19世纪中叶。天门人移民的原因源于环境的改变,而政治性和经济性则成为容县人移民的主要内容;天门人在海外,大都靠特殊的技艺谋生,容县人早期大多数是以"契约劳工"或"卖猪仔"的方式迁移海外;从移民实践来看,天门和容县籍移民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建构与形成了连锁移民网络;在天门、容县籍移民及其后裔中,不乏对故乡怀抱情深的企业家,不少人在居住地建立一定的基业后,都能关心和热心支持故乡的各种建设,并通过返乡祭祖和参与宗族活动,加强着与故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4,(6):24-24
1919年,吴家宜出生于广西容县杨村横山一个农民家庭。吴家宜有六个兄弟,他在家中排第四。他自小学习勤奋,为此,父亲不惜变卖为数不多的田地供他读书。1934年春,吴家宜考进县立容县中学。那时,在军阀官僚众多的容县,许多人受到读书做官发财思想的诱惑,可是吴家宜对此不屑一顾。他在本校学生会会刊发表的《中学生与服务乡村教育》一文中指出:“我国人只图私利,不顾公利的心思太浓厚了!”“欲求我国教育事业之发达,而于发达之后,亦无弊可击,乃有赖于我们青年学生的自觉,  相似文献   

15.
《八桂侨刊》2006,(4):F0003-F0003
1、2006年11月3日,中共容县委员会、容县人民政府在新落成的容县人民会堂隆重举行容县侨联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领导和贵宾有:中共玉林市市委副书记余兴祥、广西壮族自治区侨联副主席韦穗奇、玉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成宪、玉林市政协副主席陆军、中共玉林市委副秘书长黄高林、玉林市侨联主席钟雄、中共容县县委书记杨家庆、容县人大主任黄汉生、容县县长李玉振、容县政协主席邹汉其、中共容县县委副书记陆俊全、世界广西网乡联谊会第十二届主席黄兑芳、新加坡广西暨高州会馆会长成立超。  相似文献   

16.
秦崇广 《当代广西》2004,(14):25-26
最近,笔者在容县农村采访,随处可见盖着琉璃瓦、贴着款式新颖外墙砖的套间结构的新楼房:一条条水泥硬化公路通到村民家门口:绝大部分农户看上了彩电,六成以上的农户拥有固定电话或手机:近4成的农户用上了沼气,不少村、组还建起水泥灯光球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已成为容县农村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17.
钟振 《当代广西》2011,(1):61-61
岁末年初,侨乡容县处处生机盎然。走进容县经济开发区,现代化的标准厂房,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整装待发的货运汽车,无不让人感到大发展、快发展的气息。近年来,面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容县敞开胸怀求发展,努力打造"广西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秦崇广 《当代广西》2008,(22):50-50
解放思想,以“侨”引资,今年在广西容县“火”起来了。随着侨属企业黑五类集团投资8亿元在容县兴建黑五类食品产业园,截至今年9月底,容县侨资、侨属企业已发展到62家,合同投资总额61亿元,其中今年新增侨资、侨属企业13家,新增合同投资49亿元,为历年侨资、侨属企业的4倍多。  相似文献   

19.
有描述说,在北川“十步之内,必有悲情;一桌人中,必有伤痕”,2008年“5.12”大地震,为北川留下一组冰冷的数字:全县约2万人遇难失踪,2.7万人受伤致残,14.2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近600亿元。  相似文献   

20.
广西容县鸿大绿色饲料有限公司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按照“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运作,带动近万户农户养猪致富,公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效益倍增,达到了舞好龙头、助农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